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

孙桂琴

泰州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标准化组(标准化管理)。比较效果。结果:标准化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应用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内镜治疗项目,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治疗期间,实施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标准化护理管理是指改进常规护理措施,对护理人员和病人进行标准化护理管理,提高消化内镜检查依从率,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降低消化道内镜的风险性[1-2]。本研究探讨了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标准化组。当中标准化组男22例,女18例,21-73岁,平均(45.56±2.26)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21-71岁,平均(45.35±2.45)岁。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流程护理,标准化组进行了标准化管理。(1)建立标准化护理小组,在消化科选配5名优秀护士,选配一名组长带领其他团队成员,按照标准化管理制定护理程序和方法,在实际的日常护理中进行培训。(2)制定并执行标准化护理措施:按内镜检查程序进行检查: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术前请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禁食,不要紧张放松,详细描述内镜检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助于病人缓解紧张,提高适应能力。①日常规工作标准化:在实际工作中实行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和工作流程,有效地控制镜下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与此同时,必须建立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每星期进行一次检查,包括各种标准化流程、步骤等,并对其进行评分,记录其易错之处,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改进;采用统一管理措施,如工作方法、步骤等。对员工的基础工作进行检查,不定期进行抽查。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分析原因,提高护理质量。②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支架置入、静脉曲张结扎等标准化管理,不仅能提高职工理论知识水平,也能促进职工技能的全面提高。标准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知情同意内容,获得患者理解同意,告知患者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如患者昏迷、休克等,知情同意书不能表达意见时,由患者家属自行选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③标准的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知情同意的内容,获得其理解和同意,并告知患者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当患者处于昏迷、休克等情况下,知情同意书无法表达意见时,由患者家属自行选择,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标准化护理质量评估:每周对标准化护理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仔细分析问卷结果,分析问题,探讨改进方案,提高标准化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疼痛评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标准化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和表2.

表1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x±s)

组别

时间

疼痛评分(分)

标准化组

护理前

3.12±1.08

护理后

1.33±0.24

对照组

护理前

3.16±1.11


护理后

2.12±0.4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标准化组中,患者的满意度水平是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

3讨论

标准化管理就是建立护理管理队伍,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病症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少内镜消化室的隐患。消化室因其通常人流量大,工作比较繁琐,存在安全隐患,故对消化室提供了标准的护理管理措施,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4]。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胃肠镜检查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普及,检查治疗人数也逐渐增加。在内镜病房应用标准化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安全工作合格率。把仪器、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提取资料,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促使护士保持严格的工作态度,标准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使病人正确认识检查治疗,增强主动配合,保证检查顺利进行[3]

本研究标准化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以标准化护理小组为基础,在标准化护理过程中,总结存在的问题,在护理实施前标准化护理计划和程序,确保护理内容安全、有效。针对消化内镜诊疗中常见的不良因素进行环境、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干预,可积极控制不良因素对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保证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由不合作引起的检测不良反应,达到良性循环。诊断和治疗后的护理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少检查后不良症状的发生。总之,标准化护理在内镜下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标准化管理要根据病人的护理状况提供标准化的模式,保证标准化管理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特别是在病人心理护理方面都有标准化的程序,提高了病人的配对水平和检查准确率[4-5]。所以消化内镜检查的标准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改善病人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蓉,赵含.消化内镜室开展标准化护理管理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7):70-71.

[2]赵亚楠.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06):640-641.

[3]石小红.基于健康信念的护理干预联合情绪引导护理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不适程度及配合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5):876-878.

[4]李翠花.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21,37(05):149-151+156.

[5]杨阳.基于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7):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