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消息,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1%、92%、110%。2005年我国将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年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新增就业900万人,

  • 标签: 就业目标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4050”人员 下岗失业人员 2004年 2005年
  • 简介:现实劳动力资源质量和类型与我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目标间存在矛盾.文章阐述了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完善失业人员的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估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以及加速全国性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能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的基本策略。

  • 标签: 职业技能培训 充分就业 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供求
  • 简介:近年来,我省创造性地开拓就业思路,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实施了包括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就业服务和创业援助等一系列内容的积极就业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构建了内外并举的格局,基本形成了以推动就业与经济事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吉林模式”,保持了全省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 标签: 国家就业政策 再就业工作 小额担保贷款 社会保险补贴 积极就业政策 下岗失业人员
  • 简介:"福利依赖"现象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的再次利用,政府就业援助不仅解决了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也为缓解"人口红利"的消退带来了积极影响。通过对北京市502位就业困难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列联表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就业困难群体选择政府就业援助的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家中就业数、家中是否有照顾的老人、加入公益性就业组织前的职业或身份、家庭平均月收入及加入公益性就业组织前的收入来源对就业困难群体是否选择政府就业援助的影响是显著的,年龄、婚姻状况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意愿影响不显著。

  • 标签: 就业困难群体 再就业意愿 政府就业援助 二元LOGISTIC模型
  • 简介: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2年3月下旬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非正规组织就业和促进就业弱势人员再就业的若干意见》,对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待遇、就业弱势人员的界定、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弱势人员的补偿办法、就业弱势人员的技能培训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现作如下介绍:关于对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认定该文件规定,失业、下岗人员凡创办从事以下服务项目的劳动组织,均可认定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家庭清洁卫生、病人看护、操持家务、养老服务、幼儿看护和教育、幼儿或学生接送、孕产妇与新生儿护理、小家电与日用物品维修;

  • 标签: 非正规就业 再就业 劳动组织 就业援助 杭州市 用人单位
  • 简介:近日,全国总工会召开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2012年工会促进就业工作,对2013年促进就业工作提出要求。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在会上要求各级工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进一步振奋精神、激发干劲,在促进就业就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应有作用。

  • 标签: 就业工作 就业政策 就业渠道 就业服务 全国总工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成都市就业促进会自2017年7月13日产生新一届领导集体以来,在成都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本着社会就业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动员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在多个领域开展社会就业安置、援助、帮扶、社会公益活动等,取得了一定成绩。创新手段:走进监狱开展创业培训2017年10月18日,成都市就业促进会会长陈帅、秘书长陈加明、副秘书长卢红一行走进锦江监狱,

  • 标签: 促进会 成都市
  • 简介:高校扩招既给高教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学生及家长、学校、政府、用人单位等切实转变观念,遵循市场规则,共同努力。

  • 标签: 高校 扩招 大学生 就业工作 就业观念 市场经济
  • 简介: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城镇已婚就业人群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职业结构、时间分配和性别观念与两性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女性期望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比例低于男性;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更具社会性,男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更具生物性.此外,'时间贫困'对两性生育意愿均有制约,时间自主性强生育意愿也更强;而'时间稀缺'仅对女性有影响,性别观念更现代的女性较倾向于将闲暇时间为己所用而非生育子女.

  • 标签: 生育意愿 性别 职业结构 时间分配 性别观念
  • 简介:大足县近年来一直把培训工作作为就业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始终把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培训工作中,坚持充分发挥县就业培训中心的示范作用.以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行业部门及企业为依托,紧密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就业训练、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2005年.全年培训失业人员结业938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75%以上.县就业培训中心开展就业训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60人。

  • 标签: 再就业培训 以人为本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就业培训中心 就业再就业工作 地方经济发展
  • 简介:摘要:经济下行背景下,稳就业就业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同时也是在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当经济大环境整体相对不利时,稳就业就业既要探索符合地区发展特点的个性化、特色化机制与模式,也要统筹全局,完善战略性、宏观性顶层设计,同时应当充分利用技术开拓新就业渠道,以及强本固基,强化对基层就业市场的政策扶持与倾斜。

  • 标签: 经济 下行 稳就业 保就业
  • 简介:就业是民生之本。重庆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加上三峡库区企业大量关闭破产,形成了“西部现象”和“东北现象”叠加的特殊市情,就业就业任务异常艰巨。近年来重庆市始终把就业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持续扩大就业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提高就业拉动能力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全市就业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就业再就业工作 重庆市 经济社会发展 “东北现象” 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在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校毕业生却在就业方面依然强势,除了学校教育自身努力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还依赖于我校经常化的职前教育和就业指导,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标签: 中职毕业生职前教育就业指导
  • 简介:摘要 : 由于很多高校在不断扩充招学,从而使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并且呈现膨胀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毕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以往最高人数。使原本就业过于困难的现状,更是难上加难。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大众化,使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是举步难行。当今社会中,高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占比很大,并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该人员在自身以及能力上都有很多优点,但跟其他就业者相比,经验以及心态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初入社会时,由于其人脉以及社会资源不足,跟其他人员竞争处于劣势,本文就现如今高校在就业现况和就业资源汇总方面进行探究和解析,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意见。

  • 标签: 高校 毕业生 就业 现况 资源 汇总
  • 简介:统筹城乡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构建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乐山市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旅游大市,实现100万人口大城市的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的开发建设,完善公平就业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 标签: 城乡统筹就业 就业环境 公平 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就业 人力资源市场
  • 简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在促进就业过程中,税务部门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各级税务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级税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全面促进就业作为使老百姓受益的德政认真抓紧抓好。

  • 标签: 再就业 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 就业结构 下岗职工 创业环境
  • 简介:为探索以就业派遣形式安置下岗及失业职工这条再就业路子,2001年8月底,云南省劳动力中心市场率先与云南省石油总公司、股份分公司所属的昆明石油分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就业合作和就业派遣的试点。省劳动力中心市场根据企业用工的需要,在失业职工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分别与188名失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派遣到昆明石油公司、昆明润滑油公司、省石油总公司、股份分公司机关,在非主营业务和替代性较强的简单劳动岗位及易于用实际工作量计酬的岗位上实现了再就业。省劳动力中

  • 标签: 再就业 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 就业形式 云南省 下岗失业人员
  • 简介:[摘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创业者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创业领域。

  • 标签: []促进 就业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