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合并肝硬化及化疗栓塞造成肝功能损害的防治。方法:对剖腹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55例硬化型肝癌由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每日一次,每次10ml连续2周。以未接受复方丹参灌注的25例选择标准相同的硬化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肿瘤体积缩小88%,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p<0.05;血清AFP变化,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肝功能研究组一周内改善或正常者为56%,两周内为93%,对照组一周内改善或正常为44%,两周内为68%。免疫指标lgG、IgA、IgM比治疗前更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前后比较p<0.05。Cpm、SI均比治疗前有提高,p<0.05;CD3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D3^*/CDs^*比值有明显改善。研究组HBsAg转阴率为42.85%,对照组为4%。研究组平均生存期为18个月,对照组为11.7个月。结论:复方丹参对硬化型肝癌及化疗栓塞造成的肝功能损害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对缩小瘤体及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肝动脉化学栓塞 复方丹参 治疗 合并症 肝癌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内科住院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探究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大内科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共计43例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记录分析并发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43例VTE患者中,15例为肺动脉栓塞(PE),占总数的34.88%;22例患者为深静脉血栓(DVT),占总数的51.16%;同时患有PE和DVT的患者共计14例,占总数的32.56%。PE患者中有9(25.71%)例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DVT患者中有3(13.64%)例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比纳入患者入院前与确诊为VTE时的D-二聚体水平,发现VTE时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HAS-BLED出血风险评估,结果得到低风险组23(56.10%)例,高风险在18(43.90%)例,将接受抗凝治疗的VTE患者分为脑卒中组、脑出血组及其他,对比三组的出血实践发生率,发现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大内科住院患者的VTE发病临床症状较为隐匿,要密切观察患者的D-二聚体的指标水平,一旦升高表明具有并发VTE风险,抗凝治疗会伴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在抗凝治疗时要合理评估利弊。

  • 标签: 大内科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 栓塞症 特征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析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将随机在我院妇科行肿瘤手术患者之间抽选80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入院时间的范围为2020年1月~2021年2月,将这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护理干预,并且对比两组患者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P-选择素和D-二聚体。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明显最低。在手术后3天、7天观察组患者的P-选择素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应该及早的接受针对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该护理措施可行较强。

  • 标签: 妇科肿瘤 术后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栓塞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产科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20年12月到我院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的92例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6例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止血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共出现4例并发症,包括1例(2.17%)恶心、呕吐和3例(6.52%)发热,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中出现5例(10.87%)恶心、呕吐,4例(8.70%)发热,1例(2.17%)下腹部疼痛,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74%(10/46),高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P

  • 标签: []产科大出血 子宫动脉拴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病人发生猝死后进行法医尸检对其病理学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9年4月-2022年4月因肺动脉血栓栓塞发生猝死的40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其均进行了法医尸检,对病人发生猝死的原因,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栓子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由法医进行尸检后,根据其尸检报告显示,出现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原因相对较多,包括身体存在其他疾病导致的引发因素,例如骨折、较大型的外科手术、心肺出现病变或者恶性肿瘤,也有病人出现反复性的栓塞。发生的部位包括左肺动脉、或者其分支,右肺动脉或者分支,下肢深静脉等,均有所差异。结论:由法医对于因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病人进行尸检有利于更好的分析病人出现猝死的原因,是否与相关受伤情况存在关系,以利于医生在遇见类似病人时更好的处理,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 标签: 肺动脉血栓栓塞 猝死 法医尸检 病理学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就预防肺栓塞的护理对策进行研究,评估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患者的时间是2021年2月-2022年2月,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采用电脑随机的模式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患者分别为40例。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采用的是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于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患者的护理结果效果进行讨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的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包括护理满意度,还有症状的评分,相应的治疗效果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且P<0.05。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肺栓塞 护理 价值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工作从2020年7月开始,并在2022年7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并选择62例健康志愿者。对所有患者予以常规CT平扫以及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对不同位置栓塞检测准确率等数据。结果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准确度数据高于常规CT平扫(P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能谱CT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及随访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6例疑似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给予CT肺动脉能谱增强扫描,分析结果,于治疗后进行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情况。结果:明确诊断40例,包括完全闭塞型46支、部分闭塞型115支,完全闭塞区、部分闭塞区均与对照区平均碘基值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治疗后随访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栓塞区平均碘基值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有所升高P<0.05。结论:能谱CT的应用可为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以及随访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能谱CT 急性肺动脉栓塞 诊断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呼吸科治疗的72例肺栓塞患者,分成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与护理组(36例,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其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组满意率(94.44%)高于对照组(75.00%),并发症率(2.78%)低于对照组(16.67%)。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肺栓塞症状的缓解,减轻不适感,促进心肺功能恢复,降低各类并发症风险。

  • 标签: 综合护理 肺栓塞 呼吸科
  • 简介:目的观察介入手术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6-12月我科498例介入手术患者(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问题进行回顾分析,制定护理安全措施,对2014年2-7月565例介入手术患者(试验组)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并通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两方面对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的试验组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差错率为0.53%(3/565)低于对照组的3.21%(16/498),试验组满意度为96.64%(546/565)高于对照组的82.73%(412/4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干预措施能够保证介入手术的安全,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所引发的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介入手术 措施 护理安全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用介入方法与放疗或手术相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方法肺癌术后脑转移2例,首发脑转移症状并脑手术3例,肺癌脑转移10例,肺部用药:THP、Mmc、DDP、5--Fu;脑部用药:DDP、Vp-16;用药前于该侧颈动脉注入20ml液(10mg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同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10mg地塞米松;介入后第二天开始放疗,剂量为3000CGg/10次/2周,全脑两野对穿照射。结果肺部病灶13例中肿块明显缩小;脑部转移灶7例完成全程放疗,中住生存期8个月,一位最长生存1年半,5例未能完成放疗最长生存3个月。结论大部分脑转移均于肺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发现(12/15),脑转移灶介入后放疗,能减轻脑水肿,使病灶液化;能最大限度使血脑屏障开放,有利于药物进入脑病灶,其副作用时间短,使之与放疗相结合成为可能。

  • 标签: 放疗 肺癌脑转移 介入方法 肺部 病灶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 60例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8月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组,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组采取开腹手术切除治疗,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组则采取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囊肿消失时间、手术出血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囊肿直径、生命质量;并发症。结果: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组疾病疗效、囊肿消失时间、手术出血和住院时间、囊肿直径、生命质量相比较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组更好, P< 0.05。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组, P< 0.05。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囊肿效果确切,出血少,恢复快,可更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 卵巢囊肿 临床疗效
  • 简介:造影剂肾病是指排除了其他肾病损害因素,使用造影剂后2~3小时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损害已成为当前医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第三位常见原因,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是病死率增加,因此对其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介入诊治 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肾功能损害 冠心病
  • 简介:目的评价经动脉插管灌注5-FU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26例置于腹腔动脉14例置于脾动脉1例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导管24小时持续灌注5-FU3—7天。结果42例中36例经局部动脉药物灌注,病情得到缓解,1例药物灌注后因导管堵塞后改为静脉给药。结论经腹腔动脉插管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药物灌注 腹腔动脉 患者 并发症 5-FU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护理方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优质、高效的护理可以提高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介入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介入治疗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治疗范围主要包括狭窄血管的扩张、血管支架和滤网放置、异常血管的栓塞、闭塞血管的再能以及肿瘤的化疗与栓塞等方面。传统医学作为一种典型的经验医学,其疗效缺乏客观化、定量化的评价标准,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获得广泛认可的最大障碍。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介入治疗学 疾病 新兴学科 狭窄血管 血管支架
  • 简介:左主干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因其技术操作的复杂和高风险而持续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热点。特别是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大多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或死亡,是临床最危重的疾病之一,24小时内的死亡率最高约为80%。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作为一种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理论上可以快速开通闭塞的血管,在并发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中,急诊PCI优势更为明显。因患者病情凶险,多数死于院外,故临床病例相对罕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主干闭塞 临床分析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拟定防范对策,以杜绝或减少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对本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20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有针对的防范对策,保证介入手术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 不良事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以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6月至 2016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 6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出现并发症情况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综合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 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以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减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痛苦非常有利,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 介入治疗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