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群体中应用循证护理对于患者的负性情感及日常行为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72 例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在患者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手段,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手段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SDS 以及 SAS 评分 以及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护理组患者实际情况 优 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群体中应用循证护理 能够有效缓解 患者的负性情感 ,同时减少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及 日常 不良 行为 ,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冠心病 负性情感 日常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的攻击行为评分(MOAS)、总体改善评分(CGI)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MOAS及CG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MOA评分低于对照组,CGI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情感宣泄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数量为5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情感宣泄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6.1±3.1)、(34.5±2.9),对照组为(45.2±3.6)、(44.8±3.4),均存在明显的改善变化,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较对照组显著,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情感宣泄 音乐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结合认知与情感智能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1:1随机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认知与情感智能护理干预、AIDET沟通模式结合认知与情感智能护理干预,对比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oCA、PDQ-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经AIDET沟通模式结合认知与情感智能护理干预后,对其认知功能有一定缓解作用,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审美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本文研究将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采取护理审美指导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和对照组具有差异(P

  • 标签: 护理审美指导 乳腺癌 术后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诊留观患者展开情感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急诊留观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情感支持+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HAMA、HAMD量表评分以及PSQI量表总评分对比,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量表评分以及PSQI量表总评分相比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留观患者实施情感支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睡眠状况,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留观 情感支持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情感安抚策略对行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来我院行胃肠息肉摘除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感安抚策略予以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术前24h、退镜后20min的收缩压、心率指标,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不良心理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24h、退镜后20min的收缩压及心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组内患者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情感安抚策略 胃肠息肉摘除术 疼痛程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互动达标理论下临床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2月开始,至2020年12月为止,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成员,通过抽签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了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共44例,和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共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没有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将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达到相应的预期值,并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着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互动达标理论 双相情感障碍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问题,总结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病人90例,发放问卷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疾病及药物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对医务人员的帮助需求较高;病人普遍存在认为娱乐活动及工疗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病人对病室、病友较为满意,对医务人员信赖;部分患者缺乏来自家庭的关怀,部分病人存在对工作及学习不能胜任的情况,部分病人缺乏来自领导及同事的理解。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问题涵盖对疾病及药物知识了解不足、对工娱及娱乐需求不满足等,部分病人存在对工作及学习不能胜任、缺乏来自领导及同事的理解及帮助等,有必要把握病人的心理问题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 标签: 情感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BAD疾病的影响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BAD 患者90例,比对组45例:开展常规干预对策:探究组45例:实施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模式:比较不同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探究组治疗有效度93.33%高于比对组的73.33%,(P<0.05)。探究组遵医行为与治疗满意度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BAD属于临床常见精神疾病,选择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模式不仅治疗效果确切,还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加速病情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遵医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 治疗有效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在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96例,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以作调查对象,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对照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护理采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自护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SCA总分(139.68±12.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SCA总分(120.36±1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ESCA评分4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9.79±2.14)分、抑郁评分(7.71±1.1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13.01±2.78)分、抑郁评分(12.2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同时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以此增强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 重症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自护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渐进式引导护理应用于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期间筛选出10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老年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患者自行选取护理措施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例)。针对两组护理后认知功能以及智力进行评分,并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将临床获得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数据,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智力评分两组数据均以研究组明显显高(P

  • 标签: 渐进式引导 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渐进式引导护理应用于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期间筛选出10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老年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患者自行选取护理措施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例)。针对两组护理后认知功能以及智力进行评分,并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将临床获得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数据,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智力评分两组数据均以研究组明显显高(P

  • 标签: 渐进式引导 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双向情感障碍(BPD)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团体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用积极心理学。结果:护理前GWB评分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GWB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组内、组间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BPD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康复期 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情感安抚策略联合无缝隙护理对自发性气胸(SP)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单侧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予情感安抚策略联合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皮质醇(Cor)及血糖(Glu)]及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HR、MAP、血清Cor、Glu均高于术前1d,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SDS、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实施情感安抚策略联合无缝隙护理,可有效可减轻SP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绪。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情感安抚 无缝隙护理 应激反应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渐进式引导护理对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以及智商水平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案:渐进式引导护理(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以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智商水平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MSR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智商水平WAIS-RC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应用渐进式引导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智商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渐进式引导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狂躁发作 认知功能 智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BP)患者的临床干预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其情绪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本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98例B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BRMS、HAMD、MMSE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BRM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改善BP患者的躁狂情绪、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能力 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