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班牙科学家通过蛋白CD36的标志物鉴定出转移起始细胞(metastasis-initiatingcell),这种在肿瘤细胞膜中发现的蛋白负责摄取脂肪酸。CD36活性和对脂质代谢的依赖性可将转移起始细胞与其他的肿瘤细胞区分开来。这项研究结果于2016年12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 标签: 起始细胞 CD36 脂肪酸受体 NATURE 口腔癌 肿瘤细胞膜
  • 简介:目的研究天麻多糖对谷氨酸损伤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HT22细胞经50μg·ml^-1谷氨酸孵育6h损伤造模后,分别与12.5、25、50、100、200μg·ml^-1天麻多糖共孵育24h或与100μg·ml^-1天麻多糖孵育3、6、12、24和48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同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活性氧簇(ROS)清除力。qRT-PCR检测兔抗鼠血红素加氧酶(HO-1)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谷氨酸可明显降低HT22细胞活性、SOD活性、ROS清除能力和HO-1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谷氨酸孵育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天麻多糖可显著提高谷氨酸损伤HT22细胞活性(P〈0.05,P〈0.001).天麻多糖可同时明显恢复SOD活性和ROS清除能力(P〈0.05或P〈0.01),且具量效和时效关系。谷氨酸诱导下调的HO-1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回升。结论天麻多糖可减弱谷氨酸对HT22神经细胞的伤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HO-1表达,改善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 标签: 天麻多糖 HT22细胞 抗衰老 血红素加氧酶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鳞癌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探讨SCC-Ag在宫颈鳞癌患者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确诊为CIN(I-III级)患者60例及宫颈鳞癌患者107例(以2009年FIGO分期分为Ia期35例,Ib期41例,IIa期31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妇女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化法(CMIA)测定血清SCC-Ag浓度。结果1.,正常对照组、CINI-II组、CINIII之间SCC-A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CINIII、宫颈鳞癌Ia期、宫颈鳞癌Ib期、宫颈鳞癌IIa期之间SCC-Ag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五组患者SCC-Ag平均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上升SCC-Ag值呈上升趋势。2.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SCC-Ag均值及阳性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SCC-Ag阳性患者术后三月转阴率为95.91%,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随访时间逐渐增加,治疗后又升高患者有2例均出现复发。结论1.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可作为宫颈鳞癌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病变早期血清检查出率低,随着病变升级SCC-Ag值逐步升高,其阳性率也升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累计程度及范围。2、宫颈癌术后SCC-Ag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SCC-Ag下降不满意,或者下降后再升高提示有复发风险,SCCAg值升高出现在临床确诊复发转移之前。

  • 标签: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 简介:目的分析邯郸地区临床红细胞类制品使用规律,建立最优的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以指导血液机构的相关业务工作。方法对邯郸市2002年1月~2013年12月每月向本地区临床供应红细胞类制品量,经Epidata3.0双录入数据,导入IBMSPSS21,对临床用血量采用曲线回归和专家建模器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选出最优模型,再利用该模型对临床用血量进行预测,并验证模型效果。结果曲线回归方程中R。最高的曲线为三次多项式函数,R2=0.947,P〈0.05,拟合方程为Y=2413.906+83.189X.0.602X2+0.004X2。专家建模器给出ARIMA(0,1,1)(0,1,1)模型,残差的白噪声检验结果显示P〉O.05,为白噪声序列,模型均提取了原序列中所有数据信息,模型诊断得以通过。用两种模型分别预测2014年1~6月临床用血量,ARIMA(0,1,1)(0,1,1)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三次方程模型预测偏差较大,最高达14.68%。ARIMA模型优于三次方程模型。结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补充后续数据,血液机构能够科学地预测用血趋势,有效指导采供血工作。

  • 标签: 临床用血 红细胞类 数学模型 预测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外科尿路上皮肿瘤,其主要治疗手段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C)辅以术后膀胱药物化疗或全身化疗,但高复发率和较低的术后生存率是一直困扰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其被认为是肿瘤复发和药物抵抗的关键因素,本文就近年来膀胱癌CSCs与化疗抵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膀胱癌 肿瘤干细胞 化疗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受益反应情况(CBR)。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纯使用的是吉西他滨进行治疗,并将WHO标准作为评价疗效评估以及毒副作用的依据,同时对其CBR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副毒作用较小,老年人也可承受其药性。结论针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纯使用吉西他滨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前后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2011年1月^2013年6月40例PHC患者RFA术前24h与术后1周、4周时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含量。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reg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IL-2、IFN-γ、TNF-α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术后1周,肝癌患者CD3^+、CD8^+、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CD3^+、CD4^+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Treg细胞术后1周、4周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RFA治疗1周、4周IL-2、IFN-γ、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射频消融可以改善肝癌患者短期内的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T细胞亚群 TH1型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背景:近年来,对传统单味中药或提取物、复方中药及含药血清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中药或其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调控定向分化和移植等方面成为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亮点。目的:综述中药或其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中药,定向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hineseherb,directionaldifferentiation,mesenchymalstemcells"为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排除缺乏原创性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计算机初检到99篇文献,最终保留43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分化系统中最强的种子细胞,具有广泛的定向分化潜能,与传统中草药结合在临床治疗众多难治性疾病中凸显重要价值,尤其对于治疗骨代谢疾病、骨缺损、骨折不愈合及迟缓愈合等疾病更加充分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这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层次,多角度研究中药的作用及发生机制,也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更宽、更广领域参与临床各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 标签: 骨髓 间质干细胞 中草药 骨疾病 组织工程 干细胞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和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唾等病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对OSAH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无创及耳鼻喉科手术,但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部分远期效果不佳,无创正压通气(CPAP)能减少甚至消除OSAHS患者睡眠中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使患者夜间最低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上升,远期效果来看,经CPAP治疗后,OSAHS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成为目前治疗中重度OSAHS的金标准,但是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最可靠的治疗效果,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PAP 远期效果 依从性
  • 简介:目的:分析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成人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种疾病的认识,从而减少临床误诊。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共5例以淋巴结或扁桃体明显肿大为突出表现,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效果,临床高度怀疑为NHL患者行淋巴结或扁桃体活检,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T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EBV编码小RNA(EBER)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5例病理检查均呈现淋巴组织明显增生,初次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经进一步分子病理及EBV抗体等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非典型IM,对症处理后疾病均恢复,随访1-10年均健康生存。结论:非典型IM的淋巴结或扁桃体病理改变具多样性,易误诊为不同类型淋巴瘤,临床诊断时需特别注意,分子病理检查是IM有益的鉴别方法。

  • 标签: 淋巴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PSTEIN-BARR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ail参与调控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过程及卵巢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病理诊断中心2010-2014年期间病理诊断为卵巢癌的病例,外科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64例,用RT-PCR法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基因的表达。用Transwell实验来观察Snail对卵巢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nail基因在III期和IV期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期和II期(P<0.05)。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下降(P<0.05)。Snail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Transwell实验显示Snail能够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结论Snail可能通过靶向控制E-cadherin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进程,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

  • 标签: Snail 上皮间质转化 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