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角巩缘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角巩缘切口,对照组中使用透明角膜切口。结果:两组的手术后1周裸眼视力、刺激症状相比(P<0.05)。实验组的手术后1周、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使用角巩缘切口,可以减少对角膜的损伤,手术后散光状况较小,视力恢复速度较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角巩缘切口 透明角膜切口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在产后会阴侧切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产后会阴部的护理。方法将240例自然分娩、并进行了会阴侧切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产后治疗(呋喃西林擦洗伤口及会阴部、抗生素使用等)及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口,照射时间20~30min&#183;次-1,2次&#183;d-1,连续照射3~4d。对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充血、红肿及切口触痛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90.0%,乙级愈合率为8.3%,丙级愈合率为1.7%;研究组甲级愈合率为95.8%,乙级愈合率为4.2%。研究组的切口愈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有切口处充血或水肿2例(1.67%)、有明显触痛感3例(2.5%),研究组未发生会阴切口处充血及红肿现象,有明显触痛感1例(0.8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侧切口可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感染率。

  • 标签: 红外线照射 会阴侧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布情况及诱发因素,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范策略。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布情况,并分析诱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160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I类手术切口感染11例(6.87%)、II类手术切口感染62例(38.75%)、III类手术切口感染87例(54.38%)。高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120min、住院时间≥16d与同组其他条件下诱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相比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诸多,包括高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120min、住院时间≥16d;有必要根据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此使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得到有效降低。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会阴侧切口采用碘伏纱布湿敷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我科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200例,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会阴侧切缝合术后第四产程未覆盖碘伏湿纱布,实验组100例,第四产程给予碘伏湿纱布覆盖,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纱布湿敷会阴侧切口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应用。

  • 标签: 碘伏纱布 湿敷 会阴侧切口 第四产程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3-01
  • 简介:1997年8月~2000年8月,我院外科共收治腹壁手术切口窦道形成的病人12例.均通过彻底清除窦道内坏死组织,感染线结和异物,搔刮窦道,除去不健康的肉芽组织或行窦道切除,再以3%双氧水加0.5%灭滴灵彻底冲洗创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例腹壁 切口窦道 形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48例疝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4个月到1年的时间,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手术疤痕非常小,几乎与正常皮肤无异,且不存在复发病例。结论对小儿疝气采取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切口长度小,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疝气 腹横纹 横切口手术 疤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34岁,因停经70d,超声提示宫内早孕在我院门诊行清宫术,术中清出陈旧胎物组织约30g,伴少量凝血块,术中子宫收缩差,出血较多(量不详),无腹痛及发热不适.术后经临床抗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治疗后患者阴道出血不止入院治疗.

  • 标签: 子宫切口 妊娠 超声 子宫收缩 治疗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下半年实施乳腺外科手术患者切口部位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在半年时间内共实施乳腺手术123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1例,感染率为2.52%。以乳腺癌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较II~IV类切口感染率低近10倍。结论乳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与乳腺病种、切口类别及危险指数等因素关系密切,应有针对性地展开防控。

  • 标签: 乳腺手术患者 切口部位 感染调查
  • 简介: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6个月~5岁儿童腹股沟斜疝200例,分别采用两种切口,总结其治疗效果如下:

  • 标签: 腹股沟 儿童
  • 简介: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手术修补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唯一方法,从修补方式分其治疗包括自体组织修补,应用人工补片修补;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应用腹腔镜技术修补切口疝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对于特别巨大的腹壁切口疝一直以来对于疝修补是个巨大挑战,目前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治疗大部分患者。人工修补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另一巨大挑战,应用人工修补材料治愈了切口疝患者,而与应用人工材料相关的并发症也时有报道,如何选择和恰当的应用人工修补材料,也是疝外科关注的热点问题。

  • 标签: 腹部 外科伤口裂开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掌握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医院加强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医院 2018年 1月全院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 185份,对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率、术前给药时机合格率及预防用药疗程进行评价。 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 18.9%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头孢呋辛的频率 65.7%,首次给药时机合格率 14.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不超过 24小时比例为 51.4%。 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中首次给药时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问题突出。

  • 标签: [ ] Ⅰ类切口手术 预防用药
  • 简介:Barton骨折是指通过部分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腕关节伴随骨折片向掌侧或背侧不同程度移位,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6%~7%。本院自2004年2月~2007年8月,采用改良切口可吸收螺钉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27例,并进行了长期的随访,现报道如下。

  • 标签: BARTON骨折 石膏外固定治疗 可吸收螺钉 改良切口 掌侧 桡骨远端关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