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降低导管脱落概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72例带管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6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导管脱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出现胃管脱落3例,腹腔引流管脱落3例,T管脱落2例,总导管脱落8例,总导管脱落率为9.52%;观察组出现胃管脱落1例,无腹腔引流管脱落和T管脱落,总导管脱落1例,总导管脱落率为1.1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导管脱落率明显较低,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中导管脱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总导管脱落概率,值得院方推广。

  • 标签: 导管脱落 普外科护理 护理措施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2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投诉发生率,统计分析实施前后观察组助产士风险及防范意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效果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均有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产房助产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同时为产房助产士日常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产房助产士 满意度 纠纷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为探讨了门诊护理的过程里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到了我计 2000 例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的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000 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到了风险管理的模式,对照组采取到了一些较为常规的流程开展门诊护理的工作,对比了两组患者护理的整体效果。 结果 观察组就诊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接纳服务以及护理操作等的方面满意度评分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风险实践的发生率( % )明显的低于了对照组( 2.3% ),差异具有了统计学的意义( P<0.05 )。 结论 在门诊护理的工作里要能够不断的强化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到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到了护理风险,从而为患者安全的就诊提供到了合理的一个保障。

  • 标签:
  • 简介:系统评价结果是循证医学巾级别最高的证据之一,也是搜集、整理、分析医学信息的活动。本文通过对系统评价方法学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提出系统评价过程体现了重视来源信息的无偏性获取、个体信息的加权性处理、结果信息的慎重性解释和时效信息的发展性更新等价值取向。

  • 标签: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价值取向 医学信息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常规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送检验科的185例尿液标本进行研究,并对不符合标准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85例尿液常规检验标本中,合格标本有172例,占92.97%(172/185),不符合标本占7.03%(13/185),其中采集时间不当、超出送检时间、标本发生污染、标签错误等均可对尿液检测标本造成影响。结论尿液常规检验标本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应对检测流程进行严格掌控,以提高检查合格率与有效率。

  • 标签: 尿液常规 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分娩的产妇7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助产士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及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由助产士实施心理护理,可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 心理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流程之中病房内的风险,并分析对病房风险予以管理的手段。方法通过浏览文献,编制了40个有关儿科护理流程之中病房内的风险的条目,将之规整成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护理人员、儿童家属、医生。之后,通过统计软件将病房内的风险予以研究。结果儿童家属觉得“环境之中的设备风险,导致儿童出现外伤”是最重要的护理风险因素;护士觉得“护士编制太少、任务过重”是最重要的护理风险因素;医生觉得“护理技术缺失”是最重要的护理风险因素。结论消除在儿科之中病房内的风险,重视安全护理,提升在儿科护理流程之中的安全度。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因素 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62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组实施延续护理。结果护理后,延续组患者SAS(20.70±1.04)分、SDS(22.56±0.67)分、SF-36(97.00±2.58)分、依从性100%、满意度96.77%、并发症发生几率19.35%,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到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膀胱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在职的 25名眼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的形式总结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现,据此制定改进对策并应用于 2017年 7月之后的护理工作中,对比应用前后效果。结果:改进对策实施后 25名护士工作满意度 92%,较实施前 80%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有助于提升眼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今后其他科室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科 护理 问题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集过程及放置时间对血清标本对其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6分正常人血清标本,分别在室温下保存1h、3h、6h,对所有标本进行生化8项检查,观察比较不同的保存时间对其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室温条件下保存1h的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有所变化,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存3h、6h后的GLU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6h后BUN、TBIL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份血清标本不合格标本共32份(37.21%),造成原因包括采集管、采集部、采血时间、抗凝管的方法正确运用、混匀情况、标本与患者信息、采血量;其中因采集时间不当和抗凝管的方法正确运用不当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范的采集方法及长时间的放置可能会导致标本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导致临床诊疗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医疗事故。

  • 标签: 不同时间 血清标本储存 检验结果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74-02
  • 简介:【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法规,帮助企业提升对相关法规和规定的认识,促进企业实施生产质量体系管理工作。针对企业在实施法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对相关法规文件进行梳理、分析、解答。结果与结论形成对这些问题及解答的总结汇总,并予严格的质量监控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 标签: 医疗器械生产 质量 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Wang-Baker评分以及FLACC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患者疼痛感更低,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依从性 一次穿刺成功率 护理干预
  • 简介: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肺癌高居癌症发病率榜首。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它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情绪反应、甚至焦虑、抑郁。健康个体一旦被怀疑患上癌症,不仅自己处于震惊、痛苦、失望、紧张焦虑,无所适从状态,连家人也牵涉其中,有的甚至难以正常思维,濒于精神崩溃,严重影响治疗、康复及生存期质量。为帮助这一时期患者正确面对癌症,减轻心理应激,以平静的心态接受诊断治疗,本次研究尝试人文关怀的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询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对人文关怀的期望,了解患者人文关怀的需求,指导护士实施人文关怀。

  • 标签: 人文关怀 诊断过程 肺癌患者 期望 癌症发病率 负性生活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为顺利帮助产妇分娩,临床探究导乐分娩帮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6.6期间30例入院生产的孕妇,按照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产妇进行导乐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分娩过程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用时少、出血量少,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剖宫产少、产后出血少、胎儿窘迫出现少,P<0.05。结论临床产妇生产过程中施行导乐分娩,可有效减少生产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同时患者产后出血少、胎儿窘迫出现少。

  • 标签: 孕妇 导乐 妊娠 分娩 效果 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手术配合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剖宫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产妇则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风险事件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15.0%)(P<0.05),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配合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产妇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剖宫产手术 配合工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二级医院的创建当作规范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将执行标准贯穿到日常的工作中,持续改进医院质量管理。方法开展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管理,持续改进。结果经过3年的持续改进,医院的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升降有序,运行效率呈现良性循环。结论积极开展等级医院创建,让条款进入长期化、常态化,这对医院质量持续改进有重大的作用。

  • 标签: 持续改进 等级医院 医院质量 创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分娩期产程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

  • 标签: 心理 分娩 初产妇 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