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DHS和PFNA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DHS治疗方案,而研究组患者接受PFNA固定术治疗方案,对两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过程中,应用PFNA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不仅可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DHS PFNA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予以动力髋螺钉(DHS)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性愈合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下地负重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PFNA固定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比DHS固定手术治疗方法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PFNA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64例股骨粗患者隆间骨折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用PFN方案,DHS固定组给予DHS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治疗优良率、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DHS固定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3例髋翻,3例切口感染,2例延迟愈合。DHS固定组1例切口感染。DHS固定组患者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肯定,可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提高优良率,值得推广。

  • 标签: DHS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技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采用DHS、PF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DHS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等较对照组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较对照组24.0%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既能减少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又能缩短患者下地负重时间,还能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PFNA 内固定治疗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DHS与PFNA固定的治疗效果,同时比较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分为PFNA组与DHS组,以观察对比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DHS组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A组患者治疗效果与DHS组相比更佳。同时PFNA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小于DHS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DHS比较,PFNA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患者创伤,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微创动力髋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与PF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90例2016年5月-2018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DHS手术治疗,观察组行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出血情况、切口大小、愈合耗时;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情况、切口大小、愈合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疗效肯定,在减轻痛苦和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好,切口更小,创伤更轻。

  • 标签: DHS PFNA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 比较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锁定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FNA组与锁定DH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后牵引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PFNA组较锁定DHS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锁定DHS组为5.7个月。末次随访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PFNA组:优良率95.2%;锁定DHS组:优良率94.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效果确切的手术方法。与锁定DHS相比,PFNA具有稳定性好、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势。但两种手术方式在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并无差异。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锁定DHS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随机单盲法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43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PFNA治疗优良率93.02%,明显高于DHS组81.40%(P<0.05);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低于DHS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PFNA手术治疗效果优于DHS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可作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力髋关节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患者给予PFNA固定治疗,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DHS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优于DHS,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DHS PFNA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选取75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DHS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固定治疗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上要比DHS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DHS PFNA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单纯固定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脊柱骨折患者88例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单纯采取固定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联合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参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研究组脊柱骨折患者显著改善,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患者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发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组变化显著,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伤椎植骨术 脊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内固定与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关节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2月--2016年2月,研究对象;52例本院收治的关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6)、实验组(n=26),给予对照组患者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髓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放射学(掌倾角、尺偏角)。结果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与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关节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髓内固定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骨折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髓内固定 掌锁定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钢板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价值。方法将80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钢板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患者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钢板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有效提升患者疗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减少并发症,价值较高。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外固定 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纯固定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为2015年—2016年间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伤椎高压缩比、Cobb角指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伤椎高压缩比、Cobb角均优于治疗前及同时期对照组指标(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恢复了脊柱生物力学特征,缓解了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单纯内固定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术50例,采用钢板固定术50例。男77例,女23例。年龄3~14岁,中位数9岁。上肢骨折58例,下肢骨折42例;螺旋形骨折20例,斜形骨折41例,横形骨折39例。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60±8.50)min,(48.00±9.33)min,t=3.230,P=0.430;弹性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小于钢板固定组(50.60±18.35)mL,(165.30±35.80)mL,t=6.674,P=0.000,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钢板固定组(6.50±2.75)d,(14.75±4.40)d,t=5.785,P=0.000;(55.62±7.55)d,(80.30±8.96)d,t=4.477,P=0.034。术后6个月,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肢体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弹性髓内钉组优40例、良9例、可1例,钢板固定组优36例、良12例、可2例;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6,P=0.339)。2组患儿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均良好,均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钉道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四肢长骨骨折患儿而言,弹性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在临床疗效、安全性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较后者能够减轻创伤、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治疗 儿童四肢 长骨骨折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48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每组24例,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总有效率及并发症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关节骨折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关节内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6~13岁,平均9.6岁;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所有患儿经X线确诊,按AO/ASIF分型A1型10例,A2型6例;B1型3例,B2型2例。记录术前、术后放射学检查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下肢长度及踝关节活动度,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5.6(4~36)个月。术后出现外固定针松动2例,针道渗液5例,无针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术后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为2.2(2~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未发现骨骺早闭现象,无肢体短缩及畸形。Johner-Wruhs评分优19例,良2例。结论采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胫骨下段骨折 儿童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骨盆骨折急救与固定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的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均采用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并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6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平均随访10个月,49例骨盆骨折4个月达骨性愈合,15例5个月达骨性愈合。并且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骨盆骨折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在病情稳定后加以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盆骨折 急救 内固定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