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囊肿并发硬血肿临床特点、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确诊5例蛛网囊肿并发慢性血肿患者进行分析,5例患者临床表现都有头痛;其中3例伴有呕吐,1例伴有右侧肢体乏力。3例有明确外伤史,2例无明确外伤史。结果5例患者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术后血肿消失,囊肿存在。5例患者出院随访2个月到1年均未再出现过血肿复发和其他症状,都能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外伤是蛛网囊肿并发慢性血肿个常见诱因,临床多表现为头痛,治疗上选择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是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 简介:摘要:蛛网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死亡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涉及到纤溶酶原激活剂、基质金属蛋白酶、微循环变化、脑灌注等消化作用所导致基底 IV型胶原蛋白缺失。早期脑损伤蛛网腔出血患者预后情况具有决定性作用,早期脑损伤生理、病理等变化主要包括细胞死亡途径、免疫炎症途径、氧化应激反应、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全脑缺血等。本文主要对蛛网腔出血后患者早期脑损伤情况展开综述。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血肿最佳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颅脑损伤血肿临床资料。结果治疗3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良好21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结论外伤性急性血肿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及时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有手术指征者争取在患者昏迷前或者瞳孔散大前进行手术。

  • 标签: 颅脑损伤 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 简介:1案例介绍王X,男,40岁,与人口角被对方用木棍击中头部左顶,当时有短暂意识丧失,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当地医院CT报告为:血肿.查体:自述头痛头晕3天,伤曾双上肢抽搐次.头部左顶可见纵行6cmX0.2cm已缝合创口,创周伴表皮剥脱.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肌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调阅当地医院CT片及复查头部CT见:大脑左侧外侧池与穹窿部见类方形低密度区,与脑室密度相仿,CT值6.7H,体积29.70cm~3,左额颞缝处骨板厚度为0.3cm,而对厚度为0.7cm(见照片).查阅有关资料,认为该患者为蛛网囊肿,与本次外伤无关,根据其左顶部挫创,评定为轻微伤.

  • 标签: 蛛网膜囊肿 颅内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 外侧裂池 表皮剥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是指蛛网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72 h、脑血管痉挛出现前发生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是影响SAH转归关键因素。其可能病理机制包括细胞代谢、氧化应激及免疫炎症等,其中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重要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脑损伤发生M1/M2极化,方面通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 CaSR)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 TREM-1)等介导信号通路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SAH神经元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等过程,另方面通过表达神经球蛋白和血红素加氧酶-1等发挥抗炎保护作用。文章就SAHEBI中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过程及其双重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炎症 细胞凋亡 血脑屏障 脑水肿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A)在蛛网腔出血(SAH)大鼠模型中抗氧化抗凋亡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实验:14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和SAH+20 mg/kg OA组3组,每组48只。采用标准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SAH+20 mg/kg OA组大鼠造模1 h腹腔注射OA,假手术组进行同样手术但不行穿孔。观察3组大鼠脑水肿情况、血脑屏障破坏程度、SAH分级和神经功能评分等多项早期脑损伤(EBI)指标,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指标,以及SAH核因子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轴激活及神经元凋亡情况。实验二:另取36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模型组、假手术+阴性对照siRNA组、SAH+阴性对照siRNA组、假手术+Nrf siRNA组、SAH+ Nrf siRNA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处理方法、SAH造模方法同前;4组大鼠SAH模型制作前24 h分别于大鼠侧脑室注射阴性对照siRNA或Nrf siRNA。检测6组大鼠Nrf2/HO-1轴下游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结果实验:(1)与SAH组大鼠比较,SAH+20 mg/kg OA组大鼠SAH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及平衡木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渗出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SAH组比较,SAH+20 mg/kg OA组MDA水平明显降低,SOD、CAT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SAH组相比,SAH+20 mg/kg OA组Nrf2、HO-1和Bcl-2表达均增加,凋亡相关因子细胞色素C、caspase-3和活化caspase 3表达均降低,凋亡神经元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与SAH+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SAH+Nrf siRNA组HO-1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caspase-3、活化caspase 3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A可以通过激活Nrf2/HO-1轴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元凋亡发生。

  • 标签: 齐墩果酸 蛛网膜下腔出血 氧化应激 神经元凋亡 核因子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轴
  • 简介:目的探讨蛛网囊肿(IAC)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IAC患者53例,其中47例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微创囊肿切除加局部蛛网腔及相关脑池开放术、蛛网囊肿部分切除术及囊肿-腹腔分流术等;6例未手术者临床随访观察。结果大部手术治疗者获得良好疗效,癫痫能得到控制或发作次数减少。结论对引起临床症状蛛网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蛛网囊肿部分切除加局部蛛网腔及相关脑池开放术是首选外科方法。

  • 标签: 颅内蛛网膜囊肿 手术治疗 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病机制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 30例施行颅脑损伤手术后,经 CT检查确诊为迟发性血肿患者发病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 2次 CT扫描,发现 30例术后迟发性血肿患者中, 26例发生在幕上, 4例在幕; 15例发生在硬膜外, 9例在脑, 4例, 2例在及脑。在手术过程中, 12例发生脑膨出, 7例硬膜外, 3例, 2例及脑。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 1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8例痊愈, 5例中残, 3例重残, 2例死亡; 12例患者施行保守治疗, 7例痊愈, 3例中残, 1例重残, 1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机制与术前患者压出现急剧变化、脑血管舒张及收缩机制出现障碍等因素有关,为确保患者良好预后,医护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及时 CT检查,并密切观察各项临床表现。

  • 标签: 颅脑损伤术 迟发性颅内血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采取手术后对迟发性血肿发生规律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5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手术后进行CT或相关检查方式,分析其血肿发生部位、时间及与些原发伤关系,并且对相应治疗措施做简单整理。结果根据血肿与手术部位之间关系、血肿发生部位等可以得到相应检查结果。结论形成迟发性血肿原因有很多,而不同局部损伤则会形成不同类型迟发性血肿。对于没有接受手术而形成迟发性血肿原因大多是低血氧症和脑血管麻痹,对其进行有效监察能够预防其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骶管囊肿多发生于神经根周围,是后方脊神经根与背根神经节连接处神经内膜与束之间脑脊液聚集,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直肠或膀胱功能障碍等。骶管囊肿行正中入路囊肿切除术后继发急性血肿伴脑疝并发症较少见。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1例中年女性骶管囊肿患者,术后突发右侧额顶颞枕部急性血肿,脑疝形成,紧急予以全身麻醉血肿清除术及骨瓣还纳术治疗,术后予以康复功能锻炼,恢复良好出院。随访患者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标签: 骶管囊肿 蛛网膜囊肿 硬膜下血肿 脊柱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血肿手术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血肿不同手术治疗患者3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恢复良好5例,占16.6%,中度致残9例,占30.0%,植物状态8例,占26.6%,死亡8例,占26.6%。结论-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挫伤脑组织、充分有效降低压是重型颅脑损伤血肿救治关键步骤。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 手术 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肿钻孔引流术及术后蛛网破损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血肿126例,手术并发蛛网破损16例,回顾性分析蛛网破损治疗,结果16例蛛网破损均治愈。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术后蛛网膜破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颅脑损伤血肿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探讨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血肿患者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我院颅脑损伤血肿患者通过临床亲身护理均有好转出院。结论精心临床护理在颅脑损伤血肿患者中至关重要,对颅脑损伤血肿患者缓解损伤起到良好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及颅内血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craniectomy,DC)术后早期同积液(subduraleffusion,SDE)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单DC术后早期同SDE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保守治疗,12例行腰大池引流术,6例腰大池引流无效行积液腔置管外引流术,随诊3月,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单DC术后早期同SDE多数可保守观察,在手术治疗选择上,腰大池引流术及积液腔置管引流术序贯治疗方法简易、安全、有效。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去骨瓣减压 同侧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