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简桂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2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3年7期
  • 机构:福建省龙岩市中心血站  福建省 龙岩市364000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程序展开研究,分析其对预防初次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在我站初次献血的120例人员。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展开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人员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60例初次献血经护理程序干预以后,献血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比组;满意度评分为(92.37±2.46)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献血而言,由于陌生、认知程度不足,所以容易出现献血反应。对其展开护理程序干预,不仅能够改善其心态,同时也能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有利于树立良好医疗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初次献血 献血反应 护理程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献血应急招募作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具有重大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献血数量的不足和供需失衡日益严重,应急招募成为了保障献血供应的重要手段。献血应急招募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动员和吸引更多的献血,以满足临时性的血液需求。它不仅可以保障临床用血的正常进行,还可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大规模事故导致的血液需求增加,从而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献血者 应急招募 现状 挑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献血应急招募作为确保医疗用血安全的关键环节,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用血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医疗领域,献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益活动,为患者提供了急需的救命之血。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用血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献血应急招募成为确保医疗用血安全的必要环节。献血应急招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的献血模式下,献血通常是自愿献血,他们需预约献血时间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然而,由于突发事件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紧急用血需求,使得传统的献血模式无法及时满足需求。因此,献血应急招募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提高献血的应急响应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组织献血活动,确保患者尽快得到所需的血液。

  • 标签: 献血者 应急招募 医疗用血 安全
  • 简介:摘要:自我国在1998年颁布实施了《献血法》之后,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对我国的临床医疗用血也起到了良好的补充效果。来自街头献血车,固定献血屋及大中专院校的无偿献血群体里,部分人群在无偿献血之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对于其献血积极性与复献血情况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做好献血献血之前的心理护理,缓解献血的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推动无偿献血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就无偿献血献血前心理障碍的护理策略进行探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献血前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献血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活动,能够救助大量生命。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血站在管理中面临着献血体验和满意度低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献血的体验和满意度,增加献血的参与度,促进献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血站管理 献血者 体验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90例无偿献血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传统护理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无偿献血献血之前对注意事项的认知;头晕、恶心等无偿献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献血之前对注意事项的认知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紧张心理、焦虑心理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实验组头晕、恶心等无偿献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其焦虑和紧张心理,提高其对献血知识的认知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献血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8-2021年全年献血献血前Hb、ALT、HBsAg检测不合格情况,确定低危献血,优化血液初检策略,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征询工作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献血前采用硫酸铜目测法、干化学法和金标法对乌海市无偿献血进行Hb、ALT、HBsAg检测。结果:2018-2021年共登记意愿献全血19993人次,献血前血液检测总不合格2154人次,占10.8%(2154/19993);其中Hb、ALT、HBsAg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56%、8.54 %、0.68%。Hb不合格中男性占3.54%,女性占96.6%;ALT不合格中男性占85.4%,女性占14.6%。结论:捐献全血献血前检测以ALT淘汰为主,其次为Hb;Hb不合格以女性为主,ALT不合格以男性为主。通过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规范采供血过程的各类操作,控制Hb、ALT不合格率,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避免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

  • 标签: 献血者 初筛检测 血红蛋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血站无偿献血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献血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献血献血顺序先后,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市区内两个固定采血点参与无偿献血的2000例献血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0例行常规献血护理,观察组1000例行精细化献血护理,比较两组献血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站献血护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作用,患者满意度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服务 血站 无偿献血者 献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环管理在献血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呈反应性献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心血站2015-2020年献血前检测采用金标法HBsAg/TP联合试纸条呈反应性的献血,制定合适的闭环管理措施,指定专人进行结果告知,征得献血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按照国家血液检测标准进行复查,复查结果无反应性的献血,电话告知并进行招募动员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复查结果呈反应性的献血,电话告知并解释不符合献血要求的原因,在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进行永久屏蔽登记处理。结果2015-2020年献血前共检测135 990例,HBsAg和抗-TP呈反应性献血1 524例,其中HBsAg呈反应性1 052例,抗-TP呈反应性472例。940例同意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复查,152例复查结果无反应性,再招募后70例成功献血,占46.05%。788例复查结果仍呈反应性,告知后将个人信息在血站信息系统进行永久屏蔽登记,杜绝这些高危人群的献血概率。结论献血前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初筛,能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但金标法进行献血前检测存在假阳性的发生率,导致部分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流失。对献血前检测假阳性实行闭环管理后既能保证采集血液安全,又能保留献血

  • 标签: 闭环管理 献血者管理 血液安全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梅毒抗体 反应性 高危人群 假阳性 献血者保留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400例在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在献血过程中进行普通护理,研究组在献血过程中进行普通护理和护理心理学干预。记录无偿献血献血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指数;随访1年,统计无偿献血二次献血率。结果:献血前,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研究组无偿献血员的焦虑情绪评(P<0.05)和不良反应发生指数(P<0.05)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无偿献血员1年后二次献血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能够缓解献血的焦虑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坚定献血信念,提高二次献血率。

  • 标签: 无偿献血 护理 心理学 焦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方法:随机遴选昌都市初次献血200例,并按照献血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调查200例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对照组调查期间采取常规随访工作,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展开后续随访后,观察组献血的担心、焦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献血献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等。心理护理的展开有助于改善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压力,建议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更好的招募献血,提升采血量、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高原地区 初次献血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方法:随机遴选昌都市初次献血200例,并按照献血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调查200例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对照组调查期间采取常规随访工作,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初次献血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展开后续随访后,观察组献血的担心、焦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献血献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影响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等。心理护理的展开有助于改善高原地区初次献血的心理压力,建议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更好的招募献血,提升采血量、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高原地区 初次献血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不规则抗体分布及输血安全情况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2023年6月期间血站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40000份为例,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阳性检出,继续给予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鉴定,分析筛查及鉴定结果。结果:40000份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40份,总阳性率为0.35%;其中女性献血阳性率较男性更高(p<0.05);以ABO血型分类为依据,其中AB型献血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最高,之后依次为B型、A型、O型;140份阳性血液标本经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鉴定显示,101份为特异性抗体,39份为非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特异性抗体。结论:通过无偿献血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了解献血血液标本不规则抗体情况,能够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应加以重视。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规则抗体 输血安全性
  • 简介:摘要:献血是一项公益性质的活动,而献血的心理状态对献血过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献血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的分析,提出了采血护理人员在献血过程中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建立献血信任感、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关注献血的心理反应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献血的心理压力,提高献血率,也可以提升采血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献血者 采血护理人员 心理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献血是一项公益性质的活动,而献血的心理状态对献血过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献血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的分析,提出了采血护理人员在献血过程中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建立献血信任感、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关注献血的心理反应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献血的心理压力,提高献血率,也可以提升采血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献血者 采血护理人员 心理问题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