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亏了超声造影,让我及时发现很小的肝癌并及早治疗:要不然,这病肯定要被耽误了”,陈女士感慨地说。陈女士是福建人,今年54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20余年。2007年4月份发现肝癌并进行局部酒精注射治疗后,自我感觉一直很好。

  • 标签: 超声造影 超声诊断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 注射治疗 自我感觉 早治疗
  • 简介:摘要脉肾盂造影是将有机碘溶液注入静脉,经肾脏排泄导致泌尿系统的显影,既可以用来检查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疾患,又可以检查肾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对于造影技术的应用对于尿路检查以及对于医生的诊疗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 标签: 尿路 造影技术 应用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常规的造影方法不能满意显影而影响诊断,为提高IVU的诊断价值,我院自1984年始对患肾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病人采用延缓法静脉肾盂造影,提高了IVU造影的诊断率,现就168例次资料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技术 造影剂 排泄性尿路造影 输尿管狭窄 泌尿外科 缓法
  • 简介:摘要超声造影技术属于新型技术,其具有准确性、灵活性等优势,最早应用于肝脏检查,为了凸显其临床价值,发挥其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造影技术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超声造影技术 临床应用进展 肝脏 肾脏 甲状腺
  • 简介:目的探讨MR胰胆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流动补偿技术做MR胰胆管造影83例。所有图像做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83例中78例阳性,5例阴性,均清晰显示胰胆管的形态,展示疾病的异常改变,诊断正确性高。结论MR胰胆管造影技术是一种很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它不用造影剂,可避免碘副反应。在形态上,它能较好的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补充了胰胆管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道阻塞 胰胆管
  • 简介:目的比较血管造影跟踪法(BCA)与传统DSA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患者的造影技术参数,其中31例采用BCA,30例采用DSA血管造影技术。分别对完成造影时间、对比剂用量、图像质量、患者吸收辐射剂量(DAP)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技术分别成功完成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DSA在膝至足背血管的图像质量上优于BCA(60/65VS52/62),但是DAP大[(134.67±1.34)Gycm^2VS(69.55±0.74)Gycm^2],对比剂用量多[(94.58±1.44)mlVS(46.77±0.94)ml],检查时间长[(47.17±0.56)svs(32.55±0.28)s]。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结论BCA与DSA相比具有造影时间短,对比剂量用量少,DAP低的特点,DSA局部观察血管情况较细致。因此,先行BCA筛查,然后针对病变加作局部DSA。

  • 标签: 跟踪血管造影 外周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目的探讨互动式造影剂追踪技术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双侧或单侧互动式造影剂追踪下肢动脉造影,远端血管显示不佳的行超选择造影。结果27名患者共进行造影35例次,清晰显示病变29例次,良1例次,差5例次。结论互动式造影剂追踪技术能一次大范围显示下肢动脉形态、结构,缩短检查与治疗时间,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 标签: 互动式造影剂追踪 下肢 动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系统X线造影技术与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有临床症状并行泌尿系X射线扫描的病例。结论采用适当的造影方法和重建方法,泌尿系统成像有明显的优势能满足临床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X线 造影技术
  • 简介: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诊断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超声造影则是目前公认最为先进的成像技术。它能提供比普通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更丰富、更明确的诊断信息。超声造影应用以来,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是应用最广泛和最成熟的。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超声造影对除肝脏之外的脏器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如胰腺、肾脏、腹部外伤、妇科疾病、前列腺癌等,并显示出巨大潜力。将来超声造影有望加入治疗药物和基因进行治疗。文章对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造影 应用 肝脏 发展前景
  • 简介:基于造影图像序列的血管减影增强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图像中大部分非血管结构、成像噪声以及不同结构运动所造成的运动伪影,对实现血管结构识别,提高血管的对比度,并对后续血管结构的分析和医生对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技术可减少对病人的造影剂注射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基于单视角血管造影图像序列,从血管造影图像减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基于图像配准和基于层分解的两类减影方法出发,介绍了每个关键步骤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血管减影技术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对减影增强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 标签: 冠脉造影图像序列 减影 增强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超声造影无增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呈无增强表现,且病灶均行SWE检查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结果,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比较2组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并应用四格表和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及SW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无增强边界、结节整体完全无增强及Emax、Emean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边界清晰主要见于良性组,边界不清主要见于恶性组,结节整体完全无增强则全部见于良性组,恶性组的Emax、Emean值均高于良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表现为无增强、边界不清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75%、90%、30%;超声造影表现为整体完全无增强诊断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0%、100%、19%、100%。ROC曲线显示,Emax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以Emax>45.0 kPa为截断值时,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64.3%;Emean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以Emean>47.7 kPa为截断值时,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3%、94.0%。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呈无增强时,是否边界清晰及是否整体完全无增强可用于鉴别结节良恶性;SWE对于超声造影无增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结合应用可指导临床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维持正常的房水流出(AHO)是眼内细胞健康和视力稳定至关重要的因素。AHO的损伤可导致眼压升高、神经损伤并伴随青光眼的发生。了解AHO能更好地指导青光眼手术,促进AHO靶向药物的研发,进而改善AHO的功能。AHO通道造影是一种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类似的、应用荧光素或吲哚菁绿辅助显影AHO的眼前节造影技术,但其成像的是房水的排出轨迹而不是血流的运动。将造影剂引入前房,经房水循环,追踪造影剂的运动轨迹,捕捉围绕角膜缘360° AHO图像信息,可获得实时、动态的AHO影像资料。研究者先后研究了不同物种离体眼球的AHO特点,实时观察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活体眼球AHO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活体眼球房水引流的运动轨迹及变化特点。AHO通道造影技术作为一种AHO功能评估的新工具,为AHO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但其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研究过程中存在很多限制因素。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技术,本文就AHO通道造影技术的发生和发展及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房水 血管造影 荧光素 吲哚菁绿 排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颈动脉狭窄病人32例,先对这些患者做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的表现,然后再与病人以前的DSA、MRA及其它多排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全面客观比较了它们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论128层螺旋CT对本病的诊断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法,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检查简单安全、快速准确、对患者没有创伤,患者易接受,可显示血管内狭窄的程度及斑块的情况,也可同时显示血管壁及血管外的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128层螺旋CT 四维重建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