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源性出血性疾病1药物相关性血管性紫癜许多药物可通过几种途径改变血管壁的通透性引起紫癜.如通过免疫机制,产生特异性抗血管抗体或免疫复合物,或通过对血管壁的直接损伤等.表现为四肢瘀点或瘀斑,罕见其他部位出血.停药后,紫癜大多很快消退,但应避免再用此种药物.

  • 标签: 药源性血液病 紫癜 免疫复合物 药源性出血性疾病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儿科近年来血液人的成分输血分析,了解儿科成分输血是否存在合理性。方法分析儿科2000-2005年血液人年度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的比例。结果儿科血液人用血量为红细胞用量最多呈逐年上升,全血、血小板用量较少。结论儿科血液人成分输血率平均75%以上,达到部颁标准;2004-2005年成分输血率89.97%,接近发达国家成分输血的比例。

  • 标签: 儿科血液病 成分输血 分析
  • 简介:自1991.1至1992.1我们对33例恶性血液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包括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淋巴瘤11例。发现在恶性血液中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且不同疾病之间亦有差别。其异常主要表现在高切变速率下全血粘度下降,全血还原粘度上升,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内HbF含量增加,红细胞在外加切应力下变形性减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等。在逐项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多种参数后,可以看出,红细胞压积减低是使血液粘度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注意的是除红细胞压积外,在恶性血液中仍包含着诸多使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血浆因素中如纤维蛋白原增加,细胞成分因素中如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而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内HbF升高,使细胞内粘度增加。白细胞,特别在急性白血病,尽管其“计数”变化不大,但是其分化程度低,变形性差,对血液流变学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材料提示,对于呈现“低粘”的恶性血液,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应进一步对流变学的各个参数逐项分析,因为其中潜伏着诸多引起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这对我们观察临床上经常出现的肺水肿、栓塞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血液流变学 全血粘度 纤维蛋白原
  • 简介:近年来,有关肝炎并发血液的报道日益增多,为探讨病毒性肝炎与血液的关系,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1月住院病人中5例肝炎合并血液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例报告 并发血液病 肝炎并发
  • 简介:[目的]评价PIOC在血液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血液病人进行PIOC置入化疗,并采取局部护理、管腔通畅护理、出院指导等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91.5±39.2)d,最短4d,最长372d。有3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导管头端异位5例,15例导管入口处炎症,4例导管接头堵塞,5例静脉炎,4例导管接头处破裂,1例导管脱出。[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可以长期使用,有利于病人多次化疗的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IOC 血液病 化疗
  • 简介:目的:总结917例血液患者中医食疗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新入院、老年人、儿童和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进行个体式教育;将相同病种的患者组成病组式教育;同一病区定期进行群体式教育。教育时,向患者讲明食疗教育的目的、意义;在尊重患者基础上因人而异;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为依据,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寒热、虚实等原则,进行辨证施食。为了保证其实施和提高质量,要进行严格监控。结果:使患者改变了以往单靠草药施治的模式;减少了药物用量和副作用,体现了整体护理模式的优越性,护士的知识价值有了新的体现。

  • 标签: 血液病 中医 食疗教育
  • 简介:<正>采用ELISA检测血液受血者抗-HCV。观测输血前血液受血者176例,输血后追踪观察6-12月完成复查95例;并设对照组417例。结果:血液受血者输血前抗-HCV阳性率(5.68%,10/176)明显高于对照组(0.72%,3/417;P<0.01)和普外科患者(2.23%,21/942;P<0.05)。输血后无新感染病例

  • 标签: 受血者 HCV 血液病患者 输血前 外科患者
  • 简介:目的: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方法:在血液学教学中以病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直接面对“病人”、模拟“工作”和主动参与。结果:互动的课堂教学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为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打下基础,让学生融会贯通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缩短与临床的距离。结论: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 标签: 血液病 骨髓象分析 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 医学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分析728例涂片和活检标本,结果:在白血病的预后及微小残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转归、恶性肿瘤的骨髓浸润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而对于白血病及MDS的FAB分型、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骨髓涂片优于活检。示骨髓涂片结合活检对许多血液的诊断、分期

  • 标签: 骨髓涂片 血液病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浸润 活检标本 骨髓活检
  • 简介:c-kit基因是酪氨酸激酶家族Ⅲ类的成员之一,参与包括造血和肥大细胞的发生与发育、细胞凋亡及恶性造血等多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但其确切的作用机理目前仍未明了。最近研究发现,c-kit基因主要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表达,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则不表达。在AML,尤其是在不成熟细胞型(M0,M1,M2)血清s-kit受体明显升高,化疗后则恢复至正常水平。c-kit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粒变期也明显升高,相反在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其受体水平降低。上述研究提示血清受体水平反应了某些造血系统疾病的病理状态。有证据表明c-kit具有致白血病能力。基因转染发现,c—kit持续性表达增加了32D细胞的致白血病潜力;CML的P210能替代SCF和P145c—kit的作用。c-kit的持续激活可导致bcr/abl阳性造血祖细胞长期存活。与正常对照相比,骨髓增生性疾病c—kit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最近发现SCF,c—kit的配体,诱导的细胞凋亡耐受与AML患者化疗疗效有关。SCF能减少AML常用化疗药物诱导的人CD34^+白血病细胞凋亡,用McAb阻断c-kit受体,可逆转SCF对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c-kit在恶性血液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目的在于促进白血病发病机制、诱导分化和治疗的深入研究。

  • 标签: C-KIT 恶性血液病 干细胞因子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60例需要化疗的血液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变化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变化。结果整体护理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SCL-90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液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液病 化疗 心理影响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三种病毒(HPVB19、CMV、HSV)在儿科各种血液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确诊的血液患者进行PCR的检测。结果98例血液患者,HPVB19阳性检出率26.53%,CMV阳性检出率8.16%,HSV阳性检出率3.06%。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HPVB19阳性检出率最高,占41.66%;其次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占35.1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占14.28%;其它血液患者阳性检出率较低。结论三种病毒在血液检测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是HPVB19的检测,对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病 三种病毒 PCR
  • 简介:<正>本世纪初McKhann和Chu最早提出以人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被动免疫,并用胎盘提取物防治麻疹,Cohn等推出低温乙醇提取法从人血浆中分离Ig,用于治疗麻疹、甲型肝炎、免疫缺陷症和肺炎球菌性败血症,从而使Ig临床应用得到重要进展。Cohn分层分离得到的大量r—球蛋白只能用为肌注,给药4—7天才能达到有效血浓度,且有局部硬结和疼痛,近年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克眼了这些缺点。Barandun仔细观察评价IVIG的副作用,认为97%以上的病人

  • 标签: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血小板数 血液病 小儿 副作用 脾切除
  • 简介:近年来,采用有效长期序贯化疗,已使儿童急性白血病(AL)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LTDFS)有了显著提高,但强烈化疗后的骨髓严重抑制期易并发严重感染和出血,甚至导致死亡.如何防治强烈化疗后并发症现作一探讨.

  • 标签: 急性血液病 化疗 并发症 防治 骨髓抑制期
  • 简介:采用ZYY-8型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恶性血液化疗后口腔溃疡86人。对照组74人用双料喉风散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4/86),对照组为73.0%(54/74),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痊愈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标签: 口腔溃疡 紫外线 疗效
  • 简介:为了探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治疗恶性血液的可行治疗方案和疗效,应用高分辨HLA配型(HLA-A、-B、-DR)完全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的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基环己亚硝脲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喋呤、舒莱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回升〉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3天,血小板回升〉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7.5天;28天STR—PCR检测显示,10例均为完全供者型;急性GVHD3例(Ⅰ度1例自行缓解,Ⅲ度1例治愈,Ⅵ度1例死亡)。结论: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过程中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 标签: 非亲缘供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恶性血液病
  • 简介:人们讲“起死回生”,我有点不相信,无意中来到西安中医血液医院,翻阅了部分高院长经手的医案,我惊奇了,难怪人们叫他是“敢于修改死亡通知单的人”。

  • 标签: 血液病 死亡 名中医 医案 医院 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