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并发肺部真菌感染30例案例护理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共3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方式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有效率为73.3%,无效率为23.3%,并且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减少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十分值得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 标签: 血液病 肺部并发症 真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化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血液化疗时发生院内感染的70例患者,对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血液化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有血液种类、化疗方案、中性粒细胞数及合并糖尿病。结论血液化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比较高,通过采取相关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率,保证患者的预后,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血液病化疗 院内感染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血液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分析血小板输注对血液患者的影响。结果大部分患者在血小板输注治疗后病情缓解,有小部分患者出现病情加重,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明显高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大部分血液的必要措施,但临床应避免或减少多次输注,并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的需求按照适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血液病 临床疗效 输血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患者化疗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16例接受化疗的血液患者。结果116例患者中有11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发病率9.48%,粒细胞缺乏≥7天患者中,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的发病率为%,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中,严重肺部感染的发病率4.28%。结论粒细胞缺乏≥7天、真菌感染是血液患者化疗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缺乏≥7天、真菌感染预后差,粒细胞恢复正常者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血液化疗时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血液患者6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以预防静脉炎为目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30例患者中,局部皮肤颜色改变者1例、疼痛者2例、血管条索状改变1例。静脉炎发病率6.67%、护理满意度9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严格控制血液化疗患者的药物滴注速度,采用药物湿敷等方法预防静脉炎,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病 化疗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血液患者肛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血液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肛周感染率(15.0%)低于对照组(35.0%),可见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液患者优质护理措施,有效预防患者肛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血液病 肛周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医院 2015年 10月— 2016年 4月年收治 的血液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0例 ,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 者,两组患者均通过抗茵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相关情况,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实施置管护理、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只实施简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血液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很明显看出,实施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治疗质量明显提高,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结论:血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会造成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根据患者实际的患病情况,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质量,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病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与方法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价结合血清白蛋白的测定,评估130例血液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率约达40%,有化疗合并症者更高,达10%。结论血液人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明显不良,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血液病人 营养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后病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控制,治疗成功率较高。结论对恶性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际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护理干预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17例血液疾病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简要回顾与分析,了解本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院内感染的可变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617例患者中14.6%(90/617)发生院内感染;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所占比重分别为51.2%、17.8%、13.3%。结论导致血液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密切监测与护理是及时发现潜在感染病例的重要举措,提高对院内感染多重危险因素的重视,力争将感染诱因控制在萌芽状态,降低院内感染率。

  • 标签: 血液疾病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输血对恶性血液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输血在改善恶性血液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对其临床输注效果、疾病进展、疾病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影响。结果及结论目前大量研究大多集中在实体瘤、手术创伤患者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探索。

  • 标签: 输血 恶性血液病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60 例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真菌学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 患者均有发热,感染部位肺部和口腔多见,伊曲康唑比氟康唑效率高,并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液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发热,肺部、口腔感染多见,伊曲康唑治疗抗真菌疗效显著。

  • 标签: 念珠菌 伊曲康唑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液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该血站检验科血液样本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并且计算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在HBV(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0%(15/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2%(6/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V(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8%(9/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6%(8/500)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4%(2/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8%(9/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各具优势,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两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血液毒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病毒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血液患者合并重症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血液合并重症感患者中选择20例,并行,替加环素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例给予替加环素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有14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轻微不良反应,但均可以耐受。结论采取替加环素来对血液合并重症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可进一步推崇使用。

  • 标签: 血液病 重症感染 替加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患者医院感染与白细胞数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患者136例,对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感染与外周白细胞数量的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白细胞数量越多,医院感染率越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患者白细胞数量的多少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控制全身感染就需要提高患者白细胞数量,从而减少患者出现的感染,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血液病 医院感染 白细胞数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伊曲康唑治疗血液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血液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伊曲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伊曲康唑治疗血液合并真菌感染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血液病 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