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颅内结构的关联性。方法对5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各项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颅内结构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头部体表定位与颅内结构关联性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在手术入路及体表判定颅内结构定位都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体表定位 颅内结构 关联性
  • 简介:视频头部姿态实时估计研究缺乏系统、详尽的综述性成果,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情况,首先介绍头部姿态估计的基本问题及主流方法,然后对每种方法进行性能的比较,围绕视频头部姿态实时估计方法展开分析,并对头部姿态的三维图像深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及阐述.

  • 标签: 头部姿态估计 计算机视觉 实时估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血凝检验结果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血凝实验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检查结果可能问题的患者进行回访调查。结果影响血凝试验的临床因素有样本的采集与处理、检验试剂是否达标以及检验人员是否有规范操作等方面。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血凝试验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可能影响血液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才能提高血液试验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检验的相关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血凝检验 临床因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头部摔伤,CT检查没事,并不代表就一定安然无恙。医学上有一种“脑内延迟性血肿”,最长延迟3个月才会出现症状。近日,家住湖北汉口56岁的秦师傅就被检查出了这病。

  • 标签: CT检查 摔伤 头部 延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全自动CA-550血凝仪的性能及装机相应条件,以评价该机的实用性。方法一、确认SysmexCA-550血凝仪安装的实验室条件工作场地、工作环境、工作电源;二、实验方法选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四项指标,对仪器的凝固法检测重复性精密度试验、准确性试验、批内不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及携带污率试验进行评价。结果准确性试验PT、TT、APTT、FIB其均值分别在相应要求范围内;批内不精密度试验PT、TT、APTT、FIB的CV为1.41%、2.40%、0.63%、3.30%,小于国家卫生行业判定标准;线性试验FIB的相关系数为r=0.9996;携带污染率试验FIB其携带污染率为0.31%.结论SysmexCA-550血凝仪按仪器装机条件装机,按卫生行业标准试验,其性能良好,测试速度较快,项目可批量试验,适合于中小型实验室常规使用。

  • 标签: 血凝议 性能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凝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4例为观察组,根据子痫程度分两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1例为A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3例为B组;正常妊娠孕妇111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凝指标检测。结果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小于对照组,B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小于A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子痫程度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血凝指标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凝监测的相关因素对血凝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并进行血凝检测的患者不合格标本54例,并按照采血量小于1.5ml、采血量大于2.5ml以及是否存在血液凝块三个因素分为三组,与正常采血方法所得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血量<1.5ml,采血量>2.5ml以及血液凝块三个影响因素对血凝四项,血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检测的结果与正常的采血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关血凝监测的血液采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采集技巧,认真核对相关细节,严格保证人为因素对于血凝监测结果的影响。

  • 标签: 血凝检测 凝血酶原 相关因素
  • 简介:函数三要素中,定义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函数的图象、性质时,应优先考虑其定义.本文对忽视定义引起错解的几类题型作一剖析,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 标签: 函数定义域 错解 同学
  • 简介:模拟信号的数字采样是模拟通向数字信息世界的纽带。本文基于图像信号在分数阶Fourier(FRFT)、分数阶余弦(FRCT)具有稀疏性的特性,对灰度图像压缩感知在以上两种变换的性能做了初步比较。本文采用正交匹配追踪法(0MP)重构原信号,采用局部哈达码矩阵作为测量矩阵,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和均方误差(MSE)作为客观评价标准。

  • 标签: 压缩感知 分数阶FOURIER变换 分数阶余弦变换 稀疏表示 OM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尾状核头部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联系,并进一步探讨记忆力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尾状核头部梗死患者21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临床对照。分别对尾状核头部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MMSE量表测评及MoCA量表测评,并分别比较记忆力测试数据。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MMSE量表测试得分及MoCA量表测试得分尾状核头部梗死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应用MMSE及MoCA量表记忆力分项得分尾状核头部梗死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尾状核头部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力
  • 简介:目的:阐明头圈在小儿手术中预防负极回路垫对小儿头部灼伤的作用.方法:收集小儿外科2h以上全麻手术100例,年龄0-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头部垫头圈与小儿负极回路垫绝缘;实验组不做特殊处理.手术结束后观察小儿头枕部皮肤有无灼伤.结果:实验组小儿灼伤例数达10例,灼伤率达20%,其中重度灼伤1例.对照组无灼伤.讨论:在手术过程中,电刀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患儿局部面积小,导致负极板的黏贴难度大,所以临床小儿外科手术多用负极回路垫作为电刀负极回路.小儿外科手术过程中,由于负极垫收集电流始终产生热能,以及小儿头枕部接触面积小,肌肉菲薄且摩擦力大,常有术后导致小儿头枕部灼伤.故我们在术前预防性放置患儿头圈将枕部悬空,与负极垫绝缘隔离.根据实验观察,放置头圈后患儿头枕部灼伤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小儿外科术前预防性放置头圈,尤其是长时间手术者对预防患儿术后头枕部灼伤有明显作用,应做为小儿外科术前常规准备.

  • 标签: 负极回路垫 小儿头枕部灼伤 头圈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腔隙性脑梗死(LI)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测结果对LI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收治的LI患者100例,完善头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分析其影像特点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本组LI患者合并存在血管周围间隙46例(其中间隙扩大10例);存在脑白质疏松54例;存在微出血31例(SWI阳性31例,T2*WI阳性仅13例)。LI可合并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白质疏松、脑微出血等;SWI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MRI。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磁敏感加权成像 血管周围间隙打一大 自质疏松 脑微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压疮头部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压力溃疡负责头部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头部发生压疮与医护人员思想不重视、交接翻身不规范、措施不到位及患者长时间卧床、躁动、发热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结论头部压疮预防的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视野,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ICU 头部压疮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