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禽流感病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家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该病毒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直径为100±20nm。 按照外膜血凝素的不同可以为16种亚型(H1-H16),按其神经氨酚酶可分为10个亚型(N1-N10),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的致病力不同。目前鸡的高致病禽流感主要为H5、H7、H9三种亚型病毒,尤其是H5N1、 H5N2和H7N9毒株较为活跃。

  • 标签: 禽流感  高致病性  鸡
  • 简介:摘要:高致病猪蓝耳病是通过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病。如果猪患有高致病猪蓝耳病,养殖户就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高致病猪蓝耳病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有比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为此积极防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主要对高致病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2022年接近尾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三年的抗疫生涯结束了,人们摆脱了疫情对人们的管控。虽然疫情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人类所面临的自然带来的挑战依然在继续,病毒带给我们的危害依然需要我们时刻警惕着。除了人类生活中的病毒外,圈养的家禽,领养的宠物,野生的动物等等,它们之间也有可能出现广泛流行的病毒,间接传染给我们人类。本文主要针对家禽之间的流感,浅谈如何进行良好的防控。

  • 标签: 致病性高 禽流感 流感防控 防控方法
  • 作者: 黎云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17
  • 出处:《农家科技》2022年18期
  • 机构:高州市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   525200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高致病猪蓝耳病进行了详尽的特点介绍与防治措施研究。高致病猪蓝耳病主要症状为蓝耳、繁殖障碍等,传播途径多样,变异性强。针对此,提出了四大防治措施: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早期检测和隔离以及营养管理。疫苗接种应考虑季节和疫苗类型;生物安全措施应限制人员和车辆流动,避免病毒传播;早期检测和隔离对控制疫情扩散非常重要;营养管理应保证猪只均衡的饲料供应,获得充足营养。这些措施目的在于阻止病毒在猪群中传播,减少猪只的死亡和繁殖障碍现象,达到控制经济损失的效果。

  • 标签: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 生物安全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高致病禽流感是一种由A型禽类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该疾病已经被世卫组织列入了一种动物流行病。近年来,当地频频从禽类中分离H7N9高致病禽流感,全国各地都在加紧开展实验室检查。鉴于此项工作的特殊,文下简要介绍了高致病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检查,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防止其泄漏;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垃圾处置、日常严格消毒等方面的总结,重点知识可供参考。

  • 标签: 高致病禽流感 实验室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抗体监测技术来跟踪家禽接种H5N6亚型禽流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旨在为现行禽类免疫程序提供更完善的建议,从而增强其免疫有效。方法:选取国标血凝抑制(HI)试验为核心的抗体监测方法。对商品肉鸡在接种不同禽流感疫苗后的抗体水平进行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并结合这些数据来优化免疫程序。结果:商品肉鸡在1日龄和5日龄接种H5N6 H5-Re13株灭活苗为首次免疫,12日龄时进行第二次接种后,研究发现其抗体水平在第二次免疫至出栏之前均未达到理想的41og2标准。因此,研究建议增加后期的管理与消毒措施以降低疫情风险。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家禽的H5N6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详细的抗体监测,成功地为当前的禽类免疫程序提供了实验支持。

  • 标签: 高致病性禽流感 抗体监测技术 H5N6亚型 禽类免疫程序 血凝抑制(HI)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蜡螟幼虫感染模型探讨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胞外酶活性与致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光滑念珠菌71株。采用牛血清蛋白琼脂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羊血琼脂培养基、吐温-80琼脂培养基和三丁酸甘油酯琼脂培养基分别检测光滑念珠菌的天冬氨酰蛋白酶、磷脂酶、溶血素、酯酶和脂肪酶的活性;采用光滑念珠菌ATCC2001不同浓度(1.25×108 CFU/ml、2.50×108 CFU/ml、3.75×108 CFU/ml、5.00×108 CFU/ml)的菌悬液感染蜡螟幼虫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采用蜡螟幼虫组织病理学及病原学分析,确定感染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将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配制成LC50浓度,通过注射感染蜡螟幼虫以检测对蜡螟幼虫致病;采用Spearman检验或Pearson检验分析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胞外酶活性与蜡螟幼虫体内致病之间的相关。结果71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培养2 d后均表现为低溶血活性;培养4 d后均可检测到天冬氨酰蛋白酶,其中有7株(9.86%)、19株(26.76%)、45株(63.38%)分别表现出低、中、高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培养7 d后71株均未检测到磷脂酶、酯酶和脂肪酶活性。光滑念珠菌对蜡螟幼虫LC50= 2.50×108 CFU/ml;实验组蜡螟幼虫,肠道组织病理切片检见真菌孢子,培养后经微生物质谱鉴定为光滑念珠菌,而对照组病理切片及培养均未发现真菌。Spearman检验显示,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指数与蜡螟幼虫生存率呈线性正相关(r= 0.7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检验显示,溶血活性指数与蜡螟幼虫生存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0.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均有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和低溶血活性,无磷脂酶、酯酶和脂肪酶活性。光滑念珠菌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与蜡螟幼虫体内致病呈正相关

  • 标签: 光滑念珠菌 胞外酶 致病性 蜡螟幼虫
  • 简介:摘要:周围面瘫作为临床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而在临床中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以中西医治疗为主。通常来说,周围面瘫主要在于患者面部神经发生水肿、炎症等等,从而出现嘴巴歪斜、眼角无法闭合以及讲话漏风等等症状,虽然目前大部分周围面瘫可通过针灸等方式达到完全恢复的状况,却依旧有部分患者伴有较多后遗症,例如面肌痉挛等等,并且在老年患者当中治疗效果较差,因此认为,为有效促进周围面瘫临床治疗有效的提升,应当对其致病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线索,提高疗效。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脑损伤(TBI)已被认为是导致痴呆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每年约有6 900万人TBI患者,我国居民TBI发病率整体上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庞大的TBI患者群体可能导致未来痴呆患者人数的激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影响。而大量研究表明,并非所有TBI后罹患痴呆的风险均明显增加。痴呆可导致患者残疾,同时影响照料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明确TBI与痴呆的关系、阐述TBI后痴呆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TBI后痴呆的影响因素及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为TBI后痴呆相关研究及疾病治疗、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脑损伤,创伤性 痴呆 慢性创伤性脑病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猪类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总结了非洲猪瘟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控制策略。在致病机理方面,病毒侵入猪体后迅速复制,破坏免疫系统,导致猪体多器官出现严重损伤。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烧、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等,病死率极高。为了有效预防控制非洲猪瘟的蔓延,本文提出了三项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养殖场防疫工作,包括严格的入场检疫和隔离措施;二是提高猪群的疫病抵抗能力,通过合理饲养、营养管理等手段增强猪体免疫力;三是实施严格的移动监管工作,防止疫情通过交易和运输途径传播。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将有助于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率,保障猪业健康发展。

  • 标签: 非洲猪瘟 致病机理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的种类以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106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结果①在这106例患者中,腹膜致病菌培养阳性率为51.88%。其中,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而这其中真菌的检出率是最低的;②在对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中发现,革兰阳性细菌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最高;而革兰阴性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另外,真菌对气味洁治疗不敏感。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腹膜炎症。致病菌包括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以及真菌等。对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治疗,选择敏感、安全、有效的药物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腹透液管理、改良透析技术以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进行治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致病菌 耐药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洲猪瘟有较高的传染。高热、淋巴结出血以及内脏出血等是非洲猪瘟主要的临床表现,一旦生猪感染该疾病致死率高达100%。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猪瘟的临床症状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两种疾病都属于传染较高的疾病,但是对应的病原体却不一样。非洲猪瘟最先出现在十九世纪的非洲,这也是该疾病名称由来的原因之一,随后非洲猪瘟逐渐蔓延到其他地区。尽管目前非洲猪瘟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是在国际贸易来往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我国畜牧养殖行业也需要积极防范该疾病。

  • 标签: 猪瘟病毒 致病机制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harlevoix-Saguenay常染色体隐性痉挛共济失调(ARSACS)是一种由SACS基因变异所致的早发罕见的神经变性疾病。SACS基因位于染色体13q11区,编码sacsin蛋白,后者在运动系统的神经、尤其是小脑浦肯野细胞中高度表达。本文总结了sacsin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ARSACS的机制,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Charlevoix-Saguenay常染色体隐性痉挛性共济失调 SACS基因 Sacsin蛋白
  • 简介:摘要:猪瘟,也被称为猪传染性贫血病,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疾病,对全球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瘟病毒属于病毒科中的猪瘟病毒属,具有很强的传染。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及猪瘟诊断防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猪瘟病毒 免疫抑制 致病机理 科学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数以亿计的人受其影响。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胸闷感和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刺激物和感染等。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两个方面。通过使用抗炎药物如吸入型类固醇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敏感性和预防急性发作。急救药物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可用于迅速缓解急性症状。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避免触发因素、接种疫苗、调整生活方式和依从治疗等方法来管理和控制疾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减少症状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病因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