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组织纯化后充填鼻唇沟凹陷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病例34例,每组17例,取脂部位为大腿内、外侧,对获取的脂肪颗粒进行纯化.漂洗组进行漂洗纯化;离心组不漂洗直接进行离心纯化.分别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离心组有1例,漂洗组有4例不满意,效果欠佳的原因均为双侧不完全对称,分别于术后3个月进行二次修复,术后效果基本满意.离心组达到预期效果的概率比漂洗组明显高.结论鼻唇沟充填自体颗粒脂肪离心比漂洗纯化效果好.关键词离心;漂洗;颗粒脂肪;脂肪移植;鼻唇沟凹陷中图分类号R3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24-02

  • 标签:
  • 简介:对于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中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一实验,传统的教学策略是教师讲解该实验的原理与步骤之后,由学生进行操作验证某些生物组织的三大类有机物。笔者践行此传统教学策略之后,发现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于实验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将这一实验进行了探索与改进。

  • 标签: 实验理论 生物组织 蛋白质 糖类 检测 脂肪
  • 简介:盆腔脂肪增多症(pelviclipomatosis)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最早由Engels于1959年报道[1],1965年Fogg等[2]将"盆腔内膀胱、乙状结肠周围正常脂肪组织增生"命名为骨盆脂肪增多症。主要表现为乙状结肠和膀胱周围脂肪过度生长,而导致直肠周围空间不足引起乙状结肠、膀胱等变形[3],引起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最终可引起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女

  • 标签: 脂肪增多 肾盂输尿管扩张 肾功能 PELVIC 直肠指诊 组织增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的高频超声表现,比较两种病变的图像特征,好发部位,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皮下脂肪垫的认识水平,明确超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0例皮下脂肪瘤病例及5例脂肪垫病例,对照的对它们的彩超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论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对其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脂肪垫 脂肪瘤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我们对"脂肪肝"变得并不陌生,很多患者都是在每年常规体检中被发现的。但知道不等于了解,我们对体检报告上"脂肪肝"大多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往往以"吃点素、减减肥"轻描淡写地轻视过去了。脂肪肝,大家了解多少呢?据统计,目前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脂肪肝。最近上海的一项研究表明,脂肪肝男性高发年龄段在35~49岁,女性在50~64岁。

  • 标签: 体检报告 饮食结构 常规体检 不等于 内脏脂肪 生活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95-02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先生脂肪肝进行健康管理,提高对脂肪肝的健康意识,改善脂肪肝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康管理方案,减少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脂肪肝危险因素,减低脂肪肝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某先生6个月的健康管理,逐渐提高了某先生对于脂肪肝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健康意识,改善了林先生的身体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可以提高个人对脂肪肝进行正确的认识,并积极消除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脂肪肝危险因素,就可以对脂肪肝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脂肪肝 健康管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脂肪肝是现代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在男性人群中患脂肪肝人数可超过5%。患病后病人会出现某些类似慢性肝炎的体征,如肝功异常,肝区不适等。脂肪肝代谢异常往往还能加速和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胆石症的发生或恶化。脂肪肝也是牧区的常见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严重危害着牧区人民的健康。现代医学对治疗脂肪肝缺少有效的方法和药物。民族医药治疗脂肪肝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还是在改善肝功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轻度脂肪肝一般不需要用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早期干预,肝脏可以逆转并恢复正常状态。有脂肪肝,最适合且最有效的运动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一个星期做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为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李焱——健康时报)

  • 标签: 脂肪肝 孙逸仙纪念医院 吃药 有氧运动 内分泌内科 早期干预
  • 简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宣布,美国将在3年内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消息传出,引起全球瞩目。那么,什么是“反式脂肪”?为什么要禁止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有机化学说起。人体脂肪组织中的脂肪一般是由甘油与脂肪酸结合而成。甘油有3个羟基,所以绝大部分是结合了3个脂肪酸,也因此被称为甘油三酯。平素体检,检测甘油三酯高不高,就是看脂肪含量超不超标。

  • 标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反式脂肪酸 甘油三酯 人体脂肪组织 脂肪含量
  • 简介: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纵膈占位于2014年6月9日入院。人院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570次/min,律不齐;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右侧呼吸运动减弱;

  • 标签: 巨大胸腺脂肪瘤 静脉曲张 呼吸运动
  • 简介: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脂肪才能保持健康。脂肪能够提供温暖和能量,它在新陈代谢和激素生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并有助于保护内脏器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脂肪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皮下脂肪过多未必健康,但它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隐患。一些隐藏在身体内脏的脂肪,却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 标签: 皮下脂肪 内脏器官 新陈代谢 健康
  • 简介:脂肪细胞因子由脂肪组织分泌,控制多个生理系统。空腹期间,瘦素水平降低,刺激食欲,降低能量消耗,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增加能量储备。相反,处于过饱状态、瘦素水平会升高,通过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来防止体重增加。这些行为活动由下丘脑和脑干介导完成。瘦素也可通过靶向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中的酶,如AMP-活化蛋白激酶和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来控制糖和脂质代谢。同样,脂联素和抵抗素通过中枢和周围靶点控制能量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这是脂肪因子特殊而又共同的信号途径。了解脑和其它器官中脂肪因子信号有助于分析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并做出积极预防。

  • 标签: 脂肪细胞因子 瘦素 脂联素 抵抗素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食物中的脂肪是人类生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其内部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可以提供人类身体所需的能量。食品中含有脂肪可以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长时期受到霉菌、温度以及空气的影响,必然会出现氧化分解反应。使得食物中出现了严重的酸败现象。这时,食物不仅会失去营养作用,还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物质。本文中,笔者主要对食物中脂肪的酸败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相关的检测方式进行阐述,仅供参考。

  • 标签: 食品脂肪 酸败现象 危害 检测 防护
  • 简介:目的:研究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普通健康成年女性脂肪氧化及脂肪最大氧化能力。意义: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普通健康成年女性的脂肪氧化供能情况。方法:选取普通健康成年女性49人,进行逐级递增负荷实验,并测定每级负荷运动过程中机体气体代谢指标,根据代谢数据计算脂肪供能能力最大时的运动强度。结论:1.同等强度(相同负荷与时间)运动时,30~39岁年龄组脂肪供能最大,且高于其他组,50—59岁年龄组脂肪供能最先达到峰值。2.30-39岁年龄组运动强度在57.0%-64.6%VO2max时脂肪供能最大,40~49岁年龄组在强度63.4%~65.5%VO2max时脂肪供能最大,50~59岁年龄组在强度63.9%~68.6%VO2max时脂肪供能最大。3.随着年龄的增加,运动能力不断下降,最大摄氧量不断减少。

  • 标签: 不同年龄段女性 脂肪氧化 最大脂肪氧化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危重新生儿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脂肪乳(1g/kg.d),对照组接受脂肪乳(2g/kg.d),余配比成分均相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脂肪乳(1g/kg.d)对危重新生儿脂肪酸代谢无明显影响,可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对危重新生儿是安全的。

  • 标签: 脂肪乳剂 新生儿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渗液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相较参考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 脂肪液化 治疗 护理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