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全肠外营养是严重的肠道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的最后一个选项。脂肪构成燃料的热量和脂肪酸(FAS)是肠外营养配方的主要来源。然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利影响已经使用的脂质,主要是在受损的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改变。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在风头,也因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最严峻的问题,即感染性并发症没有保障。然而,众多的调查未能产生一个清晰的画面最常用的大豆oilCderived脂肪免疫特性,虽然他们nC6多不饱和FAS(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缺点,因为其潜在的促炎症。这方面的关注,发起nC6足总杯组件的一部分是由少的生物活性FAS,如椰子油(富含中链饱和FAS)或橄榄油(富含nC9单不饱和FA油酸)取代乳液的发展。另一种方法已使用的鱼油(含有丰富的NC3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有nC6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生物活动的FAS。对宿主防御和炎症鱼油乳液调制最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这些乳液可以提供的工具来益改变免疫介导的条件当然。虽然这些脂质尚未成为在美国市场上,这种审查综合免疫学特性,目前可通过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不同血脂的可用信息。

  • 标签: 肠外营养 脂肪乳免疫炎症 脂肪酸类花生酸类物质
  • 简介:目的比较结构脂肪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1例短期内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分为结构脂肪(STG)组和中/长链脂肪(MCT/LCT)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浆蛋白、脂质代谢、血糖变化等。结果①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5d后,STG组获得正氮平衡,其结果与MCT/LC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TG组前白蛋白的增高可更好地促进蛋白合成。②sTG组患者予肠外营养支持5d后与输注前比较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CT/LCT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对血糖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耐受肠内营养和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的危重症患者应用结构脂肪进行肠外营养是安全和有效的,在改善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方面优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且对血脂影响较小。

  • 标签: 危重症 结构脂肪乳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葫芦素脂肪成型性的因素.方法以葫芦素脂肪的外观、粒径、药物含量及稳定性为指标,分别考察渗透压、高压乳匀、pH、空气置换剂及灭菌等因素对乳剂成型性的影响.结果等渗调节剂甘油对乳剂粒径没有影响;高压乳匀可降低乳剂粒径,适当压力下多次乳匀可获得粒径小、均匀性好的乳剂;pH可影响乳剂中药物含量;使用空气置换剂的乳剂在37℃放置3个月后稳定性良好,而充空气的乳剂发生破裂;高压灭菌时,升温速度对乳剂的稳定性亦有影响.结论控制和掌握好高压乳匀、pH、空气置换剂及灭菌等因素,就可获得粒径大小适宜、粒度均匀、性质稳定、供静脉注射的葫芦素脂肪.

  • 标签: 葫芦素 脂肪乳剂 成型性 影响因素 药物含量 稳定性
  • 简介:摘要鱼油脂肪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治疗型脂肪,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和减轻免疫抑制,作为肠外营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鱼油脂肪可改善外科和重症等患者的临床结局。为推动鱼油脂肪的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外科、重症、肿瘤、老年、儿科、创伤、药学和循证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遵循德尔菲法则,参照最新临床指南编撰国际标准规范,广泛检索国内外文献,总结最新临床证据,结合我国专家临床经验,撰写《鱼油脂肪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旨在规范鱼油脂肪的临床应用,践行患者受益的宗旨。

  • 标签: 肠外营养 鱼油脂肪乳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提高,住院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早产儿本身的特点,在生命的早期需要静脉营养(PN)支持,PN的应用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在无法耐受肠内喂养的情况下获得暂时的营养支持,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改善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肪是PN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同时提供必须脂肪酸,现主要阐述脂肪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婴儿,新生 胃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 简介:目的研究脂肪用于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复苏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54只小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采用56.白酒灌胃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各组均-次性给药.A、B组为脂肪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脂肪SmL·kg^-1Sml·kg^-1,行静脉注射;C组为对照组,3mL·kg^-1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观察小鼠醉酒时间及复苏时间.结果:3组小鼠的醉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复苏时间A组和B组均显著短于C组,而A组和B组复苏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20%脂肪可以促进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复苏,缩短其复苏时间.

  • 标签: 脂肪乳剂 急性酒精中毒 复苏
  • 简介:摘要脂肪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制剂,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肠外营养。本文旨在比较不同脂肪在组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不同脂肪在新生儿中的适用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并对脂肪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更合理的使用脂肪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儿,新生 脂肪乳剂,静脉注射用 安全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脂肪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危重新生儿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脂肪(1g/kg.d),对照组接受脂肪(2g/kg.d),余配比成分均相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脂肪(1g/kg.d)对危重新生儿脂肪酸代谢无明显影响,可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对危重新生儿是安全的。

  • 标签: 脂肪乳剂 新生儿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把脂肪和瓶装复方氨基酸合输,可以有效降低脂肪的浓度及黏稠度,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避免了堵管的危险。(注:临床上复方氨基酸常与脂肪共同作为,同一病人的营养治疗药物应用)

  • 标签: 脂肪乳 复方氨基酸 日常工作 治疗药物 黏稠度 静脉炎
  • 简介:21只新西兰大白兔经结扎胆总管制成胆源性肝硬化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6);肝硬化肠外营养(PN)-LCT组(n=10);肝硬化肠外营养(PN)-MCT/LCT组(n=11)。两组的PN液所含热量及氮量均相等。在PN的第1、7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PN后4小时血中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并常规测定胆红素及白蛋白和肝脏酶学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硬化形成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均明显升高,而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PN期间,FFA及FFA/白蛋白(Alb)比值也明显升高,(P<0.01)。PN第7天时,LCT组直接胆红素及ALT和FFA/白蛋白(Alb)比值均明显高于MCT/LCT组,P<0.01。结果提示,MCT/LCT乳剂可能是应用于肝硬化兔更为理想的能量来源。

  • 标签: 中链脂肪乳剂 长链脂肪乳剂 肝硬化 肝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经PICC输入脂肪导致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经PICC输入脂肪的患儿30例,综合分析患儿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30例患儿中有6例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1例经尿激酶再通获得成功,5例在导管堵塞后拔管。结论合理配置药物,积极采取正确的封管以及冲管方法,对置管技术进行规范,充分了解导管维持的相关知识,可显著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确保患儿生命健康。

  • 标签: 脂肪乳剂 新生儿 护理对策 PICC导管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感染、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既往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过敏史。因近日饮食差,医嘱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商品名安迪泰,山西太原华北制药厂,批号20080103)3.375g/次,bid的基础上,加用30%脂肪(西安立邦制药厂,批号0801105)250mL。

  • 标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脂肪乳剂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2岁左肾母细胞瘤男性患儿因不能进食,在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前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含中/长链脂肪注射液、ω-3鱼油脂肪注射液等)。治疗前血生化检查示三酰甘油(TG)1.18 mmol/L、总胆固醇(TC)2.6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8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8 mmol/L。治疗7 d后血生化检查示TG 4.28 mmol/L、TC 5.48 mmol/L、HDL-C 1.32 mmol/L、LDL-C 3.74 mmol/L。考虑为过度肠外营养导致的血脂代谢紊乱。停用中/长链脂肪注射液,2 d后复查血生化,TG 3.34 mmol/L、TC 3.17 mmol/L、HDL-C 0.86 mmol/L、LDL-C 2.67 mmol/L;7 d后,血生化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肪对布比卡因致大鼠心脏毒性的治疗效果。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A组为布比卡因致心脏骤停组,B组为布比卡因致心脏骤停,脂肪复苏组。20%的盐酸氯胺酮100mg/kg麻醉,将大鼠固定,气管插管,颈总动脉穿刺,机械通气,股静脉穿刺,之后于股静脉注10mg/kg0.5%盐酸布比卡因致心脏骤停。随后立即A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ml/kg,B组股静脉注射15ml/kg20%脂肪,对两组大鼠行人工心肺。实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大鼠的心电、血压、心率。结果A组心肺复苏全部失败,B组复苏成功6只,成功率为50%,脂肪组成功率高(P<0.05)。结论脂肪能降低布比卡因对心脏的毒性

  • 标签: 局部麻醉药 布比卡因 心脏骤停 脂肪乳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5%酒精治疗脂肪外渗所致局部红肿热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脂肪渗漏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2例给予75%酒精外敷,对照组18例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两组红肿消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在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在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75%酒精外敷对脂肪渗漏所致的红肿热痛疗效明显,取材容易,值得推广。

  • 标签: 75%酒精50%硫酸镁脂肪乳渗漏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对70例外周静脉滴注脂肪外渗的早产儿尽早使用紫花烧伤膏和酒精湿敷的疗效观察。发现有效39例,显效29例,无效2例。提出对外周静脉滴注脂肪外渗的早产儿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包括立即挤出渗入皮下的脂肪,尽早外涂紫花烧伤膏和酒精湿敷,加强输液巡视,预防感染等,可有效防治脂肪外渗造成早产儿的局部皮肤不可逆性坏死。

  • 标签: 早产儿 脂肪乳 外渗 紫花烧伤膏 酒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脂肪进行胃肠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7例胃肠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9例,对两组患者一起进行10d以上的肠外营养治疗,治疗区别是观察组使用油脂肪进行肠外营养治疗,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肠外营养治疗。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57例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血常规、白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等主要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应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能够安全的用于胃肠手术后患者,其对患者肝肾功、免疫功能及炎症等指标有较好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肠手术 脂肪乳 观察
  • 简介:脂肪注射液是静脉高营养药物,在ICU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中广泛应用。但通过周围静脉单独输注时,由于其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且输液时间长,一般250ml的脂肪注射液需6~8h输完。为此,我们采用两组液体同时输注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脂肪乳注射液 静脉输注 临床应用 ICU重症病人 外周 血栓性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