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中国目前肥胖者数目已超过9000万,预计未来10年将超过2亿。肥胖是一种疾病,1923年Preble等发现约40%的肥胖患者伴有蛋白尿(BostonMedSurgJ,1923,188:617—621.);1974年Weising—er首次报道4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脏病理改变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肥胖患者,其中仅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AnnInternMed,1974,81:440—447.)。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病理诊断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大量蛋白尿 肾脏病理改变 肥胖患者
  • 简介:患者:女,23岁。无明显诱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头痛14个月,加重20d,于2003年9月17日住院。14个月前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伴乏力,偶有头痛、头晕,未予重视,3个月后测血压200-240/120~160mmHg,考虑“高血压病”,尿蛋白定量11.4g/24h,给予降压等治疗1个月,症状无好转,遂转入某院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病理检查。曾给予“泼尼松、倍他乐克、霉酚酸酯、雷公藤多甙、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肾穿刺病理检查 双下肢水肿 2003年 双下肢浮肿 尿蛋白定量
  • 简介: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脂糖代谢紊乱,由此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发生率不断上升。已有研究证实,单纯肥胖亦可导致肾脏损害,临床上主要以蛋白尿为表现,肾脏活检提示肾小球肥大,发展到晚期可表现为肾小球肥大伴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本文就近几年对肥胖相关肾病(obesity-relatedglomerulopathy;ORG)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初步反映了肥胖相关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肾小球肥大 临床研究 糖代谢紊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患者为女性,27岁,因"尿检异常1年余"入院。既往长期肥胖,BMI最高达32kg/m2,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病史:患者2011年7月(孕5月)孕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表现为蛋白尿(++),隐血(++),因妊娠未系统诊治,怀孕期间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IGA肾病 系统诊治 现病史 尿沉渣 妊娠糖尿病
  • 简介:摘要随着肥胖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肥胖相关肾病(ORG)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发病机制包括肾脏血流动力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肾足细胞和近端肾小管细胞高表达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AMPK是一种关键的能量感应开关,主要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氧化应激、慢性炎症、线粒体稳态以及葡萄糖代谢等机制在ORG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AMPK及其下游信号在调节ORG发病机制中的最新进展,以增进对AMPK与ORG的了解,也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 标签: 肾疾病 肥胖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对肥胖相关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资料完整的肥胖相关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肾脏病常规治疗及保持日常生活状态,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实施抗阻力运动干预,分别比较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蛋白尿,血尿,血清肌酐、尿酸等生理指标。结果:2组干预前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病情好转,蛋白尿持续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抗阻力运动
  • 简介:本文就造影剂相关肾病的概念、发病与影响因素、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方法予以介绍。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食速度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杭州市采荷街道40~65岁居民644名,收集人口学资料,完成居民健康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进食速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快速进食组和快速进食组。比较2组间肥胖相关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食速度与肥胖的关系。结果快速进食组的体重指数、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均大于非快速进食组(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每周体力活动水平及主食摄入量之后,与非快速进食比较,快速进食与腹型肥胖(OR=1.66,95%CI 1.11~2.48, P=0.014)、内脏型肥胖(OR=1.65,95%CI 1.14~2.39, P=0.007)有显著相关。进一步按照性别分层后,男性研究对象中,快速进食与腹型肥胖(OR=2.04,95%CI 1.07~4.04, P=0.032)、内脏型肥胖(OR=1.85,95%CI 1.04~3.31, P=0.037)有显著相关;女性研究对象中,快速进食与超重及肥胖(OR=1.59,95%CI 1.04~2.42, P=0.031)有显著相关。结论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症患病风险升高存在相关。对进食速度进行干预,或许有利于控制体重。

  • 标签: 进食速度 腹型肥胖 内脏脂肪面积 回归分析
  • 简介:肿瘤相关肾微小病变、膜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等常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实体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是最常见的引起膜肾病的肿瘤,占60%~70%。霍奇金病以微小病变型最常见,占霍奇金病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70%。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常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则主要引起。肾脏微小病变。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肿瘤相关性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非霍奇金淋巴瘤 微小病变型 膜增生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群肥胖与血脂的相关。方法选取56例肥胖成年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进行检测,另选取56例非肥胖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血脂水平。结果肥胖组人群的血清TC、TG以及均高于非肥胖人群组,而HDL-C水平低于非肥胖人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的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群肥胖与血脂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控制体重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成年人群 肥胖 血脂 相关性
  • 简介:201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人群达到4.4亿,超重率从2004年的23.8%上升至30.6%,超重比从3.6∶1发展到2.6∶1~([1])。众所周知,超重肥胖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1-2]),因此,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体质与超重肥胖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3-5]),本研究拟通过探讨超重肥胖与9种中医体质的相关,为体质调理以防治肥胖提供依据。

  • 标签: 体质 肥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肥胖相关基因多态肥胖和胆管癌的相关,为肥胖、胆管癌的风险分析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2016年8月,以邢台医专附属二院外科接待的肥胖症患者、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单纯肥胖症患者146例,纳入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患者31例,纳入单纯胆管癌组,胆管癌合并肥胖患者43例,纳入合并组,同期接待的体检卡健康人群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rs8050136、rs9939609基因分析。结果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合并组的rs8050136的CC、AC、AA比重与rs9939609表达TT、AT、AA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rs9939609TT比重低于对照组,AT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肥胖 胆管癌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改善,不少儿童不爱吃饭反而爱吃高热量食物,如炸薯条、炸鸡腿等食物,导致身体的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值。小儿单纯肥胖不仅让行动困难、学习不便,而且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相关疾病,如哮喘。根据国家相关医学资料显示,小儿单纯肥胖和哮喘有很大的关联,经常会出现两种症状同时发生的情况,或是出现肥胖症引发哮喘,或是哮喘引发肥胖。本文将结合相关临床研究的案例从三方面进行论述展开。

  • 标签: 肥胖 儿童哮喘 年龄 意义 方向
  • 简介:摘要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与肥胖之间存在相关,但确切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共同的炎症通路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可能是二者相关联的共同病因机制之一,了解肥胖对银屑病发病及治疗等方面的影响,将有助于银屑病的治疗。

  • 标签: 银屑病 肥胖 胰岛素抗药性 治疗 炎症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脂肪肝诊断标准与腰围(WC)的判定标准,对2010年利川市都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门诊304例体检对象的腰围WC和脂肪肝检出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304名被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78名,检出率为25.4%,腰围(WC)正常,中心性肥胖者中脂肪肝检出率4.4%,81.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WC的分布与相应脂肪肝检出率存在等级相关(R=0.987、P<0.01)结论控制体重,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是预防非酒精脂肪肝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超声诊断 脂肪肝 中心性肥胖
  • 简介:目的分析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相关,并对BPH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的BPH患者120例,收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临床资料。按BMI将其分为正常组、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比较分析各组中BPH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结果与正常组BPH患者比较,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IPSS、PV、IL-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Qmax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BPH患者IPSS、PV、IL-6与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6、0.518和0.729,P〈0.01),Qmax与BMI呈负相关(r=-0.391,P〈0.01)。结论肥胖与BPH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炎细胞因子IL-6可能在BPH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肥胖 良性前列腺增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青年男性的肥胖和高血压的相关。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门诊接诊的年龄≤55岁的男性共计502例,根据其血压水平分为疾病组(69例)和常规组(433例),采用Person分析判断其肥胖情况和高血压是否具有相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超重和肥胖在高血压组及正常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体重超重和肥胖均与高血压具有相关。结论:研究表明,中青年男性患有高血压的风险较大,因此他们应当特别注意自身的体重状况。高血压的发病率与肥胖和超重有关,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控制这种疾病。

  • 标签: 中青年男性 肥胖 高血压 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