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脱贫攻坚,不能让贫困孩子在起点掉队。”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数据,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率由2012年的18.5%下降到15.4%,但仍是城市儿童的2.5倍,贫血是城市儿童的3倍。

  • 标签: 贫困地区 儿童营养 不良率 城市儿童 基金会
  • 简介:摘要“平衡膳食,预防营养不良肥胖”让学生知道营养不良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性,掌握有关的卫生知识三餐饮食合理搭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 标签: 中学生 营养不良 肥胖病
  • 作者: 宋扬 王盛书 王建伟 刘少华 陈仕敏 李雪航 杨姗姗 刘淼 何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统计学与流行病学教研室,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统计学与流行病学教研室,北京 100853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社区老年人群营养不良患病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11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的中国地区社区老年人群(≥60岁)营养状况研究的相关文献,根据不同文献中营养评估筛查工具定义营养不良。拟合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患病,并根据纳入文献数据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组间差异分析。结果共有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19 938名≥60岁的参与者。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界定共计7种方法。文献报告的营养不良患病水平差异较大(2.4%~52.5%),其中7篇文献报告了营养不良风险的患病(21.3%~67.0%)。Meta分析显示,中国社区老年人群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合并患病为41.2%(95%CI:29.5%~54.0%,I2=99.6%,P<0.05),且2017年后患病低于2017年以前(29.6% vs. 66.6%,χ2=274.20,P<0.05)、男性低于女性(44.9% vs. 52.2%,χ2=10.67,P=0.001)、非独居者低于独居老年人群(41.2% vs. 49.6%,χ2=14.23,P<0.05)。结论中国社区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较为常见,且女性独居老人的营养不良患病较高。

  • 标签: 老年人 营养不良 患病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儿童肥胖症与营养不良症的预防治疗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们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就诊的儿童肥胖症与营养不良症病人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电脑随机法将病人分组,其中30例病人接受系统化干预治疗,作为研究组,剩余30例病人仅接受正常体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身体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接受干预措施之后的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胆固醇水平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关于儿童肥胖症与营养不良症病人需要接受系统化干预治疗,能够帮助降低肥胖营养不良症的出现,使儿童可以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肥胖症 营养不良症 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起的营养诊断(共识)对老年压疮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患病。方法按整群采样,以老年压疮为入组对象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019年1—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病区、骨科病区、化放疗病区、老年医学病区的老年压疮患者进行筛查。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NRS 2002)工具调查营养风险患病营养不良患病分为以下来源:(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 kg/m2伴一般情况差(简称BMI标准);(2)NRS 2002达到3分(简称NRS 2002标准)评定为营养不良;(3)采用全球(营养)领导人对营养不良标准(GLIM)的第二步流程(不包括全身肌肉量测定)(简称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结果按整群采样四个病区共计6 735例住院患者,老年住院患者占52.13%(3 511例),经入排标准核查,302例老年压疮患者入组,老年压疮的发生为8.60%。老年压疮患者的营养风险患病53.64%(162/302例);依据BMI标准、NRS 2002标准及采用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患病分别为23.51%、28.48%、24.83%。结论老年压疮患者的营养风险患病比较高,GLIM营养不良与NRS 2002量表中的营养缺失,体重指数<18.5 kg/m2伴一般情况差作为参比。

  • 标签: 压疮 营养不良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以3种营养不良诊断及评定标准对2个病区癌症患者进行营养不良患病横断面小样本调查研究。为防止应用全球(营养)领导人对营养不良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 GLIM)中第二步诊断流程可能发生的偏差,提高GLIM在国内应用的理解与认知。方法采用定点整群抽样方法,对2019年2—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胸外科的住院癌症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应用包含GLIM标准第二步在内的3种营养不良诊断及评定标准,比较不同标准所得的营养不良患病,观察其中互相制约的差异。针对GLIM第二步阳性患者,进一步分析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结果总共449例癌症患者中,NRS 2002阳性有85例,营养风险患病为18.9%。上述患者中,采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 kg/m2伴一般情况差的标准(简称BMI标准)评定的营养不良有28例,阳性为6.2%;采用NRS 2002标准3分(简称NRS 2002标准)评定的营养不良有50例,阳性为11.1%;根据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有52例,阳性为11.6%,与采用BMI标准评定的营养不良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52例GLIM阳性患者进行分析发现:降低的食物摄入或吸收、疾病负担或炎症状态等2个病因型指标分别有49例52例,占GLIM阳性患者的94.2%100%;体重下降、低BMI等2个表现型指标则分别有39例19例,占GLIM阳性患者的75.0%36.5%。按GLIM流程第三步诊断重度营养不良有34例,占GLIM阳性患者的65.4%。结论研究的两组癌症患者营养风险筛查阳性为18.9%;利用BMI标准、NRS 2002标准以及GLIM标准进行诊断或评定的营养不良患病分别为6.2%、11.1%11.6%。在对癌症患者的营养不良诊断或评定中,GLIM标准及BMI标准、NRS 2002标准有互相制约的差异。

  • 标签: 营养不良 患病率
  • 简介:营养不良”与“营养不足”经常是不确定的互相转换的。营养不良是与所有适当的最佳的营养状况相反的情况,包括营养不足营养过剩(肥胖营养不良的一种形式)。营养不足常是指一般的营养缺乏的状况,也暗示摄食不足。

  • 标签: 营养不良 维生素 肠道功能紊乱 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健门诊建立对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的干预作用。方法共选取428名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2月保健门诊建立前,与2011年3月-2012年3月保健门诊建立后,儿童营养不良情况。结果保健门诊建立前,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消瘦患儿人数较高;但在我院实施保健门诊建立后,不良营养儿童各方面得到显著改善,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消瘦患儿明显减少,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保健门诊,进行有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相关的健康教育、为营养不良患儿给予辅食,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升对体弱患儿的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保健门诊 儿童 营养不良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南省浏阳市各乡镇儿保门诊建立运行后对0~3岁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的影响,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我市0~3岁婴幼儿营养不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年~2006年0~3岁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患病持平稳状态,2007年儿保门诊建立干预后可以看到呈明显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开放儿童保门诊,指导母乳喂养、及时合理的辅食添加、定期的健康检查、饮食行为的矫治、做好疾病的预防及体弱儿的管理能有效降低0~3岁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

  • 标签: 儿保门诊 3岁以下儿童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脑病科老年住院患者200例,对其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营养治疗情况,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200例患者接受调查,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50人,营养不良者91人,其中接受营养治疗患者44人。营养不良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接受营养治疗患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有所改善,白蛋白改善不明显。结论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较高,营养治疗偏低,营养治疗对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对营养不良发生产生的影响。 方法:抽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7 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双盲法予以分组,各有 42 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方法为强化饮食护理干预,比较的是 2 组的营养指标变化营养不良发生。 结果:干预后的两组,在 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与干预前比较上,差异明显,且组间比较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 < 0.05 );经过对比营养不良发生,实验组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强化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并可进一步改善营养状况,具有全面性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强化饮食护理干预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隐性显性营养不良的自我评定护理方法,以提高营养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本文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对60例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随访,分析了他们的营养状况、自我评定护理行为,并比较了隐性显性营养不良患者之间的差异。本文发现,隐性营养不良患者的自我评定护理水平较低,且与显性营养不良患者有显著差异。本文建议,隐性营养不良患者需要加强对自身营养状况的认识监测,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护理措施,以改善其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隐性营养不良 显性营养不良 自我评定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