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进展期胃癌根治中D2淋巴结清扫被视为标准式,但胃癌根治中是否需要联合网膜切除.尚存在争议。其中争议的核心问题包括网膜切除能否能降低胃癌局部复发,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是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实践经验并且系统回顾相关网膜切除的文献,来阐述上述热点问题,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胃癌 网膜囊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切除预防严重开放性眼外伤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严重开放性眼外伤48例(48只眼)。所有患者已行清创缝合,二期玻璃体切除中接受预防性切除僵硬、破损或嵌顿的视网膜。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BCVA,logMAR),PVR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后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2,P<0.001),术后6个月视力为1.83±0.60,优于术前的2.62±0.24(P<0.001)。随访期内14例(29.17%)发生PVR,其中10例因PVR而致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开放性眼外伤切除病变的视网膜是预防术后发生PVR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眼损伤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切除术,预防性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对网膜切除研究的深入,对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癌转移情况的认识日益提高通过最近关于胃癌根治性手术中网膜切除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转移的病理检测方法、转移的危险因素以及两者切除的临床疗效等。目前研究表明对于没有浆膜浸润的胃癌病人最好不进行网膜切除,不少学者亦主张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可不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但当发生1)中探查发现肿瘤侵犯横结肠系膜或胰腺被膜;2)肿瘤已穿透浆膜层;3)肿瘤分化程度低;4)术前或中证实为Ⅲ、Ⅳ期胃癌等情况时可虑行网膜切除

  • 标签: 胃癌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
  • 简介:目的探讨外左侧入路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针对中上部胃后壁cT3或cT4胃癌患者实施外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切除12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中、术后结果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完整网膜切除,无中转开腹,中无脏器损伤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无腹腔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95.2±47.9)分钟,中失血量为(105.7±39.4)ml,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2.1±9.4)枚,其中淋巴结阳性数目为(4.2±2.3)枚,网膜淋巴结数目为(3.2±1.2)枚,未见阳性淋巴结,肿瘤分期:ⅡA期1例(8.3%),ⅡB期2例(16.7%),ⅢA期4例(33.3),ⅢB期3例(25.0%),ⅢC期2例(16.7%)。术后1例(8.3%)切口感染和1例(8.3%)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22月,中位随访时间17月,1例发生术后腹腔、腹膜转移,其余11例均无瘤生存,无一例出现吻合口复发。结论外左侧入路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为实现腹腔镜下完整网膜切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中上部胃癌 囊外左侧入路 完整网膜囊切除
  • 简介:摘要:扁桃体切除是全世界儿童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慢性扁桃体炎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儿童扁桃体切除最常见的适应症。扁桃体切除目的是去除扁桃体组织并完整保留扁桃体包膜而不损伤外侧的咽肌,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就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扁桃体切除技术及其安全性的最新进展。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等离子 扁桃体囊内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期体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7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使用抽签方式遵循随机准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玻璃体切除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平卧位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侧卧位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社交、自理、活动与心理等维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期侧卧位护理能促进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围术期 侧卧位护理 视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分别行传统甲状腺切除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除手术时间外,微创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常规组(4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更为确切,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病人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胆囊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后护经验。结果胆囊切除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疼痛的评估,观察伤口渗液、渗血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等。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有效术后护理,能促进胆囊切除病人尽早康复。

  • 标签: 胆囊切除治疗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 院行玻璃体切除的增殖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34 例( 40 只眼),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随访 1~ 6个月,有 22 眼视力≥ 0.1,占 55 %,其余 16 眼视力< 0.1,占 40 %。术后 33 眼视力上升, 6 眼视力无明显变化, 1 眼视力下降; 术后 1周,患者平均眼压达( 19.67±2.28) mmHg,高于术前的( 13.52±2.13) mmHg,差异明显( P< 0.05),术后 3周即基本恢复,平均眼压为( 14.02±2.15) mmHg;术后出现四种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2.5 %结论 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减少中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增殖性 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后1周予全视网膜光凝.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患者视力、眼压、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检查,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及无灌注区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视力提高8眼,1眼无明显提高.术后眼压:5例患者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4例眼压控制欠佳,需要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其中2例使用一种局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另外2例眼压不能控制.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眼底3个月和12个月后行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新生血管消退,无水肿,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结论复合小梁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是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视网膜光凝术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简介: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年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但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右肝肿瘤切除手术,由于需要将肝周韧带切断以充分游离肝脏,导致在切除大块肝组织后残余肝会向右侧旋转。

  • 标签: 肝癌 肝水囊垫 肝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与传统剖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10例行LA,另一组190例行OA,比较两种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L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镇痛剂应用率、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与OA比较,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