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左侧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针对中上部胃后壁cT3或cT4胃癌患者实施左侧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切除术12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术后结果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完整网膜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无脏器损伤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无腹腔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95.2±47.9)分钟,术中失血量为(105.7±39.4)ml,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2.1±9.4)枚,其中淋巴结阳性数目为(4.2±2.3)枚,网膜淋巴结数目为(3.2±1.2)枚,未见阳性淋巴结,肿瘤分期:ⅡA期1例(8.3%),ⅡB期2例(16.7%),ⅢA期4例(33.3),ⅢB期3例(25.0%),ⅢC期2例(16.7%)。术后1例(8.3%)切口感染和1例(8.3%)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22月,中位随访时间17月,1例发生术后腹腔、腹膜转移,其余11例均无瘤生存,无一例出现吻合口复发。结论左侧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为实现腹腔镜下完整网膜切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中上部胃癌 囊外左侧入路 完整网膜囊切除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方便、可靠的潜在困难气管插管处理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Mallampntis实验评估Ⅲ~Ⅳ级,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左侧磨牙,对照组采取正中。2组均以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快速静脉诱导,随后观察组用喉镜经左侧磨牙显露声门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正中显露声门气管插管。记录2种路径置入时声门显露程度、改用纤维支气管插管病例数、插管难易程度。结果:声门显露程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ID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改用纤维支气管插管比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静脉快速诱导麻醉后,喉镜经左侧磨牙有利于声门的暴露,能提供较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提高插管成功率,简单、方便、可靠,可作为潜在困难气管插管的一种新选择。

  • 标签: 喉镜 磨牙 正中 气管插管 路径
  • 简介:摘要本述评对目前基本成熟的各种颈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操作的便利性和容易程度、创伤的大小、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美容效果、并发症以及费用效益比值等。

  • 标签:
  • 简介:李 欣.手术治疗旋转移位型肱骨髁骨折217例.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我们采用后外侧治疗肱骨髁骨折,多采用肘外侧手术内固定治疗[1]

  • 标签: 入路 外髁 外侧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膜迷路积水(endolymphatichydrops,EH),又称内淋巴积水,1938年由Hallpike和Cairns发现其为梅尼埃病(Meniere’Sdisease,MD)的基本病理变化。随着对膜迷路积水的不断研究探讨,目前认为膜迷路积水是一些由于内耳损伤所导致的不同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包括梅尼埃病、伴

  • 标签: 膜迷路积水 手术入路 内淋巴囊 造模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两种手术(外侧和后外侧)治疗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治疗的42例旋后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外侧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外侧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5.31±2.90)周,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6.71±2.5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45.10±1.52),高于对照组(40.56±1.86)的评分。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3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踝骨折效果显著,但是后外侧对于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更有优越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踝关节功能。

  • 标签: 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踝关节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腓骨和后外侧治疗旋后旋转Ⅲ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50例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按照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腓骨组和后外侧组,各25例。比较他们的具体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并没有差异性,后外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与经腓骨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后外侧治疗骨折愈合时间都比较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也比较好。

  • 标签: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治疗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侧钩突优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施行的1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左侧钩突优先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88例,女性64例,中位年龄[M(QR)]62.0(14.7)岁(范围:16.0~84.0岁);选取同期接受非左侧钩突优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52例,中位年龄64.0(13.0)岁(范围:13.0~84.0岁)。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左侧钩突优先组中1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左侧钩突优先组的手术时间为222.5(77.0)min(范围:117.0~480.0 min),左侧钩突优先切除时间(从空肠离断至钩突部完全游离的时间)为11.0(4.5)min(范围:7.5~20.0 min),胰头切除时间(从空肠离断至胰十二指肠标本移除的时间)为26.0(8.5)min(范围:20.0~41.0 min),术中出血量200(150)ml(范围:50~800 ml),术中输血率为9.2%(14/152)。左侧钩突优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2(9)d(范围:6~55 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9.9%(91/152),无围手术期死亡。左侧钩突优先组中壶腹周围恶性肿瘤R0切除率为64.3%(72/112),其中钩突切缘阴性率为91.1%(102/112);胰腺导管腺癌R0切除率为46.9%(30/64),其中钩突切缘阴性率为89.1%(57/64)。与同期非左侧钩突优先组[222.5(77.0)min]和9.2%(14/152)比较,左侧钩突优先组手术时间[246.0(94.0) min]短(Z=3.964,P<0.01)、术中出血量少(Z=4.843,P<0.01)、术中输血率[18.8%(22/117)]低(χ²=5.248,P=0.029),但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Z=1.682,P=0.093)、术后各级总体并发症发生率(P=0.549)、壶腹周围恶性肿瘤R0切除率(χ²=2.012,P=0.156)和钩突切缘阴性率(χ²=2.108,P=0.14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侧钩突优先可在直视下于肠系膜左侧完全切除胰腺钩突部,尤其是钩突尖端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后侧及左侧时,可提高壶腹周围恶性肿瘤胰腺钩突切缘阴性率及总体R0切除率。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外科手术 钩突优先 手术入路 R0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肩关节镜双后结合前方盂肱关节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16例重度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行关节镜下双后结合前方盂肱关节松解术,男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6岁,左肩4例、右肩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片、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和肩关节MRI检查,全部患者均行双后关节镜下盂肱关节松解术,所有病例均同时行肩峰下滑清理术,分别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0~37个月,平均26个月。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平均UCLA评分分别为(10.3±3.2)分、(28.2±3.3)分和(31.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38.3±4.2)分、(89.2±4.5)分和(95.2±3.3)分;VAS评分平均为(6.3±1.9)分、(1.3±0.3)分和(1.0±0.2)分(P<0.01)。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关节镜下双后结合前方盂肱关节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便于术中操作,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关节镜下双后结合前方盂肱关节松解为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提供有效方法。

  • 标签: 冻结肩 双后入路 肩关节镜 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腔肠系膜间隙与结肠旁沟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左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及甘肃省其他5家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70例手术治疗左侧PH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包括男43例、女27例;28例行经腹腔肠系膜间隙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2例行经腹腔结肠旁沟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结果。结果7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完成,肠系膜间隙组手术时间短于结肠旁沟组[(26.7±8.8)比 (38.9±7.1)min,P<0.001)],失血量少于结肠旁沟组[45(30,50)比 50(40,60)ml,P=0.042],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0)比 (4.5±1.0)d,P=0.669)]。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电解质及醛固酮肾素比值均正常,53例(75.7%)患者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经腹腔肠系膜间隙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

  • 标签: 腹腔镜 肠系膜入路 结肠旁沟入路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骨折采用外侧、后外侧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踝骨折手术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外侧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踝骨折的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同期自后外侧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与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与踝关节功能,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天VAS评分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要短,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术后步态异常的患者仅1例少于对照组5例(P<0.05)。结论踝骨折手术治疗建议从后外侧,对于旋后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后该方式非常适用。

  • 标签: 外踝骨折 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治疗后踝及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治疗后踝及踝骨折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8.0~11.5周(平均9.4周),术后无浅表伤口并发症,无一例腓肠神经损伤、畸形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术后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共100分,其中疼痛占40分,活动步行功能占60分。本组优1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结论后外侧治疗后踝及踝,显露清晰、复位准确、固定稳定,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后踝 外踝骨折 疗效
  • 简介:作家通过领袖重上井冈山这一事件为主线,以点带面,以纵叙横,以经织纬,生动而鲜活地写出了"高云端"的曲折多艰。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与深入的个人思考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情景交融,豪迈超越,纷繁的历史图像如一条流动的河从作家的笔端泻出,不仅笔情浓至,富有感染力,而且语言精练,在自然平常的状态中表达了细微深入的情意,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的效果。该文叙事语言直截了当,朴素明了,作品中句子也多为从具象变成转喻,在起伏波动的韵律中创造出一种氛围,那就是作家在叙事过程中捕捉到的"镜头":"这是高云端的又一个新诠释,这是高云端的又一个新号令。"作家让我们有了强烈的置身于现场的真实感,这是文学本身的寻找与发现。

  • 标签: 叙事语言 井冈山斗争 叙事过程 个人思考 起伏波 具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后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踝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5例累及踝后踝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3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3.1岁;踝关节损伤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旋型Ⅲ度9例,旋后旋型Ⅳ度11例,旋前旋型Ⅳ度5例;合并踝关节脱位6例。后踝骨折根据Haraguchi分型全部为Ⅰ型骨折。均采用改良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踝后踝。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70 min。21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术后3~5个月均骨性愈合。3例患者出现创口浅表感染,无术后粘连、深部感染,无长屈肌腱挛缩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优13例,良6例,可2例。结论改良后外侧可以同一切口解决后踝及踝骨折,避免剥离长屈肌起点,减少了长屈肌术后粘连,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椎结核前后联合与单纯前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结核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前方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复发率相当,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畸形角度大和术后丢失角度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结核时,应用前后联合治疗更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腰椎结核 前后联合入路 单纯前方入路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脾曲游离技术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难点,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和中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施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2)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3)年龄为18~80岁;(4)无肝脏、腹膜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身体状况较差,具有严重心、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2)基础情况差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3)同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多源性肿瘤;(4)因出血、梗阻和穿孔等需行急诊手术者。收集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4—2020年期间完成的189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网膜组(52例)和中间组(137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全组患者按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1,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体质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通过PSM,网膜组与中间组各47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和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当两条生存曲线出现交叉时,补充two-stage法和Restricted mean survival time(RMST)的组间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两组术中无联合脾脏、胰腺等脏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网膜组的中位腹腔镜游离时间较中间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56 min比65 min,P=0.032)。中间组患者中有6.4%(3/47)(体质指数均>25 kg/m2)术中进入错误层面,网膜组未出现。网膜组与中间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2%和86.1%(P=0.909);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和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32)。结论对于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对于经验欠缺的外科医生而言。对于肥胖患者,网膜能更好地进入正确解剖层面,避免进入胰后间隙。

  • 标签: 结肠肿瘤,左半 手术入路 网膜囊入路 中间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半椎板切除髓硬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髓硬膜下肿瘤病例进行分析,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通过半椎以及全椎板开窗方式进行肿瘤全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之后的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术疗效以及术后脊柱稳定性均要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切除髓硬膜下肿瘤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效果良好、创生小且康复快的特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半椎板入路切除 髓外硬膜下肿瘤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