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方便患者及时了解疾病的知识,协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感染事件,并观察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中各个亚型的关系。方法将我院3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调查患者发病前1月内是否有感染,同时观察其与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等的关系;另外观测患者血沉、hsCRP、IL-6、IL-1β和TNFα等指标试图分析感染与脑卒中的内在机制。结果结果显示感染、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sCRP、IL-6、IL-1β和TNFα与AIS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同型半胱氨酸为AIS的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多样,近期感染可能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近期感染 缺血性脑卒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循环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措施,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缩期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能使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得到良好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低频超声 低频电刺激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血栓弹力图辅助鉴别诊断老年患者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以提升两种不同疾病的确诊率.方法:以90例眩晕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均为良性位置性眩晕,B组均为循环缺血所致眩晕.采用全血复钙法做血栓弹力图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B组存在明显的血液高凝状态,反应时间、凝固时间显著低于A组;而其他项目,包括凝固角、血栓最大幅度、血栓最大弹力度等,B组数据则明显更高.上述差异均比较显著(P〈0.05).结论:循环缺血所致眩晕多表现出血液高凝状态,而良性位置性眩晕血液凝固状态多为正常,因此血栓弹力图可辅助鉴别眩晕的类型.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血栓弹力图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8例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57例条件相似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尼莫地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出血患者缺血性脑损伤情况,提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尼莫地平 脑出血 缺血性脑损伤 处方
  • 简介:目的比较缺血适应与缺血再灌注(IR)条件下海马组织内抗凋亡通路JAK2-STAT3-BCL2的表达及激活情况,并比较两种条件下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及认知水平,同时在抑制JAK2、STAT3的条件下观察其对缺血适应的脑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水迷宫试验比较两组小鼠认知功能差异;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相关蛋白的表达;用TUNEL染色比较细胞凋亡水平;用特异性抑制剂WP1066观察在JAK2、STAT3受抑制的条件下缺血适应的脑保护效果。结果在缺血适应的条件下小鼠海马组织中JAK2-STAT3-BCL2通路被明显激活。缺血适应组JAK2、STAT3、p-JAK2、p-STAT3、BCL2表达均升高(均P〈0.05),海马组织细胞的凋亡程度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明显较IR组降低(P〈0.01),凋亡相关蛋白及caspase-3、Bax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指标(隐藏平台实验与空间探索实验)水迷宫逃避潜伏期以及进入靶象限占比与I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抑制JAK2、STAT3的条件下缺血适应的认知保护作用下降,水迷宫逃避潜伏期以及进入靶象限占比与缺血适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凋亡数增多(P〈0.05),JAK2、STAT3、p-JAK2、p-STAT3、BCL2表达下降,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上升(均P〈0.05)。结论缺血适应通过激活JAK2-STAT3-BCL2通路,抑制IR损伤海马组织细胞的凋亡,保护认知功能,继而发挥内源性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后适应 抗凋亡通路 海马 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的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脱水、抗感染、降颅压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相应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已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中加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尼莫地平 脑出血 缺血性脑损伤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患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展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3例分为3组:短缺血组11例(热缺血时间≤20min),中缺血组23例(20min〈热缺血时间≤30min),长缺血组9例(30min〈热缺血时间≤40min)。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3月、6月、1年、1.5年、2年测定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其变化情况,分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短缺血组:术后2周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缺血组:术后2周、3月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缺血组:术后2周、3月、6月及1年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时,应尽力缩短热缺血时间。

  • 标签: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小球滤过率 热缺血时间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循环缺血(PCI)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128例PCI的患者和56例非PCI的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观察椎动脉全程血管的形态、结构,分析比较椎动脉超声联合MRA对PCI的预测价值.结果椎动脉CDFI检查发现椎动脉管径或血流异常121例,其中PCI组103例,非PCI组18例,MRA检查发现椎动脉异常98例,其中PCI组83例,非PCI组15例;CDFI联合MRA较单独CDFI和MRA检查预测PCI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升高,特异度降低.结论CDFI联合MRA检查可了解全程椎动脉的走行及供血情况,不仅减少了PCI的漏诊率,而且能准确、可靠地检出椎动脉病变的部位、程度,为临床进行干预性治疗提供依据.关键词椎动脉;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循环缺血ApplicationofColorDopplerFlowImageCombinedwith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inPredictionof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cWanJinping,LiHongjian,XiaFei(DepartmentofUltrasonography,HuaianhospitalinHuaian,223200)AbstractObjectToexplorethepredicitiveroleofcolordopplerflowimage(CDFI)combinedwith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inposteriorcirGculationischemic.MethodsCDFIwasappliedin128casesofPCIpatientsand56nonPCIpatients,extracranialvertebralarterymorphology,structureandheGmodynamicparameterswereanalyzed.Atthesametime,MRAwasappliedtoobservethemorphology,structureofthewholevertebralartery.AnalysisandcomparethepredicitiveroleofCDFIcombinedwithMRAinPCIpatients.ResultsVertebralarteryCDFIexaminationshowedthatvertebralarterydiameterorhemodynamicparameterswereabnormalin121patients,amongthem,103caseswerePCI,18caseswerenonPCI.MRAexaminationshowedthatthevertebralarterywereabnomalin98patients,amongthem,83caseswerePCI,15caseswerenonPCI.CDFIcombinedwithMRAhashighersensitivity,positivepredictivevalue、negativepredictivevalueanddiagnosticaccordanceratetopredictPCIthanCDFIandMRAexaminationalone.andthespecificitywasdecreased.ConcluGsionCDFIcombinedwithMRAcanobservethecourseandbloodsupplyofthewholevertebralartery,whichnotonlyreducedthemisdiagnosisrateofPCI,butalsodetectevertebralarterylesionaccuratelyandreliably,whichprovidethebasisforclinicaltreatmentandintervention.KeywordsCDFI;MRA;Vertebralartery;PCI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3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椎基底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结合西药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医症状积分两组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hs-CRP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两组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在改善脑部供血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患者症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脑血流状况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后循环缺血眩晕蛭龙活血通瘀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和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95%CI=70.15%~96.35%),对照组为67.74%(95%cI=51.28%~84.2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044,P=0.01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的总有效率的95%CI重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变参数(P<0.01);缩短眩晕消失时间(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其收益OR=0.31(95%cI=0.09~1.13),NNT=5(9%CI=2.49~73.66,其概率分布呈明显的偏态)。

  • 标签: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丹参多酚 尼莫地平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循环缺血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后循环缺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ASA)预处理对豚鼠内耳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和保护机制。方法健康豚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术前腹腔注射阿司匹林50mg/kg,每天一次共7d),模型组和干预组各分成3个亚组:IRI6h组、24h组和48h组。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耳蜗的形态学改变;用原位凋亡法(TUNEL法)检测耳蜗各部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耳蜗罕见凋亡细胞;模型组Corti器、螺旋神经节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均有细胞凋亡,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orti器、螺旋神经节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均有细胞凋亡,程度较模型组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耳起保护作用。

  • 标签: 耳蜗 阿司匹林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