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初始T细胞及记忆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NSCLC患者25例,同期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初始T细胞及记忆T细胞亚群含量,所得结果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SCLC患者初始T细胞/干细胞样中央记忆T细胞(TN/SCM)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71±1.11)% vs. (15.84±2.00)%,t=3.685,P=0.001;(8.38±1.23)×107/L vs. (3.40±0.43)×108/L,t=6.130,P<0.001],中央记忆T细胞(TCM)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62±1.16)% vs. (17.88±0.83)%,t=7.641,P<0.001;(7.98±1.78)×107/L vs. (3.40±0.31)×108/L,t=9.028,P<0.001],CD8+TCM细胞绝对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19±1.04)×106/L vs. (1.49±0.15)×107/L,t=5.561,P<0.001]。NSCLC患者效应记忆T细胞(TEM)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27±2.01)% vs. (17.37±1.06)%,t=8.776,P<0.001],CD8+TEM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93±1.55)% vs. (4.65±0.52)%,t=5.310,P<0.001;(1.48±0.14)×108/L vs. (9.97±1.14)×107/L,t=2.584,P=0.014],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MRA)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33±1.86)% vs.(8.48±1.01)%,t=3.989,P<0.001]。Ⅰ~Ⅱ期NSCLC患者CD8+TCM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0.33±0.06)% vs. (0.89±0.34)%,t=2.600,P=0.020;(3.99±0.84)×106/L vs. (9.03±3.07)×106/L,t=2.270,P=0.040]。不同病理类型NSCLC患者的初始T细胞及记忆T细胞亚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SCLC患者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较健康志愿者发生变化,具有分化能力和长期存活特性的TN/SCM及TCM降低,而且Ⅰ~Ⅱ期患者降低更为明显,以发挥免疫效应为主的TEM及TEMRA明显升高。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医学科技在经济带动下快速发展,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约占全部原发肺癌15%。除传统放化疗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可使部分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人获益,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也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本文对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治疗 化疗 放疗
  • 作者: 唐文洁 谢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济南 250022;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含铂双药化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临床疗效已达瓶颈,难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经成为EGFR敏感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但其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目前尚不明确。近年国内外针对该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辅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肺癌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4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手术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 4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出血量、引流时间以及镇痛时间对比差异明显;两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死亡率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其提供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显著减少手术期间的出血量,降低引流所需时间和镇痛时间,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肺癌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能状态评分≥3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膜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安全性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NSCLC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7岁(46~74岁)。确诊时均为肺腺癌Ⅳ期;3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21号外显子突变,2例第19号外显子突变;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突变。肺腺癌治疗后进展出现脑膜转移的时间窗:3例>12个月,3例<12个月,平均为20.3个月。出现脑膜转移时,体能状态评分均≥3分,6例头颅磁共振成像均显示软脑膜线性强化。1例脑脊液中发现癌细胞。4例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1例口服EGFR-TKI治疗,1例口服EGFR-TKI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9个月(2~1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个月(2~11个月)。结论肺腺癌可能易出现脑膜转移;体能状态评分≥3分的NSCLC脑膜转移患者口服靶向药物联合贝伐珠单抗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疗效较好。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腺癌 脑膜肿瘤 肿瘤转移 体能状态评分 蛋白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的 8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 组各 4 0例,分别予以 传统肺癌根治 术 和 胸腔镜 下肺癌根治 术 ,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 VA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常规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临床治疗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NSE、Cyfra21-1和CEA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检测中的敏感性。方法 开展研究的时间段是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选择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另选取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NSE、Cyfra21-1和CEA,并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检测阳性率。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NSE明显低于小细胞肺癌患者,Cyfra21-1和CEA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CEA在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阳性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NSE在小细胞肺癌上的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阳性率上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显著。结论 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检测中,NSE和CEA可作为辅助性的鉴别指标,而Cyfra21-1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更敏感。

  • 标签: NSE Cyfra21-1 CEA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敏感性
  • 简介:摘要肺癌是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因早期诊断困难、进展快和有效治疗手段少,5年生存率极低。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s)是一类包含200个以上碱基的非编码或仅有极低编码能力的非编码核糖核酸。它通过信号、诱饵、向导和支架4种作用形式参与染色质结构改变、基因修饰和转录、mRNA剪接和翻译等各个水平的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特定的lncRNAs在SCLC细胞中的异常表达能够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黏附等过程,促进SCLC的发生和进展,且部分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其与SCLC的临床进展与预后相关。虽然目前lncRNAs在SCLC中的研究还不深入,但lncRNAs有望在将来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好放疗在SCLC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SCLC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制订了本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概述、诊断、不同分期SCLC的放疗和综合治疗原则、放疗技术等方面,以期为我国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针对SCLC放疗的循证医学指南,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癌,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临床指南
  • 简介:摘要影像基因组学用影像组学方法探索影像学特征与基因表达模式之间的联系,具有无创、能显示肿瘤整体信息的特点。影像组学的应用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基因突变具有一定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影像组学特征与常规影像学特征、临床特征等联系起来,可提供肿瘤的多方位信息,在NSCLC驱动基因表型的预测和精准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KRAS基因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肿瘤干细胞(CSC)是一类具有肿瘤起始、自我更新及无限增殖潜能的细胞亚群,与肿瘤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放射治疗抵抗的根源。非小细胞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已证实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SC亚群,目前通过分离CD133等一系列已知免疫表型阳性细胞是获得非小细胞肺癌CSC的主要手段。研究证实CSC主要是通过DNA损伤、细胞自噬和缺氧肿瘤微环境等机制介导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抵抗效应。本文主要对非小细胞肺癌CSC的生物学特性、免疫表型表达及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效提供线索和依据。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 (miRNA)-622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A549细胞,分为miRNA-622组和miRNA-622阴性对照组(NC组),分别转染miRNA-622模拟物及miRNA-622阴性对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iRNA-622组和NC组miRNA-622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两组细胞凋亡率。结果miRNA-622组和NC组细胞中miRNA-622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93±0.058、0.631±0.053,OD值分别为0.631±0.049、0.922±0.058,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230%±0.176%、7.400%±0.208 %,miRNA-622组miRNA-622的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NC组,而OD值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50、17.710、3.822,P值均<0.01)。结论miRNA-622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A549细胞凋亡。

  • 标签: 肺肿瘤 癌,非小细胞肺 A549细胞 微小核糖核酸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前后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及其变化规律预测生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7年完成外周血CD8+T细胞检测的Ⅲ-Ⅳ期NSCLC共795例(其中249例疗后6个月内完成1~3次检测),分析治疗前后CD8+T细胞不同水平的生存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对生存的预测作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795例患者不同临床因素的疗前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相近,Ⅲ期NSCLC中<26.44%生存期显著延长(P=0.043)。疗后CD8+T细胞水平较疗前显著升高且1~3个月内水平相似,4~6个月下降但仍然显著高于疗前。249例疗后CD8+T细胞<43.90%水平的中位生存期高于≥43.90%的(22个月∶16个月,P=0.032),但分层分析疗后1、2~3个月的生存期相近(P>0.05),而4~6个月显示生存期不同(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后CD8+T细胞<43.90%是延长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714,P=0.031)。结论Ⅲ-Ⅳ期NSCLC外周血疗前CD8+T细胞预测预后作用有限,疗后CD8+T细胞显著升高;一定水平的升高可延长生存期,过度升高对生存不利;CD8+T细胞亚型检测更重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放化疗法 CD8+T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SBRT)对Ⅰ-Ⅱ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8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SBRT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局部区域控制(LRC)及肿瘤特异生存(CSS)率。结果共纳入142例符合要求病例,中位BED10 100 Gy (100~132 Gy),中位年龄75.6岁(47.2~89.0岁),其中高龄≥75岁者75例。中位随访时间31.0个月,<75岁和≥75岁患者的5年LRC率分别为84.5%和95.8%(P=0.08),5年CSS率分别为72.4%和78.6%(P=0.61)。治疗期间全身性反应轻微,所有患者未出现4-5级不良反应事件。早期放射性肺炎中14例(9.9%)2级,2例(1.4%)3级。未发现90d内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结论SBRT治疗早期原发性肺癌的5年LRC、CSS率满意,并发症低,与以往报道结果相近,安全有效。

  • 标签: 肺部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中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1-2018年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SABR治疗的109例ES-NSCLC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癌症特异生存(CSS)、无进展生存(PFS)率,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09例ES-NSCL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2~93个月),中位OS、CSS、PFS期分别为78、78、44个月。1,3,5年OS、CSS、PFS率分别为95.4%、97.2%、84.1%,75.6%、79.1%、56.6%,55.6%、60.7%、37.3%。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年龄、吸烟史和疗前改进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dNLR)是影响OS因素(P=0.03、0.02、0.04、0.001);年龄、吸烟史和dNLR是影响CSS因素(P=0.02、0.03、0.001);未发现PFS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dNLR是OS、CS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0.001)。结论ES-NSCLC患者行SABR可获得较好的生存;dNLR可以考虑在临床上应用监测患者预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立体定向消融放射疗法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CLC免疫治疗的疗效,并探索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47例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疗效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47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8例(38.3%),疾病稳定11例(23.4%),疾病进展18例(38.3%),客观缓解率(ORR)为38.3%,疾病控制率(DCR)为61.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3个月。免疫单药治疗13例(27.7%),ORR为15.4%,DCR为53.8%,中位PFS为2.7个月。免疫治疗联合其他药物治疗34例(72.3%),ORR为47.1%,DCR为64.7%中位PFS为5.4个月。一线接受免疫治疗患者14例(29.8%),ORR为85.7%,DCR为100%,中位PFS为9.1个月。免疫治疗的最佳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状态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表达均无关(均P>0.05)。使用PD-L1单抗(P=0.001)、免疫联合其他治疗(P=0.002)、一线使用免疫治疗(P<0.001)的ORR更高。女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中位PFS为12.0个月,明显长于男性患者(4.4个月,P=0.038);一线免疫治疗、PD-L1治疗及联合方案治疗患者的中位PFS有延长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并不是影响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中位PFS的独立因素(HR=3.777, 95% CI为0.974~30.891,P=0.054)。结论免疫治疗在SCLC的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线尽早使用免疫治疗,采用免疫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并使用PD-L1单抗的患者有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PD-L1表达状态对SCLC免疫治疗的预测作用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