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嗜细胞瘤手术病人护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前一周内密切临测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容量的扩充,术后维持2条静脉通路,密切临测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有无气朐的情况,注意腹膜后乳胶管引出液体的量、颜色、性质,以及切口渗血情况,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病人术前术后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手术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麻醉技术,术前术后密切临测血压,调节病人的心态和情绪,积极的配合,是嗜细胞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嗜细胞瘤 手术切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嗜珞细胞瘤手术治疗成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7例肾上腺嗜珞细胞瘤患者除进行常规手术,术后护理,尤应注意术前降压,扩血管和预防血压,突然升高诱因;术后注意对体液不足和术后并发症地预防。结论术前有效地降压,扩血管预防血压突然升高诱因及术后补液升压和预防并发时症围未手术护理地重点和手术治疗成功地关键。

  • 标签: 肾上腺嗜珞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对65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0例,女25例,年龄16~72岁,平均36岁,持续高血压35例,有不同程度心脏损害19例。结果全部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中发生血压较大波动8例,心律失常6例,经精心监护及治疗均安全渡过围手术。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前血压控制、充分扩容、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术中避免不必要的探查,术中、术后应用升压药物等围手术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作好术前护理的心理护理、血压护理、心律失常护理、高血糖护理、扩容、饮食及皮肤护理和术后的血压、神志观察、导管及伤口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良好的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的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3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入院后进行围手术护理评估及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术前保持患者愉悦的情绪,预防血压升高,术后严密观察防止血压下降。谨遵医嘱,合理、准确用药,并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健康指导。结论我们结合术前、术后的护理特点,对患者进行了精心、全面的专科护理,所有患者均入院2—3月左右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肝母细胞瘤患儿的围手术具体护理内容。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3月内我院收治的1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所有患儿接受肝脏肿瘤切除术治疗,并给予围手术护理。结果:所有患儿手术成功,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接受肝脏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给予围手术护理可保障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肝母细胞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Ⅳ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前后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及其变化规律预测生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7年完成外周血CD8+T细胞检测的Ⅲ-ⅣNSCLC共795例(其中249例疗后6个月内完成1~3次检测),分析治疗前后CD8+T细胞不同水平的生存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对生存的预测作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795例患者不同临床因素的疗前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相近,ⅢNSCLC中<26.44%生存期显著延长(P=0.043)。疗后CD8+T细胞水平较疗前显著升高且1~3个月内水平相似,4~6个月下降但仍然显著高于疗前。249例疗后CD8+T细胞<43.90%水平的中位生存期高于≥43.90%的(22个月∶16个月,P=0.032),但分层分析疗后1、2~3个月的生存期相近(P>0.05),而4~6个月显示生存期不同(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后CD8+T细胞<43.90%是延长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714,P=0.031)。结论Ⅲ-ⅣNSCLC外周血疗前CD8+T细胞预测预后作用有限,疗后CD8+T细胞显著升高;一定水平的升高可延长生存期,过度升高对生存不利;CD8+T细胞亚型检测更重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放化疗法 CD8+T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局部皮瓣修复缺损部位的护理经验。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面部基底细胞癌并行局部皮瓣修复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45~88岁,中位年龄66岁。术前关注患者基础状况全面评估,进行必要心理干预,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伤口换药,仔细护理出血、疼痛、水肿、感染等并发症。27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良好;1例患者皮瓣远端出现瘀血,通过皮瓣按摩、肝素液注射皮瓣、药物解痉治疗后皮瓣存活。28例患者均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均治愈出院。良好的护理措施是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皮瓣 修复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术前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做好降压、扩容,纠正电解质紊乱,评估术前准备效果及术后严密监护,预防并发症,认识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我科从2005年2月—2010年6月诊治嗜铬细胞瘤78例,其中开放手术15例,腹腔镜手术63例。结果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方法对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就围手术的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缩短术后恢复,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胰岛细胞瘤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严密观察低血糖征象,配合医生进行相应防治,术前术后定时监测血糖水平。结果5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科学精心护理,是病人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痊愈出院的保障。

  • 标签: 胰岛素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星形细胞瘤的围手术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成功率为93.3%(14/15),护理满意度为86.7%(13/15);对照组中,手术成功率为66.7%(10/15),护理满意度为60%(9/15)。可见,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手术护理能够提高星形细胞瘤的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Ⅰ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定期复查的251例Ⅰ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复发转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47例,复发转移率18.7%;中位随访时间43.1(9.5~9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化疗、肿瘤最大径、胸膜侵犯及脉管癌栓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清扫淋巴结个数(≤15个和>15个)以及不同的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和≤5ng/ml)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清扫淋巴结≤15个及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为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及清扫淋巴结≤15个患者,术后应积极随访。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 早期 手术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胎盘是构成母体与胎儿间联系的重要结构。发生妊娠糖尿病时,母体及胎盘处于低水平炎症状态。探究妊娠糖尿病的胎盘免疫细胞功能变化,有望揭示胎盘免疫细胞在妊娠糖尿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从免疫细胞对胎盘功能调节、胎盘免疫细胞异常与妊娠糖尿病、胎盘免疫细胞功能与妊娠糖尿病临床治疗等方面综述胎盘免疫细胞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胎盘 杀伤细胞,天然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调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已逐渐成为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IV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对于接受一线治疗后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的患者,我们希望通过给予维持治疗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又不增加毒副反应。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了维持治疗的研究现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IV 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