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肾病是造成糖尿患者发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并发症非常复杂,遗传、环境等因素决定其易感性,西药的治疗方法比较少,并且多数存在不良反应。中药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药治疗该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中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疗效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融入糖尿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糖尿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其中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为参照组,融入糖尿护理的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糖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融入糖尿护理有着极为确切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糖尿病护理 血糖水平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肾宝对D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6只、造模大鼠30只,采用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糖肾宝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药物干预8周。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检测大鼠血糖、肾脏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SCr、BUN水平,采用PAS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E26转录因子-1(Ets-1)、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肾宝低、中、高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体重均升高(P<0.01),肾脏指数降低(P<0.05或P<0.01),24 hUTP、BUN、SCr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肾小球体积明显缩小(P<0.05或P<0.01),肾组织Ets-1[(1.59±0.06)、(1.47±0.04)、(1.31±0.03)、(1.39±0.03)比(1.64±0.04)]、TGF-β1[(1.65±0.05)、(1.59±0.03)、(1.38±0.05)、(1.49±0.04)比(1.77±0.08)]、Smad2[(1.48±0.05)、(1.39±0.05)、(1.22±0.03)、(1.31±0.04)比(1.54±0.05)]、Smad3[(1.57±0.04)、(1.48±0.03)、(1.28±0.03)、(1.39±0.02)比(1.64±0.05)]mRNA水平降低(P<0.05或P<0.01),Ets-1[(1.33±0.32)、(1.16±0.38)、(0.77±0.06)、(0.84±0.06)比(1.97±0.43)]、TGF-β1[(1.35±0.14)、(1.24±0.22)、(0.94±0.13)、(1.07±0.06)比(1.63±0.20)]、Smad2[(1.24±0.26)、(1.14±0.31)、(0.77±0.28)、(0.85±0.19)比(1.72±0.34)]及Smad3[(1.29±0.14)、(1.19±0.21)、(0.85±0.39)、(0.90±0.37)比(1.76±0.21)]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复方糖肾宝可改善DN大鼠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s-1表达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肾宝 E26转录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蛋白 大鼠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2型糖尿(T2DM)十分常见,两者常常互为因果。大量流行学研究结果显示NAFLD显著增加T2DM发病风险,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肝脏是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调节器官,在维持机体血糖和血脂稳态上发挥关键作用。该文系统阐述了NAFLD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尤其介绍了肝脏糖代谢异常与高血糖之间的关系。NAFLD肝脏通过产生大量的17羟孕酮,增加去泛素化酶USP14基因表达促进糖异生过程,增加肝糖输出,升高血糖。通过改善脂肪肝可有效减少糖尿的发病风险,对于糖尿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2型 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小组模式对糖尿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糖尿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设立糖尿小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值、患者的依从性。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值和空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患者依从性得分大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糖尿护理小组模式对糖尿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自主用药、血糖监测和控制饮食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小组 血糖水平
  • 作者: 钟琼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8
  • 机构: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咸宁 437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糖尿人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糖尿护理小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糖(空腹、餐后2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较为积极,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血糖水平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率和血糖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人 糖尿病护理小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糖尿人实施的临床护理中加入糖尿护理小组管理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该次实验在60例糖尿确诊患者的配合下开展,医治时间截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间,遵行双盲法原则行分组计划,就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糖尿护理小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血糖水平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之于对照组展示更高(P0.05),而经分组后观察组的检测值较之于对照组展示为更低(P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采用糖尿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小组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糖尿人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糖尿护理小组干预。结果: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患者临床护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糖尿护理小组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包括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和饮食指导等,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糖尿护理小组通过定期随访和教育培训,提高了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糖尿护理小组与医生、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形成了一个协同工作的网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结论: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与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糖尿护理小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建立和推广糖尿护理小组模式对于提高糖尿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小组 糖尿病人 临床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糖尿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生物钟基因能产生昼夜节律并控制其运转,若表达异常将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钟基因在DR发病机制及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昼夜紊乱相关行为干扰了生物钟基因的昼夜振荡,其表达水平的改变易致糖代谢调控失衡,最终增加2型糖尿及DR发病风险。另一方面,DR患者表现出昼夜节律紊乱特点,生物钟基因可能通过影响一系列视网膜病理生理过程,调控DR发生发展。因此,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可作为疾病预防策略,研究生物钟基因在DR中的分子机制可为更加全面地阐述DR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靶点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物钟基因 昼夜节律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糖尿护理小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在糖尿控制情况、血压、血脂、并发症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糖尿控制情况、血压、血脂、并发症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服药规律性、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得到较好的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显著改善糖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建立糖尿护理小组,加强糖尿患者日常管理和关爱,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临床护理 糖尿病控制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糖尿护理小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FBG、2h-PG、HbA1C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护理小组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小组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的100例糖尿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比较两组病人经过护理小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更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人中的临床护理作用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