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而且病症复杂多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对其周密观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给予正确治疗,尽可能的减少继发性损伤(脑干损伤、脑水肿、脑梗塞),使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为疾病的恢复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降低危重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活动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46例患有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病例所选时间为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以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下的观察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5.7%,而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干预下的对照组,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临床治疗活动中,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观察组 对照组 护理模式 干预效果 总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及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中该类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防止患者的继发性损伤,让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危险期,为预后提供帮助,改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使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部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共9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愈率达到88.87%,对照组仅为6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死亡率仅为11.13%,对照组为37.7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对照组为24.4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5.56%,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循证护理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来说,具有比较好的针对性,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100例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的肠内营养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比进行护理干预后1个月与干预前神经内科重症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和生活方式。结果在100例神内科重症病人中,肠内营养状况得到良好改善的病人有91例;8例病人在护理期间出现便秘、腹泻、血糖升高等并发症状,然而经过护理干预,并发症得到很好地处理和控制,病人也顺利出院;在病人住院期间,有1人死亡。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肠内营养进行调节和控制,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病人的肠内营养状况,而且对病人的康复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是一种经济实惠且效果显著的营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 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因颅脑损伤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Fugl-Meyer测评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测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测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9%,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2%。干预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促使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和谐相处,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47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监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期间接收的47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24例,对照组患者为23例。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并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91.3%),其两组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服务,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患者 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感染部位、易感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分析总结NICU的特点及易感因素,对近期445例NICU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医院感染患者原发疾病及感染部位的分布。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调查的445例N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者86例,感染率为19.33%;原发病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现象较其他疾病引起的感染常见所占比例最高,其中以脑出血患者的感染最常见,的其感染构成比为52.33%,其次是为脑梗塞的患者;86例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有39例为呼吸道系统感染,28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年龄高龄、侵袭性操作及长时间留置导尿、深静脉置管时间对感染的影响较大增加医院感染几率。结论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脑血管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且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道较常见,侵袭性操作等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几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潜在护理风险以及防范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0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让患者对APACHE评分以及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因没有及时吸痰出现窒息,经抢救呼吸恢复。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8天,最后有96例患者治疗康复后出院,4例患者死亡,在APACHE评分上平均为24.27分,4例死亡患者的评分为40.91分,患者及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范措施中,要强化护理人员对于专业知识和常用设备操作上的技术培训,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研究,处理好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病房 潜在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科临床护理中对深静脉置管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神经科收治的41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与其深静脉置管及护理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41例重症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成功率是100%。无一例出现气胸、持续高热等不适。置管时间在4~47d之间,平均(22.4±3.1)d。结论为神经重症患者提供深静脉置管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尽量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是今后神经科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值得加强普及。

  • 标签: 神经科 重症患者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住院治疗的10例肺部感染患者,对患者进行送痰的细菌培养,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患者的痰培养标本中分离出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6株,占总病原菌数的75%,革兰阳性菌2株,占总病原菌数的25%,其中7例患者送检的痰液标本含有上述两种病原菌,占总患者数70%;通过治疗8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率为80%。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采用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肺部感染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HFMD)致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儿的早期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依据,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HFMD致NPE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儿中,早期8例患儿中有2例入院时出现肺出血,1例入院后16h死亡,1例20h死亡;其他患儿给予常规治疗,临床治愈1例(16.7%),自动出院4例(66.7%),死亡1例(16.7%)。其他30例常规加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中,临床治愈27例(90%),自动出院2例(6.7%),死亡1例(3.3%)。结论对有发生NPE高危因素的重症患儿应加强监护、反复肺部听诊、评估,以期早期发现,迅速采取以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抢救成败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EV71 神经源性肺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影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肺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探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根据我国医学界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2,分析40例重症监护室中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10株真菌,多数为念珠菌(91.2%);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肺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涉及到昏迷时间长、病情严重、大量使用激素、气道开放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4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肺部真菌感染症状基本消失,治愈或者好转出院30例,占75.00%;转院6例;死于原发病及自动出院4例。结论在神经外科工作中,应重视重症监护室中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及时诊断和预防,避免高危因素的出现引起一系列的肺部真菌感染并发症,有效地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肺部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60名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每天经鼻饲管向患者体内输注一定量的肠内营养液,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观察统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连续输注15d后,测定患者血清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尿素氮含量,与进行肠内营养前作出对比,判断患者的营养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患者血清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尿素氮含量有所降低,其中以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升高变化最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应用期间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神经外科危重病员家属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2月份科室收治住院天数≥3天的危重病员(病员意识障碍在浅昏迷以上或格拉斯计分≦8分的病员)按照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一系列人文关怀对家属进行干预,出院时发放调查表,统计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外科为重症病员家属实行人性化关怀,可提高家属对病员治疗的积极配合,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神经外科 危重病员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纳入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MDA水平分别为(5.5±1.6)umol/L,(7.6±2.1)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64.7%),P<0.05。结论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中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节苷脂钠 中老年患者 重症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发生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1320例心脏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与发生率。结果本组研究1320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1.36%;主要表现为脑梗塞、缺血缺氧性脑损害、脑出血等;与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管疾病史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病情,为治疗提供保障

  • 标签: 心脏手术 中枢神经并发症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