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以往的很多临床经验,我们获悉大脑中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合并前交通动脉瘤与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就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积液和慢性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 硬膜下积液 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脑室镜手术治疗外伤性积液的症状转归效果。 方法 : 择本院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的 94 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n=47 )、对照组( n=47 ),对照组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脑室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中,观察组( 95.74% )高于对照组( 72.34% ),数据统计存在差异( P < 0.0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中,观察组( 8.17±1.20d )明显低于对照组( 15.87±1.47d ),数据统计存在差异( P < 0.05 )。 结论: 通过脑室镜手术治疗外伤性积液,可以针对患者的症状 建立 手术,手术的时间少,安全性强,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该种手术的创伤性小,可以避免其他不良现象的出现,提高手术的总有效性。

  • 标签: 脑室镜手术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症状
  • 简介:摘要目前治疗慢性血肿的方式颇多,临床上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选择治疗方式,如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本文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认为治疗慢性血肿的方法虽多,决定其治疗方式的往往是病人的入院MGS评分和影像学表现,为保证病人安全,治疗策略应采取创伤小、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血肿,硬膜下,慢性 钻孔术 扭钻钻孔 血肿碎吸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血肿患者实施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我院所收治的慢性血肿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2例。其中传统钻孔引流术为参照组治疗措施,通道穿刺引流术为实验组治疗方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住院、引流时长同参照组相较较短,实验组颅内积气、感染、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参照组(25.00%),与参照组(81.25%)相比,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2组慢性血肿临床疗效(100.00%、96.88%)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血肿患者通过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确切,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显著控制。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硬通道穿刺引流术 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血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自我院选取56例慢性血肿患者参与本组实验,就诊于2016年7月—2019年3月,抽签法分组,实验组28例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28例开展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血肿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出血性疾病之一,手术复发率及死亡率偏高。传统保守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类、氨甲环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并发症多。笔者复习相关文献,结合慢性血肿发病机制及辛伐他汀相关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辛伐他汀在慢性血肿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辛伐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血肿围手术期的癫痫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142例慢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的癫痫发病率,分析慢性血肿围手术癫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142例患者中术前1例癫痫起病,发病率为0.69%,5例发生在术后,术后发生率3.47%。结论术后癫痫发病率较术前明显增加,因此术后的癫痫预防治疗是有必要的。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癫痫 癫痫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他汀类药物对慢性血肿转归的影响。方法: 2014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本院一共收治 68例慢性血肿患者,根据应用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和不给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34例的治疗有效率 97.06%、随访 6月复发率 2.94%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79.41%、随访 6月复发率 14.71%比较有差异 (P<0.05)。 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14例的神经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治疗慢性血肿,神经功能改善更佳,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辛伐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 神经功能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外脓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例外脓肿患者(男1例,女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完全瘫痪患者未行手术治疗,予以抗感染、脱水等对症治疗;另2例未完全瘫痪患者行手术治疗。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表现脊柱疼痛、发热、肢体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2例未完全截瘫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改善;2例完全截瘫患者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结论外脓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与病程缓急、患者全身状况及脊髓受压情况、手术是否及时等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外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极为重要。

  • 标签: 硬脊膜外脓肿 抗生素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出血性疾病之一,手术复发率及死亡率偏高。传统保守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类、氨甲环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并发症多。笔者复习相关文献,结合慢性血肿发病机制及辛伐他汀相关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辛伐他汀在慢性血肿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辛伐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 简介:1病例资料男,43岁,因胸背部持续性刺痛2个月加重10d,伴双下肢无力、麻木逐渐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5d入院。既往肺结核病史2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入院前10d当地县医院肺部CT检查示双肺上叶、右肺下叶陈旧性结核;胸8椎体水平椎管内异常稍高密度影。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转移瘤 原发性肝癌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的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6月12日~2018年10月20日至我院就诊的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8例患者经过CT检查后得知,单侧病变57例,双侧病变41例;其中单纯大脑镰血肿14例,小脑幕血肿14例,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16例,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伴有蛛网膜腔出血17例,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伴有颅骨下方颅脑凸面血肿10例,脑挫裂伤且脑内血肿合并大脑镰、小脑幕急性血肿27例。该类疾病患者以条带状、条索状高密度影为主要的影像学特征;新月形、片状可为小脑幕血肿形状;诊断准确性为92.86%。结论对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患者采取CT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临床上应做好外伤性小脑幕及大脑镰血肿的鉴别诊断工作,以免与其他疾病相互混淆,影响最终的诊断结果。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小脑幕 大脑镰 CT 外伤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慢性血肿(CSDH)锥颅外引流术后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3.1-2018.12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45例,综合护理组45例,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加用术前疼痛教育和舒适护理。术前2天开始每天2次,每次约30分钟。结果经综合干预后,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术后焦虑评分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联合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锥颅引流术 焦虑 疼痛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行钻孔引流术的慢性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针对慢性血肿患者,通过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加速其康复进程,降低复发,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血肿复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90%,且ADL-BI评分也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DL-BI评分为(64.3±6.4),对照组为(57.4±6.2);观察组患总并发症发生率7.7%、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8%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血肿患者而言,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可大幅度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和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慢性硬膜下血肿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