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采用甘露聚糖肽(力尔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甘露聚糖肽(力尔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153)水平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199、CEA、CA-153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A-199、CEA、CA-153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癌变控制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采用甘露聚糖肽(力尔凡)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抑制肿瘤的增长、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协同提高胃癌的常规疗效。

  • 标签: 胃癌 甘露聚糖肽 效果
  • 简介: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甲壳素的结晶度高,导致甲壳素的溶解性能比较差,不溶于水、稀碱、稀酸和一般的有机溶剂,使得甲壳素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壳聚糖的溶解性能比甲壳素高得多,壳聚糖能溶于一般的稀酸中,但是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几乎不溶,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壳聚糖季铵盐能直接溶于水,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性能比甲壳素和壳聚糖空前提高,壳聚糖季铵盐的应用范围比甲壳素和壳聚糖都大为提高。本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壳聚糖及壳聚糖季铵盐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

  • 标签: 壳聚糖 壳聚糖季铵盐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话时间:2015年9月对话人及对话整理:吴桐一、我习惯于做一个旁观者吴桐:可以跟我分享一下您小时候关于上海的记忆吗?

  • 标签: 对话 孙甘露 态度 旁观者 吴桐
  • 简介:摘要随着对甘露醇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范围亦日趋广泛。随之而来的用药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反应、不同疾病时的不同用药方法及疗效观察等用药监护问题,越显得重要.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用药.以减轻其副作用、提高疗效,从给药前、用药中、用药后及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结合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甘露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露醇外渗的原因,制定防预防措施及防护。方法对100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甘露醇输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甘露醇外渗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如护士方面、患者方面、药物因素、理化因素等通过正确的预防和积极的护理,能使外渗降到最低,从而起到保护患者静脉、减少穿刺机会,增强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 标签: 甘露醇 外渗 护理体会
  • 简介:聚糖酶来源广泛,目前发现的产酶菌株大部分来源于陆地,而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较少。从福建平潭海域筛选到1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B659菌株,经16SrDNA鉴定为同温层芽胞杆菌。对B659菌株进行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的产酶液体培养基是:麸皮6%,豆饼粉1%,K2HP0410mmol/L,初始pH6.0。经培养基优化的木聚糖酶活力提高了1.6倍。优化的发酵条件是:温度30℃,摇床转速230r/min,装液量25mL/250mL,接种量8%(体积分数)。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0.7倍。经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木聚糖酶活力达到2838U/mL.提高了3-4倍。发酵周期由72h缩短至30h。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芽孢杆菌 木聚糖酶 培养基成分 发酵条件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眼科疾病治疗中采用甘露醇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在2012.1.1~2013.1.1间在我院接受眼科疾病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选用甘露醇药物,对患者的眼压进行密切的检查,以此来作为调整间歇时间和甘露醇用量的重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尿量、瞳孔、心率、呼吸以及血压进行严密的监测。结果经调查显示,85例患者在接受甘露醇治疗之后,迅速将眼压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内,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前后患者的眼压具有显著地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眼科疾病的治疗,采用甘露醇能够对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其前提是保证用药量和用药间歇时间的合理性。

  • 标签: 眼科疾病 临床疗效 甘露醇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时,对血管的损伤以及防护。方法将109例意识清楚,能主动配合的住院患者,输注甘露醇时分成两个组,,用8号头皮针输注甘露醇为对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为对照组,通过两种不同输注甘露醇的方式对血管损害程度进行比较,以便于护士更好的利用、保护好血管,避免血管损伤。结果对照组在输注甘露醇2天,血管发红,变硬,液体滴入不畅,导致血管不同程度损伤,观察组每天进行静脉穿刺输注甘露醇,除液体外渗的情况,无血管损伤情况发生。结论输注甘露醇时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程度来选择输注方式,留置针方便,但对血管损害程度严重;8号头皮针对血管的损害程度较少,可反复在同一根血管上多次穿刺,又利于血管的保护。

  • 标签: 留置针 甘露醇 血管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体外影响因素;方法实验组将白色假丝酵母菌用正常血浆、无热原蒸馏水、0.9%的生理盐水、0.02%两性霉素B生理盐水和0.75%氟康唑生理盐水稀释为0.5麦氏单位(含白色念珠菌1X107CFU/ml),对照组将上述各液稀释100倍,采用免疫沉淀试验(G试验)检测其10次(1-3)-β-D葡聚糖含量,并进行体外培养,以此探讨生理盐水、抗真菌药物对(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正常血浆葡聚糖含量为(92.5土14.2)ug/l,蒸馏水组含量为(94.5土15.2)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93.6土14.8)ug/l,两性霉素B组含量为(95.5土16.2)ug/l,氟康唑组(97.3土16.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正常血浆含量为(6.8土2.7)ug/l,蒸馏水组含量为(6.1土2.4)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7.3土2.0)ug/l,两性霉素B含量为(6.8土2.5)ug/l,氟康唑组(6.7土2.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体外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含量变化与液体介质的无关,与真菌治疗药物无关,与念珠菌数量密切相关。

  • 标签: (1-3)-&beta -D葡聚糖 体外检测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 简介:利用壳聚糖对涂料喷墨印花棉织物进行固色后处理,并确定了最优固色工艺。分析了壳聚糖的平均分子量、焙烘温度、浓度、p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处理后印花织物的固色率、白度、色牢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处理印花织物,可以提高织物的固色率,且壳聚糖平均分子量越高,处理效果越好。用平均分子量为150000的壳聚糖对印花织物处理的最佳工艺为焙烘温度110℃,壳聚糖浓度0.3%,pH值为4~6。

  • 标签: 壳聚糖 涂料喷墨印花 棉织物 固色率 色牢度
  • 简介:怀着对教育的热切向往,我毅然选择了特殊教育教师这份职业。光阴荏苒,转瞬间在特殊教育战线上我已经度过14个春秋。回首这几年的聋校班主任工作,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摸爬滚打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默默耕耘中也渐渐有了一些收获。回想语训康复毕业汇报演出表演时,孩子们的一声声:"老师,妈妈!"

  • 标签: 特殊教育教师 汇报演出 聋校 语训 家庭教育 我爱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措施的阐述,以期为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提供新的思路平台,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标签: 甘露醇 静脉炎 预防措施
  • 简介:以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SPF3,采用β-葡聚糖酶对其进行可控酶降解,并分别就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SPF3进行酶法降解,得到最佳降解工艺为加酶量0.03%,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1h,pH值6.0,多糖质量浓度1mg/mL。通过对降解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总糖、硫酸根、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表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岩藻聚糖硫酸酯多糖分子量降低。

  • 标签: 亨氏马尾藻 岩藻聚糖硫酸酯 可控酶降解 分子量
  • 简介:聚糖酶是制备低聚壳聚糖的关键酶。本研究对已报道可培养微生物的壳聚糖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筛选出海洋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的新假定壳聚糖酶。应用结构模建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假定壳聚糖酶的催化机制。结果表明:1)已报道的214个已知壳聚糖酶主要分布在GH46(201),GH8(7),GH75(3),GH5(2)和GH3(1)家族。氨基酸长度、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集中于200-400aa,20-40ku和4.0-7.0;2)从海洋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共获得237个假定壳聚糖酶,分布在GH8(13),GH46(27),GH5(85),GH3(100),GH18(3),GH25(2),GH10(1),GH30(1),GH35(2),GH42(1),GH77(1),GH16(1)家族。这些新酶序列与已知壳聚糖酶相似度低,其一级结构关键区域保守,结构域、氨基酸长度、分子质量和等电点与已知壳聚糖酶相似;3)应用I-TASSER对来源于4个不同家族的蛋白序列进行结构模建,发现与已知壳聚糖酶的结构相似,用autodock与壳寡糖进行分子对接,从理论上验证了海洋宏基因组新壳聚糖酶的功能。

  • 标签: 宏基因组 壳聚糖酶 海洋 结构域 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甘露醇治疗不同类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类型进行分组(损伤性脑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分为A组与B组;所有患者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于病发6h内应用20%的甘露醇治疗,每次200mL,每8小时一次,逐渐减量至停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积分(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CS及Fugl—Meyer积分、Cr及BUN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A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及Fugl-Meyer积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及BUN表达水平提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67.27%、无变化率为25.45%、恶化率为7.28%,B组患者临床转归好转率为48.89%、无变化率为37.78%、恶化率为13.33%;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好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损伤性脑出血的疗效,但存在水盐电解质平衡紊乱、肾功能下降及渗透压失衡的风险,应严格控制甘露醇的使用剂量及疗程。

  • 标签: 脑出血 甘露醇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