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GM)试验联合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收治的疑似IPA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100例,均行血清和BALF GM试验检测及痰、BALF真菌培养。分析血清和BALF GM检测方法用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血清和BALF GM试验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88例,排除诊断12例。血清GM、BALF GM及两者联合检测用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分别为29.0%(95%CI: 20.1%~37.9%)、75.0%(95%CI: 66.5%~83.5%)、81.0%(95%CI: 73.3%~88.7%),AUC及95%CI分别为0.645(95%CI: 0.513~0.778)、0.785(95%CI: 0.644~0.926)、0.819(95%CI: 0.681~0.953)。结论血清和BALF GM试验联合检测对于临床诊断非中性粒细胞减少儿童IPA效果优于单个指标,联合检测在临床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 儿童 侵袭性肺曲霉病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燕麦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其含有的β-葡聚糖具有降胆固醇、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特殊生理功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保健产品。就燕麦葡聚糖的保健作用以及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燕麦 β-葡聚糖 保健作用 应用
  • 简介: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于氨基多糖,学名为[ (1. 4) -2-乙酰氨基-2-脱氧-β -D-葡萄糖]。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带阳离 子电荷的碱性多糖,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昆虫等的外壳中。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可生物降解,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生物工程等领域。近年来由于其诸多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和广阔应用前景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壳聚糖分子结构中的氨基基团比甲壳素分子中的乙酰氨基基团反应活性更强,使得该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学功能并能进行化学修饰反应。因此,壳聚糖被认为是比纤维素具有更大应用潜力的功能性生物材料。本文对壳聚糖、以及壳聚糖改性机理、改性方法、改性壳聚糖在止血材料中的相关应用、止血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 标签: 壳聚糖 改性 止血海绵 止血材料
  • 简介:摘 要:随着环境的大量破坏与污染,工作的繁忙及人类饮食的不规律都会对人类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会从中不断诱发并攀升。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对自身身体的健康也有着愈来愈高的需求,保健功能的食用型食品也被研发出来并大量应用到人们的日常,其中功能性低聚糖在这些保健性能的食品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在席卷全球化的保健品热潮当中,由于低聚糖的功能性较为独特且多样性,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新型低聚糖的开发并成为近些年的热点研究。

  • 标签: 功能性低聚糖 保健品 食品 人类体内
  • 简介:〖摘要〗用老师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赏识等等美好的情感,去关注教育这些在生活中缺少爱的留守儿童,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孩子干渴的心灵,让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的成长。

  • 标签: 〖〗 留守儿童 案例 反思
  • 简介:摘要: 甘露消毒丹为治疗湿热之良剂,湿热毒邪是湿温的致病原因,湿蕴毒留是湿温的病机基础,临床以身热困倦、口渴尿赤、苔黄腻诸证为诊断要点,治疗病症都具有湿热之性、毒热内蕴的特点。临床上应用本方治疗湿温气分证,近年来,经临床实践证实,运用此方加减可治疗各科多种疾病,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传染病、内科、妇科、儿科、泌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疾病,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反复发热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甘露消毒丹 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反复发热
  • 简介:摘要:甘露消毒丹是应用在湿热之症治疗的主要药方,该药方可以对身热困乏,口渴尿赤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从临床使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之症时,其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甘露消毒丹除了在湿热之症治疗以外,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疾病治疗中,并且根据中医辨证思维,加减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根据现代临床应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情况分析,可以使用传染病、内科、儿科等疾病治疗中,并且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甘露消毒丹  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反复发热
  • 简介:摘要基因治疗逐渐成为治疗遗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基因传递载体以克服各种生理和系统性障碍。壳聚糖具有天然抑菌、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已被用于药物递送系统以及制造与伤口愈合相关的基因传递系统的候选材料,其亦已被用作各类基因载体为各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出新方向,比如作为小干扰RNA载体用于癌症的联合治疗,作为微RNA载体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等。笔者对壳聚糖载体基因治疗在临床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壳聚糖 基因输送 载体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破坏了土壤内生态系统运转。为了有效解决铅污染的问题,增强土壤修复能力,本文以袖珍椰子和凤尾蕨为研究对象,对改性壳聚糖联合植物修复铅污染土壤进行了相关试验分析,希望可以有效解决土壤铅污染问题。

  • 标签: 改性壳聚糖 植物修复 铅污染 土壤试验
  • 简介:摘要:外伤性大出血是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院前急救通常是由于意外发生导致的伤者在接受专业医疗设备诊疗前的急救方式。多学科分析表明,约2.5%的死亡是可以通过在不可控出血刚发生时采用止血药物或介入治疗等方式避免的。有效控制出血,可将战伤死亡率降低50%,近年来以壳聚糖儿茶酚为材料的止血器材得到重视。

  • 标签: 儿茶酚 止血材料 壳聚糖
  • 简介:【摘要】20%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生产过程中洒落药液极易析出结晶,污染瓶身,其最终灭菌后瓶盖上的水团挥发后留下甘露醇白色结晶,影响产品外观质量。本文就解决瓶盖结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20%甘露醇 瓶盖结晶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静脉滴注不同速度20%甘露醇对血压的影响,为甘露醇引起高颅压等不良反应提供依据,以及为相应不良反应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5名术前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25min组,比较三组在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输注20%甘露醇过程中会使血压降低,且输注的速度越快血压下降的速度越快且下降幅度越大,甘露醇输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血压,必要时需减慢输注速度或升压药物处理。

  • 标签: 甘露醇 输注速度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眼科疾病时甘露醇的临床运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眼科疾病患者共计12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者先进行眼压的检查,并以此为基础对所有患者进行甘露醇的使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眼压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尿量等各项指征。结果:在治疗前所有患者的眼压值普遍偏高,在治疗后眼压明显降低,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77%,5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3例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患者有颅内高压,2例患者出现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结论:甘露醇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需要控制好用量才能够保证其安全性能,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甘露醇 眼科疾病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20%甘露醇溶液的输注,了解经改良中长导管的使用过程,并对其使用安全性和效果做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由我院临床接受20%甘露醇静脉输液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参与实施,共计人数58例。按照要求,临床患者分别选用股静脉输液、经改良中长导管输注两种方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应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人数按照1:1的比例进行分配,每组29例。结果:关于两组患者穿刺耗时的比较,观察组较另一组对应时间值明显缩短,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除此之外,针对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发生概率均较低,组间对应概率值差异不大(P>0.05)。结论:经改良中长导管输液方式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较快的完成穿刺操作,还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将其用于临床20%甘露醇溶液输注治疗环节中,有利于药物疗效更好的发挥,临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甘露醇溶液 改良中长导管 安全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服甘露醇结合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取院内收治50例因小肠症候群接受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患者,2020年1月-2022年6月,患者均口服甘露醇进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患者VAS评分为(4.52±0.45)分,肠管充盈度评分(3.45±0.68)分;患者动脉期十二指肠CT值(67.15±4.45),空肠CT值(69.15±2.32),回肠CT值(62.25±4.12);门脉期十二指肠CT值(86.35±1.65),空肠CT值(85.13±2.45),回肠CT值(80.28±2.16);患者动脉期管壁CT 值(59.25±7.45),门脉期管壁 CT 值(79.72±4.33),门脉期管腔CT 值(10.48±1.05)。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期间患者口服甘露醇,可改善肠管的充盈度,增加门脉期管腔CT值,且所具耐受度较高,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 甘露醇 肠管充盈度
  • 简介:摘要婴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和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作为肠道菌群演替速度较快的重要阶段,稳定的肠道菌群定植对机体健康、免疫系统的建立及完善有着重大且长远的意义。母乳中富含人乳低聚糖(HMOs),能够有效促进婴儿肠道中有益细菌的生长,抑制病原菌的侵袭,改善肠道菌群组成,提高菌种多样性,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现就HMOs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人乳低聚糖 肠道菌群 进展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CN)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膀胱癌T24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DCN对T24细胞存活率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N对T24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C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其他浓度相比,40、50 μg/mL DCN作用72 h时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1期细胞达到最高值,S期细胞达最低值(P<0.001)。5、10、20、30、40、50 μg/mL DCN作用72 h后均能促进T24细胞凋亡,且在40 μg/mL时达到最大值(P<0.001);与0 μg/mL相比,5、10、20、30、40、50 μg/mL DCN作用72 h对TGF-β1表达均有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40 μg/mL(P<0.001);与0 μg/mL相比,40 μg/mL DCN能促进P21蛋白上调(P<0.001)。结论DCN在体外能够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下调TGF-β1及上调P2l蛋白表达。

  • 标签: 膀胱肿瘤 核心蛋白聚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壳聚糖为具有正电荷的碱性多糖,自然界中分布量较大。此种物质主要在甲壳类动物外科、昆虫外科中。此种物质及分解产物均无毒,且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抗凝血性良好,为此在医学及食品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应用主要为壳聚糖微球,壳聚糖包埋固体或液体药物形成微小球状体,与其他微球载体对比优势显著。为此,本文中将对已有关于壳聚糖药物微球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资料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壳聚糖 药物微球 制备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