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不同的碳氮源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对杏鲍菇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菌丝体生物量较高的培养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杏鲍菇液体发酵适宜的碳源为小米粉和蔗糖的混合碳源,豆饼粉为适宜的氮源,酵母膏为生长因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的培养配方为小米粉2%,蔗糖2%,豆饼粉2%,酵母膏1%,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

  • 标签: 杏鲍菇 液体发酵 培养基 生物量
  • 简介:目的评价变色液体培养快速检测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变色液体培养接种痰标本培养,并与改良酸性罗-琼氏(Lowenstein-Jensen,L-J)培养平行比较.结果911例痰标本的涂阳检测率为29.1%,变色液体培养阳性率为43.4%,略高于改良罗-琼氏(L-J)培养阳性率40.1%,变色液体培养和改良罗-琼培养涂阳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6和18d,涂阴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15和28d,污染率分别为2.7%和2.1%.结论变色液体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简便、可靠和实用性好的特点.

  • 标签: 快速培养 结核分枝杆菌 变色液体培养基
  • 简介:摘要: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作为担子菌门中重要的药食同源真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黑色素和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血、补脑、抗衰老、抗凝血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保健效果和药用功效,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绝佳食材。近年来,随着“菌粮”等新名词的出现,黑木耳在人类健康重要性中的体现越为明显。

  • 标签: 黑木耳 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培养条件 优化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培养组成成分对红缘拟层孔菌菌丝产量和多糖量的影响,优选出的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佳配方。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的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体培养中最佳碳源、氮源及维生素B1的用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红缘拟层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配方的最佳组合。结果:优选出的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最佳配方为(g/100mL):大米粉5,酵母粉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5,维生素B10.04。结论:优选出红缘拟层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佳配方,为今后大规模液体发酵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红缘拟层孔菌 液体发酵 正交设计试验 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进行改良后的效果,改善液体培养法较高的假阳性率。方法将商品肺炎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中加入头孢吡肟(马斯平)作为改良培养,同时用固体培养培养做结果参照,用原液培养和改良培养同时平行检测116份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病患咽拭子标本,依照其具体的颜色变化对最终的培养结果进行判定,将其与未改良前的培养结果相对比。结果改良后的培养敏感性稍许下降,而特异性、阴、阳性预测率均明显提高,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率。结论在培养改良后对于一些杂菌能够发挥较好的抑制性效果,6小时快速培养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服务,指导临床正确用药,且步骤简便灵活,值得在临床辅助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快速培养 改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色培养和SS培养检测水中沙门菌的效果,为快速而准确检测自来水管水样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7个水样稀释10倍、100倍后,分别涂布于沙门显色培养平板和SS平板,37℃培养48h后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并计数,对培养中可疑菌落分离纯化后氧化酶试验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凡氧化酶试验阴性,葡萄糖O-F试验为发酵型者即为可疑菌,采用肠杆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码鉴定37℃48h后观察结果。结果共检测7份水样,2-7号(即除了1号样)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中沙门菌菌落总数均大于SS培养检测出的沙门菌菌落总数;其中2号样、3号样、7号样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和SS培养的沙门菌菌落总数﹤1.0×10CFU/mL。结论采用显色培养分离沙门菌较易鉴别且直观,同时也可以克服因肉眼挑选带来的主观误差。本次试验显色培养对沙门菌菌落数的检出率高于SS选择性培养,说明显色培养适于水样标本中沙门菌的检测。

  • 标签: 显色培养基 SS培养基 沙门菌
  • 简介:目的:验证美国药典用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能否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方法:参照灵敏度试验,比较试验菌在两种培养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试验菌在真菌培养生长优于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结论: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不能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真菌培养也不完全具备适合细菌生长的特性.

  • 标签: 无菌检查 真菌培养基 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 比较试验
  • 简介:摘要:随着农业技术和机械的进步,黑木耳种植模式由过去的段木栽培逐渐转变成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优的袋料栽培。袋料栽培培养水分含量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分析黑木耳培养水分含量对黑木耳生产的影响,并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培养水分含量,为黑木耳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黑木耳 培养基 水分含量
  • 简介:生产区的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生产时的环境状况、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设备及物料的污染状况、人员操作和卫生状况等,每一个环节对无菌生产工艺最终产品的质量都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无菌生产工艺系统无菌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各项国内外法规及指导文件均要求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对其进行验证。目前,多数厂家采用培养灌装试验来证明其无菌工艺的可靠性。

  • 标签: 无菌工艺 培养基 PET瓶 灌装 生产工艺系统 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探讨显色培养对患者标本中携带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的快速筛选作用。方法将患者的肛拭子标本接种chromIDESBL显色培养,并对生长的细菌进行鉴定和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结果chromIDESBL显色培养显紫红色的细菌为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34株、显蓝绿色的细菌为KESC群,其中产ESBL肺炎克雷伯13株;ATB鉴定值均大于90%;chromIDESBL显色培养敏感率(94%)和特异性均(94%)较好,chromIDESBL显色培养和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筛选ESBLs菌株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色培养能快速检测筛选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控制院内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显色培养基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 简介:目的比较α-MEM和高糖DMEM两种培养对小鼠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1)根据培养和是否添加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将细胞分为4组:α-MEM培养组、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组、高糖DMEM培养组、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组;(2)于培养第3天收集细胞,分别通过qPCR、免疫印迹实验观察分化相关标记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P)、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cells1,NFATc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RANK)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做TRAP染色观察各组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情况,探讨添加RANKL后α-MEM培养和高糖DMEM培养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1)与添加RANKL的高糖DMEM培养相比,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使RAW264.7细胞的分化相关标记物TRAP、NFATc1、RANK及cathepsinK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RAP、NFATc1及cathepsinK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在α-MEM培养或高糖DMEM培养中添加RANKL均可使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但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处理的细胞组中形成的成熟破骨细胞更多.结论添加RANKL的α-MEM培养有利于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 标签: RAW264.7细胞 高糖DMEM培养基 α-MEM培养基 破骨细胞 核因子k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
  • 简介:通过对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质与条件的研究,明确其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适宜光照条件、适宜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适宜培养,以便应用于尖顶羊肚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和工业发酵.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值为6;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浓度分别为200g/L和10g/L;菌丝在黑暗环境下生长良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用胡萝卜酵母膏培养振荡培养形成的菌丝球多,菌丝生长量大;菌丝球在不同培养中生长,可引起培养液pH值的上升或者下降;菌丝球可利用培养内的氨基酸,使氨基酸降解,在胡萝卜酵母膏培养中振荡培养8d的菌液总氨基酸含量较原液减少了36.71%,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氨酸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 标签: 尖硕羊肚菌 液体培养 培养条件
  • 简介:摘要:培养是人工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需要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营养基质,用来培养或分离各种微生物的, 没有培养, 微生物不能生长。通俗的说 培养就是微生物的饭。制备 培养 ,就等于给微生物 营养平衡搭配 ,不要某种营养物质太多 ,也不要营养缺乏。因此微生物培养的制备,对检测微生物 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 制备微生物培养的注意细节 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为检测微生物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 培养基 制备
  • 简介:真菌的培养方法和细菌培养方法基本相同,但真菌除试管及平皿培养外,还有小培养(玻片培养)直接观察真菌形态结构。真菌对环境抵抗力强,因此所需营养与细菌有所不同,pH范围较大,真菌菌落较大,杂菌污染时易于发现,除少数菌种外一般培养并不困难。

  • 标签: 医学真菌 培养基 制备
  • 简介:根据黄伞在不同培养上的生长状况,筛选了适宜于其生长的母种培养液体培养和栽培料培养。结果表明,母种培养的最优配方为:马铃薯20%,红糖2%,蛋白胨05%,维生素B10001%,琼脂2%。液体培养的最优配方为:马铃薯20%,红糖2%,酵母膏05%,KH2PO4025%,MgSO4015%,维生素B10001%。栽培料培养的最优配方为:棉籽壳28%,木屑50%,麦麸20%,白糖1%,生石灰1%。

  • 标签: 黄伞 培养基 筛选
  • 简介:通过引进福建临川虎奶菇0121、江西东华虎奶菇1号、江西虎奶菇dh-5,共3个虎奶菇种源菌株进行筛选,得出临川虎奶菇0121为最适种源,并对临川虎奶菇0121进行最适栽培培养筛选。结果表明:临川虎奶菇0121栽培培养以配方1:棉籽壳75%、麸皮23%、石膏1%、石灰1%的培养料最适宜,其次为配方2,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 标签: 虎奶菇 种源 培养基 产量
  • 简介:为获得生长活力较好,可以满足菌种水解玉米蛋白粉生产玉米肽的需要,以OD600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生长适宜的培养成分,即:葡萄糖2%(碳源)、大豆蛋白胨4%(氮源)、MgSO40.15%、K2HPO40.2%、KH2PO40.2%。以单因素试验菌种生长适宜的培养成分作为二次旋转正交试验的零水平,以菌种生长14h的OD600为指标,确定培养成分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大豆蛋白胨3.6%、MgSO40.16%、K2HPO40.28%、KH2PO40.28%。在此条件下菌种培养14h,其OD600由0.900上升到1.869,菌株生长量提高了1倍。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基 二次旋转正交实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