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考察日语自动在接ヲ格的定性分析,很多先行研究都曾指出自动接ヲ格的特殊情况,把该情况下的自动定性为表示移动的动词,这多认定为移动表现和空间表现。但是还有很多自动本身并不具有移动或空间的意味指向。

  • 标签: 日语自动词 ヲ格 移动动词 空间表现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日语自动可接ヲ格的具体情况及限制条件,收集了248个接ヲ格的自动,试图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来把这些可接ヲ格的自动做一个定性的分析。收集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较有说服力的字典和相关文献资料。

  • 标签:
  • 简介:本文将动结式晚出派的判断标准概括为“V2自动化标准”,指出这条标准过于严格,在判断动结式时难以贯彻到底,操作性不强。文章结合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八部文献,对“破、断、坏、灭”等4个动词的使动用法和用于动结式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据此分析了这条标准存在局限性的根源。

  • 标签: 动结式 V2 自动词化标准 献疑
  • 简介:日语中的“-につぃて”“-にぉぃて”“-につれて”“-にしたがつて”等由动词转换而来的表达形式.通常被称为“复合辞”“复合助词”“后置词”等。该文选择“复合助词”的说法,考察源自动的这一表达形式的语法化情况。主要参考汉语中相关介词方面的研究,分析日语动词语法化的诱因、前提条件,考察动词语法化的复合助词与原动词的关联。结果表明,在意义用法方面,复合助词与汉语的介词基本呈对应的情况,但在词义范围和细节表达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相对于汉语的动介兼类词的概念,日语中也有必要对兼具复合助词功能的动词进行界定。

  • 标签: 复合助词 介词 语法化 次要动词 动词中止形
  • 简介:摘要该文运用NINJAL-LWPforTWC语料库(简称NLT)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飛ぶ”“通る”“発つ”“出る”“走る”接ヲ格时,与前面名词的共现频数、MI值的数据。前接名词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移动动词间的表示移动动作的差异。

  • 标签: 移动自动词 共现分析 共现频数 MI值 显著搭配词
  • 简介:动词在表达可能之义时,除了少数固有可能动词外,更多地是意志性动词的变化形式。两者之问在具体使用方面,存在着细微的语法差异。尤其是后者在句子结构中,还表现出“カ”与“を”的差异。此外,其它可能表达形式的存在,说明在表达可能之义方面,日语动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 标签: 动词 可能动词 能动态 意志性
  • 简介:一、本居春庭的自他(动词)研究关于日语动词的自他问题,早在江户时代就已开始研究。本居宣长的长子本居春庭是当时最优秀的语法学家。他于江户中期宝历十三年(1763年)生于伊势松吸。春庭十三岁时,父亲命他抄录贺茂真渊的《新学》,契冲的《万叶代匠记》,新井白石的《东音谱》等,培养了他的语学素养。二十岁时,记父亲《御国词活用抄》的笔记。后来专门研究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二十四岁前后,从事《古事记传》的

  • 标签: 自动词 日语动词 词汇意义 使役态 助动词 词组
  • 简介:日语心理动词因为表达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在会话句中做谓语使用时受到人称制约。以往的研究多将心理动词的人称制约现象总结为第三人称主语句中无法使用动词的ル形和タ形。而笔者以为,日语心理动词的人称制约涉及到包括心理动词句的句子功能、人称、动词的时体态等多个方面,应以"句子功能:人称+动词时体态"的综合体来进行全面分析。由此,本文将日语心理动词的人称制约现象分为两类,从广义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并分析了其动因机制,以达到更好地掌握其使用特征的目的。

  • 标签: 心理动词 人称制约 句子功能 动词时体态 动因机制
  • 简介:日语动词按照语义有无意志性,可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两类。意志性特征可从两个层面观察,即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前者以他动词为主,具有命令、可能表达功能,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语义层面,突显动词意志的绝对性;后者在词汇层面为非意志动词,通常缺乏意志、可能等表达,与上述绝对意志动词形成对照,但在句子中如有副词、助动词、助词参与,有时也会有意志性。该意志性主要体现在句法层面,突显动词意志的相对性。对动词意志性特征的认识,这两个层面观察都不可或缺。尤其是使役态与助词「を」的参与,成为动词意志性的重要标志。

  • 标签: 动词 意志 非意志 词汇 句法
  • 简介:在以往的日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中,一般都是着重在动词的格以及在句中的功能的层面上。但是,实际的日语交流实践表明,仅局限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是不够全面的。为了更加深化研究,文章从词义的角度出发,对日汉语动词的对比展开初步的探讨,尝试在日语动词研究领域中寻找一条新的路子。

  • 标签: 日语动词 下位意义取向 词义
  • 简介:汉语动词“打”的日语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黄文明汉语动词“打”可称为万能动词,很多场合都能用,而相应的日语就以上只介绍了少数常见的“打”字词组的日语翻译例句。有的翻译汉语动词“打”的日语翻译@黄文明$北京外国语大学...

  • 标签: 汉语动词 “打” 日语翻译 万能动词 外国语 词组
  • 简介:摘要中日两国的语言虽然看上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从语法功能上说,汉语与日语却分属不同语系,因此在语法和语序上是完全不同的。本文试从汉日语的异同浅析日语自动和他动词的用法。

  • 标签: 日语 粘着语 孤立语 自动词 他动词
  • 简介:摘要授受动词所表达的不仅是物的授受,授受补助动词还表达行为的授受。本文通过对授受动词的视点、恩惠关系说明授受动词的方向性,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 标签: 授受动词 人称 视点 恩惠 方向性
  • 简介:摘要日语复合动词数量大,生产性高是现代日语动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日语交流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复合动词“~きる”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在日语教材《综合日语》的导入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 标签:
  • 简介: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范畴理论对日语“さ”类常用动词进行认知分析,阐释“さ”类常用动词的类属划分以及家族相似性的组织性和规律性。并以人们来自客观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规律为基础,探析“さ”类常用动词原始模糊语义的产生、发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从而建立一个以家族相似性为特征解释“さ”类常用动词的语义网络。

  • 标签: “さ”类常用动词 类属划分 范畴化 家族相似性 模糊语义
  • 简介:日语中的授受表达用法比较重要而又复杂,除了表示物的"授予与接受"外,更体现了日本人之间特有的恩惠意识。如果使用不当,会使听者感到不快甚至引起误解。文章从授受表达语用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等的用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 标签: 日语 授受表达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