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种用于气管插管可视技术层出不穷,早期都是应用于困难气道患者,因其可明显改善咽部显露效果,获得满意图像,从而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随着视频喉镜的普及,加之这些新技术较传统喉镜对患者咽喉及气道的刺激性小1,许多麻醉医生将其应用于气道解剖结构正常的患者。帝视内窥镜(disposcopeendoscope,DE)是一种具有无线可视功能、可任意塑形的新型管芯类气管插管工具,外径5.0毫米,长37厘米,镜头分辨率10万像素,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喉镜辅助,准确定位声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2。该文重点就帝视内窥镜用于气管插管优越性及目前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帝视内窥镜 气管插管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0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60例,均采用可视喉镜全麻气管插管麻醉,观察气管导管端口涂抹地塞米松。结果T3对照组HR、T1对照组T3高于观察组,观察气管插管操作时间(13.6±1.4)s低于对照组(15.0±1.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次成功55例、失败1例、组织损伤9例,对照组则为50例、3例、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辅助气管插管,可减轻插管刺激作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可视喉镜 地塞米松
  • 简介:目的:分析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引导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8例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引导;对照组63例,采用HC可视喉镜,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总时间少于对照组,插管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差异(t=6.294,t=9.724,t=5.284;P〈0.05);插管即刻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差异(t=5.992,t=5.582,t=7.102;P〈0.05);插管成功后1min,观察组患者的HR、SBP及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差异(t=7.145,t=6.229,t=6.684;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出血、牙齿脱落、咽部不适及声音嘶哑等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差异(x2=8.284,x2=5.938,x2=11.284,x2=9.624;P〈0.05)。结论:HC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引导可以提示老年全麻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并减少插管损伤,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插管刺激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标签: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HC可视喉镜 纤维光导支气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技术代替直视喉镜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1000例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直视喉镜插管组(A组)和光棒引导插管组(B组),每组500例,观察并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插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光棒引导插管组(B组)较直视喉镜插管组(A组)插管时间明显减少(P<0.05),B组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24小时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A组(P<0.05)。直视喉镜插管对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光棒引导插管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安全、可靠、快捷,并优于传统的直视喉镜插管法;可代替传统的直视喉镜插管法作为常规气管插管技术。

  • 标签: 光棒 喉镜 气管插管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全麻手术的68例患者(预测可能存在困难气管插管)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将68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进行插管,实验组采用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进行插管观察两组全麻手术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插管前与插管时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全麻手术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47.06%)明显低于实验组(79.41%);且两组之间对比的插管时间及插管时心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困难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的效果明显,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对心血管反应较轻。

  • 标签: 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 困难气管插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研究,评价视可尼可视喉镜在全麻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2月~2016年6月,选择医院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对照分组,采用普通喉镜气管插管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视可尼可视喉镜3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插管前后收缩压、心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插管时间。结果在T1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SBP、HR组内比较高于T0时间段,组间比较观察组SBP、HR高于对照组,观察气管插管平均耗时(26.6±6.2)s,低于对照组(33.5±6.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喉镜气管插管失败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视可尼可视喉镜,有助于减轻对患者的刺激,提高患者舒适感受,稳定循环。

  • 标签: 全麻 气管插管 视可尼可视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焦虑、抑郁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6.7%)、抑郁(4.4%)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0%,对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其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及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增加临床疗效。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气管插管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VS气管插管气管软化的CT征象,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638例PVS患者气管插管后的颈、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对最后确诊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共确诊气管软化患者58例,CT上气管多呈“刀鞘”状,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结论CT能清晰显示PVS患者软化气管的形态、程度,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气管软化 PVS CT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气管插管被广泛运用在临床工作中,这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就有所提高,要掌握对气管插管病人的一系列护理。本文就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气管插管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术后的舒适护理方法,并借此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早日康复。方法对本次研究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舒适护理方案,强化日常护理,选择科学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吸痰机,预防并发症。结果对气管插管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应当着重体现以人为本,时刻在病患的角度为其实施针对性方案,把握好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护理手段,同时在护理时要耐心的每位家属进行健康讲解,令其支持及配合护理工作开展。结论安全、合理、有效的气管插管术后护理可另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降低感染的同时还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令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气管插管术后 舒适护理 方案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听诊法确定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的效果。方法120名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气管插管后随机分M组和T组,每组60例。M组采用经验法给气管套囊注气,T组采用听诊法给套囊注气,然后两组均压力换能器测定套囊压力,确定无漏气后机械通气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24h对患者进行访视,记录患者咽痛、咳嗽、咳痰、声音嘶哑及血丝痰情况。结果M组套囊压力明显高于T组(P<0.05),M组患者术后咽痛、咳痰、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高于T组(P<0.05)。结论听诊法确定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在合适的套囊压力下封闭气道,又能明显减少插管后气道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听诊法 气管导管 套囊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采用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引起患者呛咳,利于吸痰的方法,预防痰痂形成,使其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其生命安全。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有1例形成痰痂,但无生命危险。结论对脑外科患者进行术后气管插管护理时,每隔4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可以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外科 术后气管插管 生理盐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20例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时通过冲洗+擦洗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后,VAP的发生率下降20%。结论因此提高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分泌物淤积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对预防口腔感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插管法,气管内/护理,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以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结果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广泛成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结论近几年机械通气技术迅速发展,国内外同行对机械通气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人工气道首选经口气管插管,现就医护配合、气道护理、呼吸机参数调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叙述如下。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