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往许多研究探讨了各种视觉特征对数量判断任务的影响,但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本研究依据信号检测论原理对刺激特征影响数量判断的方式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刺激大小、形状和分布均匀度等因素可影响数量判断的反应标准,但不会影响辨别力;刺激聚集或组块会直接对数量判断的辨别力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刺激特征对数量判断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一方面,人类具有从刺激特征中直接抽取数量信息进行认知比较的能力;另一方面,刺激点聚集或组块可以直接影响被试的数量感知。此外,我们还推测,组块是通过改变客体表征的方式来影响数量感知的。

  • 标签: 数量感知 数量判断 信号检测论 组块 客体表征
  • 简介:原木和锯材历来是我国进口木材产品诸多品种中最大宗,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品种。这两种产品进口的数量、价值金额,以及单价水平的升降,往往就决定了当年的木材进口总趋势的变化和走向。原木和锯材这两种产品的进口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明显变化。

  • 标签: 木材进口 原木 锯材 木材产品 多品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则故事,让我看后心里五味杂陈。两位我喜欢的古典音乐大师,弗朗茨·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肖邦,在巴黎先功成名就的前者提携了后者。1830年,肖邦作别祖国波兰,来到欧洲艺术的中心法国巴黎,籍籍无名之际,经人介绍,认识了鼎鼎大名的同行李斯特。两人年纪相仿,都以钢琴为语言,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 标签: 籍籍无名 李斯特 音乐大师 欧洲艺术 弗朗茨 乔治桑
  • 简介:灾难前的预感震惊全球的美国“9·11”袭击事件发生不久,从灾难中逃出的幸存者中便出现了许多离奇的传说。据有关媒体报道,这些幸存者都曾有过一种不安的模糊感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就在袭击发生不久前,很多幸存者基于不能言说的本能反应,开始改变了他们原来的工作或行动计划。

  • 标签: 感知 幸存者 袭击事件 媒体报道 灾难 反应
  • 简介:  记得是七十年代末,忽然一个晚上,我望着案头的诗稿猛地觉得自己打小就酷爱的诗歌,再无法确准地表现我丰富精彩的人生了……我染指起小说来.……

  • 标签: 感知小说
  • 简介:感知不仅关乎人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也奠定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相互交往的基础。因而,注重个体的西方文化关注感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感知本身并无独立的历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导性感知模式。本文力争从历史性角度出发,以跨学科的文化学研究范式为指导,简要梳理古典至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感知话语的嬗变,以探究启蒙时期对感知的理解以及相关文化实践对人的感知和交往方式的重塑。

  • 标签: 感知 认识 再现 技术媒介 人类学
  • 简介:阅读篇章的选择、多项选择题目的设计以及篇章数量与测验题目数量的拟合度问题,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信度和效度的基本因素。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的不同组合方式对阅读理解测验误差和信度的影响也不相同。本研究以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随机选择500名考生作为研究样本,借助概化理论的随机双面嵌套(nested)设计s×(i:p)分析了HSK阅读理解测验中的误差来源和结构,对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的匹配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增加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均可以提高测验的精度,但增加文章数量比增加题目数量对概化系数(Generalizabilitycoefficient,Eρ2)的提高作用更有效;HSK阅读理解测验的篇章数量和题目数量的现行组合方式符合误差控制的原则和信度指标的要求。

  • 标签: 概化理论 概化系数 信度 阅读理解测验 汉语水平考试(HSK)
  • 简介:元代军户的数量〔日〕松田孝一(Mathudakoichi)翻译闫秀艳(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研究所前言关于忽必烈统治时期军户的数量,人们多次提到的数字是720,000。许多学者诸如村上正二、萧启庆、太田弥一郎、洪金富、托马斯·爱尔森等人,认为这一数字就是...

  • 标签: 《元典章》 《元史》 探马赤军 军事制度 蒙古帝国 蒙古人
  • 简介:【问题】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及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据某市交通部门统计,2007年底全市汽车拥有量为150万辆.而截至2009年底,全市的汽车拥有量已达216万辆.

  • 标签: 汽车产业 数量问题 2009年 2007年 经济收入 部门统计
  • 简介:小朋友都知道,造句说话时适当地运用动词、形容词,能使句子具体生动。其实,数量词用得好,也有这样的效果。可是,有些小朋友不注重数量词的积累和使用,希望读了下文能使你重视起来。

  • 标签: 数量词 巧用 小朋友 形容词 动词 造句
  • 简介:片段一:课前谈话生:同学们,黎老师想给大家说三件事,可以吗?生:(乐意地)可以.师:几件呢?生:(伸出三个手指头,齐声回答)三件.师:黎老师怕忘了,就写在黑板上.(板书:三件)师:第一件事,起立,小板凳--生:进桌底.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数量词 教学活动 游戏
  • 简介: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省、市级以上的运动员来说,如何处理运动量的数量与强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纵观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的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各有特点,并且呈现一种发展趋势。郑凤荣在五十年代的训练,数量很大,而强度一般。在破世界纪录前一年(1956年),她每周训练9次(不包括早操)全年训练总数达309次。当时在国际田坛,她的

  • 标签: 倪志钦 郑凤荣 世界纪录 朱建华 训练基础 五十年代
  • 简介:数量和分率是两个相关又不同的概念。但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同学不会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下面我们对两个病例来进行会诊。例1仓库里有化肥51/3吨,第一天运走2/5,第二天运

  • 标签: 数量分率
  • 简介:摘要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我们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时间内,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而忽略了总结、归纳知识,思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是学习的目的。本文针对地理课堂上指导学生复习的相关内容,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地理课堂 复习 重质量
  • 简介: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具有艺术化的审美特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把“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必须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反映的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它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应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本文拟从这三方面探讨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

  • 标签: 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审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