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莫高窟敦煌最具盛名的景点,它的壁画驰名中外,总面积有4.5万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以一平方米的宽度横向排列,长度可达45千米。莫高窟是一座博大精美、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廊,也因此人们喜欢把它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莫高窟的每一幅壁画都呈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而且这些壁画不只画在洞窟的四壁上,还画在洞窟的穹顶上。画的内容有的是佛经故事,有的是山水建筑,有的是劳动人民劳作的场面。这些壁画吸收了西域各国的文化特色,是中西方艺术融合的结晶。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壁画 佛经故事 劳动人民 文化特色 艺术融合
  • 简介:敦煌莫高窟清代出现了多例《西游记》题材的绘塑作品,作者通过实地考察,结合20世纪初拍摄的敦煌莫高窟老照片,对莫高窟三层楼《西游记》壁画的画面进行了考释,对现存洞窟中清塑唐僧和孙悟空像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主要施主道士王圆箓请人绘塑这些作品的原因,并认为除了《西游记》在清代民间非常流行之外,更与王道士所属的全真道龙门派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莫高窟 《西游记》 王道士 全真道龙门派
  • 简介:敦煌莫高窟第237窟中有一则汉文游人题记,含有统兵官、中书省左丞相(?)以及甘肃省(?)平章等官员题名,另外还有“红军至肃州赶(?)至”的记载。通过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书TK204V以及《明太祖实录》相关内容的考察,可知莫高窟第237窟汉文游人题记应与明初冯胜率军进攻甘肃事件有关,题写时间应在北元宣光二年六月初。

  • 标签: 敦煌 莫高窟第237窟 游人题记 北元
  • 简介:世界遗产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旅游者前来游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而遗产地的优质服务也可以更好地丰富游客的体验。文章从剧场理论观点,提出遗产地服务接触互动完整的模式基础,进而以敦煌莫高窟为例,通过分析关于遗产地服务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实际分解阐释剧场服务理论要素,对莫高窟的服务人员、游客、提供服务的实体环境、服务人员与游客的人际互动等4个服务要素进行分析,尝试从服务剧场理论的视角提出世界遗产地管理创新服务的新思路。

  • 标签: 服务剧场 服务接触 角色扮演 遗产旅游地 人际互动
  • 简介:敦煌敦煌。西域高地。丝绸的古道飘在天上,一群神仙和一群凡人都依着心灵的呼唤风尘仆仆而来。敦煌,盛大辉煌的城堡,坐落在漠海与天空相接的地平线边缘。天边的城堡,犹如残缺的夕阳,一个绝美的黄昏擦过一位游人身边。骆驼在充满东方情调的背景下走入天边。

  • 标签: 子般 三危山 天地之间 下走 古丝绸之路 一无所求
  • 简介:车发兰州没等我挥手告别兰州挥动一条长长的鞭子打着呼哨催促车轮和我向西行进路伸向远方以远坐在车厢里我以唐风的豪放宋雨的婉约慢条斯理地遥望着窗口任历史烟云匆匆飘过是的火车不认识我我只是个过往但雄关大漠还有武威、酒泉、敦煌肯定不是我的驿站。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壹大雪下了半个月,将两个香客困在了莫高窟里,连远处的三危山都白茫茫一片。准确讲,也不是香客,其实是寺里请来的画工,在窟子里勾勒壁画。天寒时,方丈带着僧人们下山进城,躲避这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雪,但他们二位婉拒了,理由是佛本生的故事才画到一半,就此搁笔的话,才是一种蠢行和罪过。两个画工,一大,一小,小的机敏顽劣,跟一只耗子似的;大的木讷内敛,像一只瓷器那般静谧。

  • 标签: 三危山 子里 妩媚动人 那就是我 老僧入定 画壁
  • 简介:游戏研究的著名先驱、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nHuiZinga)曾说过,游戏因素在人类的整个文化进程中都是活跃着的,“处于最初阶段的文明乃是被游戏出来的”,因而游戏精神甚至“比文化本身还要古老”。

  • 标签: 游戏因素 简介 古代 敦煌 文化进程 历史学家
  • 简介:绘制于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中的净瓶,数量庞大,造型多样,有着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特点。本文通过大量取样、分类,以及与文献和出土实物相互印证,深入分析了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中净瓶造型的发展、变化及成因。得出结论:一、净瓶造型主要分无盖、有盖、圆盘小颈和罐四大类,每一类中又有多种型、式;二、净瓶造型与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之间既有一致性,又保持了自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三、净瓶造型除受印度早期净瓶造型和佛典描述的净瓶造型影响外,还受到唐代瓷器、金银器以及萨珊、粟特、拜占庭、吐蕃等地金银器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环境下中外工艺美术的发展、交流,及其在佛教美术中的反映情况。

  • 标签: 莫高窟 唐代 观音画像 净瓶造型
  • 简介:上海有四十五条公交夜宵线,四条以汉字命名,其他的都是阿拉伯数字,都是三位数,都以数字“3”打头。从“301”到“341”,这三个规矩沿用至今,雷打不动。在开夜宵车之前,老龚开的是“110”。熟悉宝山闸北一带的都拎得清,但是,总有些乘客怀疑他开的是警车“110”。“喂,司机,还勿开啊?”

  • 标签: 敦煌 阿拉伯数字 三位数
  • 简介:张承奉在其主政敦煌的后期一度建立了西汉金山国。在金山国创建之际,国中曾有人动议举行郊祀。由于史料缺乏,对于金山国是否真正举行过郊祀之礼,目前还难以确知。本文结合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经推理认为,金山国时期具备举行郊祀的多种有利条件,应该举行过郊祀礼仪。

  • 标签: 敦煌 金山国 张承奉 郊祀
  • 简介:源自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壁画的敦煌舞蹈,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舞蹈。敦煌艺术也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中的一大奇迹和瑰宝,举世闻名。敦煌舞蹈则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舞蹈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舞蹈类别,它所蕴藏的价值和拥有的独特魅力,让敦煌舞蹈在今后的发展中拥有一片辽阔空间。

  • 标签: 敦煌舞蹈 历史地域 文化发展
  • 简介:敦煌,处于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这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遗址莫高窟。建在大漠深处断崖壁上的莫高窟,千百年来历经自然、人为双重侵害,能留到今天,是个奇迹。1000多年后的今天,洞窟的保护仍然是个世界难题。

  • 标签: 敦煌 樊锦诗 女儿 丝绸之路 文化内涵 佛教遗址
  • 简介:"插词"是说唱文本中插入的韵文,分为既定插词和拟定插词。既定插词即保留在说唱文本之中,并随之一起流传的韵文。拟定插词即拟为原说唱文本中的插词,后单独流传的韵文。作为"插词"的敦煌诗,主要包含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七言居多,五言为次。其中,有的是说唱艺人根据需要自创的诗歌,有的是引用的诗歌。它们的内容形式、抄录标准、排列方式、传播途径等皆和传统诗作略有不同。诗歌借助说唱伎艺,在民间流传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在演说过程中,说唱艺人可根据需要修改插入的诗歌,增删内容,调整形式。在听说过程中,抄录者按照听说顺序选择、排列和抄录插入的诗歌,造成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写卷。韵文部分脱离说唱文本单独流传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逐渐隐而不显。学界可据拟定插词,拟测、还原相关说唱文本。

  • 标签: 插词 敦煌诗 说唱文本 既定插词 拟定插词
  • 简介:七七斋信仰反映到敦煌晚唐五代宋初的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抄写文本,二是造像供养,三是设斋荐福。造像供养主要是绢画与壁画。学界对十王信仰的研究集中在内容、信仰探源、现存图像、图像构图等方面,而对横纵向比较及其对敦煌兆民影响研究较少。

  • 标签: 七七斋 十王经变 文献综述
  • 简介:2000年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活动轰轰烈烈,于是一桩历史公案,即对斯坦因等人的评价,就分外凸现出来了。与闻了一些纪念活动,翻阅了散发的一些历史资料,笔者深感对斯坦因的评价有欠公允,甚至可说是历史冤案。斯坦因与帝国主义列强根本不搭界,其敦煌之行怎么也提不到侵略、劫掠的高度。相反,如果说莫高窟文物真有价值,那么斯坦因无疑是其第一知己,第一功臣。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斯坦因 知音 帝国主义列强 纪念活动 历史公案
  • 简介:21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特色及价值。

  • 标签: 敦煌 石窟营建 佛教考古
  • 简介:敦煌遗书《俗务要名林》中的"嘲、嫽哢、叫噪、谜"等问题作出考析,可以得出以下新的观点:其一,嘲不仅是普通的嘲笑,也不仅是文人的文字游戏,它还是唐宋时期艺人们于宴会上即席表演且较有难度的伎艺,并在元杂剧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二,嫽哢一词在传世文献中甚为罕见,但它和两宋时期流行的小唱在字面意义、表演人员、表演环境诸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二者应是同一类型的伎艺;其三,叫噪的叫是一种歌唱伎法,两宋时期的唱叫、叫果子、叫声等伎艺都在叫噪的基础分化、发展而成;其四,谜这种伎艺与乐舞表演有密切的联系,它与嫽哢、嘲、叫噪等词于《俗务要名林》中并列一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 标签: 敦煌遗书 嫽哢 叫噪
  • 简介:陈建红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琵琶演奏与教学、视唱练耳教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央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章红艳教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团长、敦煌乐舞团团长。

  • 标签: 乐舞 敦煌 中央音乐学院 艺术家 西北师范大学 视唱练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