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正>《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一期刊登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第三人职务之便收受财物应否定罪问题笔谈》一文,就一案例(略)中的被告人是否构成受贿罪,进行了讨论。此文共列举了三种观点:王树成同志认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仅指利用行为人自己的职务之便,不能包括利用第三人职务之便,即否定说。曲辰同志认为国家工作人员要求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者谋取非法利益,并非法收取请托者的财物,也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肯定说。武乾同志认为对利用第三人职务之便要作具体分析,不能认为都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不能认为都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折衷说。上述三种观点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刑法界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第三人职务上的便利能

  • 标签: 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 我国刑法 受贿罪 被告人 利用
  • 简介:HEAD北京球友网羽店地址:北京市紫竹桥西北角球友网羽专卖电话:010—68473626

  • 标签: 指南 财物 HEAD 北京
  • 简介:江苏滨海市的自行车公司在与一家机构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往来中,无意之间收受了对方开具的假增值税发票。事后该公司不但没有对此行为进行揭发,反而向税务部门办理抵扣,由此引发了一起颇有分歧的官司。

  • 标签: 抵扣 进出口公司 假发票 增值税发票 税务部门 业务
  • 简介:礼金本是我国人情往来的习俗,而当今向国家工作人员奉送礼金逐渐演变成一项感情投资,有借礼行贿之嫌,损害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有学者提出增设"收受礼金罪"的建议,但增设此罪会引发更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收受礼金行为可考虑通过立法解释或完善受贿罪的形式进行规制。其中,通过完善受贿罪规制收受礼金行为,既能达到与增设罪名同样的效果,又符合立法的经济性,有其特定优势。

  • 标签: 收受礼金 受贿罪 谦抑性
  • 简介:<正>耿殿宇在担任河南省许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先后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贿赂171万元。2012年8月2日,许昌市中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处其十年有期徒刑的原审判决。耿殿宇的受贿数额与动辄受贿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贪官相比,并不是太大。但耿殿宇收受的贿赂中,有100万元是开发商写的欠条。

  • 标签: 许昌县 许昌市 欠条 人大常委会 质监站 受贿罪
  • 简介:摘要公安机关在刑事涉案财物执行程序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却因生效判决对涉案财物未作出处置决定或处置决定不明,而常陷于无法处置或者处置无效的困局,造成这一现象之根本原因还在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主文表述不规范、不具体等问题,而这一问题解决之关键则在于加强庭审环节对刑事涉案财物的审查认定,充分利用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所架构的制度空间,构建涉案财物的审理程序。

  • 标签: 刑事涉案财物 公安机关 处置困局
  • 简介:对待公共财物的态度,是儿童迈入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品质。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成为合格的人。所谓合格,就是胜任社会角色。家庭教育,引导孩子积累认知、做事、交往、生存的技能,以便踏上社会大舞台时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

  • 标签: 公共财物 责任心 社会角色 家庭教育 孩子
  • 简介:核心提示:国为家庭纠纷,妻子要离婚,张付华心中苦闷,他酒后不顾一切地要烧毁自家位于六楼的住房。火,点燃了,由于妻子、邻居奋力扑救,没有造成楼房被烧的严重后果,张付华因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烧自家房屋也构成犯罪,如果危及到他人生命、健康和安全的。

  • 标签: 犯罪行为 纵火案 家庭财产 刑事拘留
  • 简介: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礼金可能意味着接受长期情感投资,进而演化为受贿罪。腐败犯罪的刑事政策和司法实践的紧迫需要要求对此进行刑法规制。然而非法收受礼金与正常人情往来难以界定,"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成为入刑的现实障碍。通过分析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比较收受礼金行为与受贿行为,宜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转而升格为加重处罚情节加以规制。

  • 标签: 收受礼金 为他人谋取利益 受贿罪
  • 简介:乡镇领导干部收受“红包”问题之管见李广明近年来,乡镇领导干部收受“红包”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也侵害了干部队伍的肌体。因此,研究和探讨乡镇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的特征、成因及其对策,对于打击和预防基层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活动,培养一支过硬的...

  • 标签: 乡镇领导干部 贿赂犯罪 受贿人 干部队伍 党组织建设 道德素质
  • 简介:浅谈善意取得财物的法律适用孙著国善意取得财物,是指财物(动产)占有人非法将其占有的财物处分给第三人,而受让人取得该项财物时是出于善意,并支付合理的价金,从而取得该项财物的所有权或其它权利。我国民法通则对此未作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

  • 标签: 善意取得 受让人 原所有权人 善意取得制度 第三人 非法转让
  • 简介:涉案财物处置作为司法财产权保障关键要点,面临“重人身轻财产”的理念定势和“对物之诉”的制度阙如等阻滞.对其诉讼化改造是实现程序正义、实体公正、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以及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涉案财物处置可被分为嵌入式定性程序和确权裁判程序两个步骤.嵌入式定性程序解决涉案财物实体法性质认定问题并依附于定罪量刑裁判:确权裁判程序因特殊的审理内容和证明规则具有相对独立性,案外人参与的确权裁判呈现“正三棱锥形”特殊诉讼构造.

  • 标签: 财产权 涉案财物处置 诉讼构造 确权裁判
  • 简介:案情简介:刘某,某乡政府土地所所长,中共党员。1996年8月,一外籍民工李某想把全家户口由外省迁到刘某所在乡落户。李通过朋友找刘帮助办理。刘对李说,办户口的事我包了,我是土地所所长,各村建房用地都得经我审批,只要我提出落户问题,他们都能答应。又说,公安局、派出所都有我的熟人,办个户口没问题,不过现在办事得花钱,不花钱办不成事。李问需要多少钱,刘讲最少也得5000元,李当即将5000元人民币给刘。刘讲,你就等着好消息吧。此后,李多次催问户口办理情况,刘都以各种理由搪塞。1997年11月,李见办户口无望,要刘归还交其办事的5000元。刘只退还2200元,称其余2800元联系户口时花了。李看余款要不

  • 标签: 国家工作人员 非法占有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斡旋受贿 客观方面 村支书
  • 简介: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新形式的受贿犯罪进行了规定,其中将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的犯罪规定为: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本文试就如何运用《意见》认定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的受贿犯罪作一探讨。

  • 标签: 收受贿赂 交易形式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受贿犯罪 法律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