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8年12月1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因异物残留导致局部窦道形成的59岁男性患者。经检查,残留异物为患者27年前行阑尾切除手术时植入的“毡布”成分,23年前因右下腹阑尾炎手术致切口处增生性瘢痕形成,瘢痕切除术后继发感染导致创面愈合。该次收入院后经手术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局部肉芽肿性炎。该病例提示在植入物附近的手术操作一旦继发感染,容易形成慢性愈合创面,积极手术治疗是有效手段。

  • 标签: 伤口愈合 腹部 异物残留 慢性难愈合创面 医源性创面 窦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愈合创面中采取胰岛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慢性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对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将采取庆生理盐水与大霉素混合湿润纱布外敷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创面外敷液与胰岛素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慢性愈合创面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愈合创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4.23±4.23)d、总有效率97.22%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9.35±5.11)d、总有效率72.22%,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显示分析意义。结论将胰岛素辅助治疗应用在慢性愈合创面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具备借鉴价值。

  • 标签: 胰岛素 慢性难愈合创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在慢性愈性创面愈合中的抗菌作用及对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愈性创面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改善组织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消毒敷料换药,观察组则予以银离子敷料换药。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疼痛情况、愈合时间、换药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周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5.3±11.4)%、(38.2±13.2)%、(14.4±7.3)%,均低于对照组(76.9±10.8)%、(60.7±15.6)%、(34.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4、6.031、8.203,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周的VAS评分分别为(4.2±0.4)、(2.4±1.1)、(2.0±0.6)分,均低于对照组(6.1±0.6)、(4.2±0.7)、(3.8±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32、7.562、11.619,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分别为(4.3±0.6)周、(11.2±2.6)次,均低于对照组(7.0±0.7)周、(34.5±10.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0、11.79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对慢性创面的抗菌作用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并有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银离子 难愈性创面 抗菌作用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愈合创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100例皮肤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进行中医治疗生物膜形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对患者愈时间和有效性进行相关的分析,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显效率和有效性相对于对照组都有显著的优越性。结论在慢性愈合创面中了解细菌生物膜形成,并进行相关治疗,有效性更高,临床推广价值更为广泛。

  • 标签: 慢性难愈合创面 细菌生物膜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愈合伤口进行护创敷料的应用,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骨科愈合伤口患者,就诊时间均于2021年7月—2022年9月在我科室住院患者共计100例,随后依据选取材料和方式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组(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采用湿润烧伤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护创敷料,随后进行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的比较。结果:试验组骨科愈合伤口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时间时间分别为6.15±1.20、16.32±0.45d,经比较,t=34.673、15.090,P均小于0.05。试验组骨科创面愈合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评分分别为8.89±1.25、2.46±0.46,经比较,试验组整体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骨科愈合伤口进行护创敷料的应用,患者情况相对较好,效果优良。

  • 标签: 护创敷料 骨科难愈合创面 应用
  • 简介:摘要体表慢性愈合创面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充满着挑战,对医疗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组学分析可以揭示慢性创面形成的潜在机制,识别与慢性创面诊断、预后和筛查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联合多个水平的组学分析能进一步探索和理解其中详细的分子机制,为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法提供线索,为慢性创面的精准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该文针对近年各种组学分析在体表慢性愈合创面相关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精准医学 蛋白质组学 慢性创面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慢性愈合创面处理应用效果。方法:探究对象均为笔者单位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68例慢性愈合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34例,参考组实施常规创面管理,试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均值短于参考组(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慢性难愈合创面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益气活血汤对慢性愈合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3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6~75岁,创伤性溃疡16例,压迫性溃疡9例,糖尿病性溃疡5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6.0cm×7.5cm。部位四肢19例,躯干2例,头部3例,臀部6例。所有创面均彻底清创,清除坏死及不健康的肉芽组织,直至创面少许渗血为止。对于PRP制备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山东威高PRP制备套装)。PRP创面注射,无菌透明薄膜密封创面,术后创面加压包扎。每隔7~15天换药1次。术后当日起内服本单位制剂益气活血汤,药物组成生黄芪40g、炒党参20g、当归12g、炒白芍12g、丹参9g、川芎9g、生大黄9g、炙甘草6g。对糖尿病溃疡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结果治疗组15例创面完全愈合12例,部分愈合2例,皮瓣转移后愈合1例。无伤口肌肉和骨组织外露。对照组15例创面完全愈合7例,部分愈合4例,3例经换药创面无明显愈合征象,肉芽组织不新鲜,渗液较多,创面不宜手术植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V1为(11.98±2.44)ml,V2为(1.17±1.06)ml,治疗组创面缩小体积为(10.82±1.4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益气活血汤有效促进软组织缺损修复,缩短慢性愈合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益气活血汤 难愈合创面
  • 简介:摘要慢性愈性创面是指病因不明确、致伤因素多而复杂、愈合缓慢、治疗超过4周尚无明显愈合倾向的创面慢性愈性创面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创面组织再上皮化、细胞增殖、组织重塑及血管和淋巴管再生。长链非编码RNA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慢性愈性创面的形成,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分子生物学改变仍存有争议。本文针对慢性愈性创面中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成纤维细胞增殖、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再生的过程及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伤口愈合 长链非编码RNA 慢性难愈性创面 机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出院准备服务对提高骨科慢性创面愈合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02月到2024年02月本院收治的骨科慢性创面愈合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作观察组、对照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护满意度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PUSH评分均低,P<0.05。结论:运用出院准备服务为骨科慢性创面愈合治疗患者提供服务,可患者对疗护的满意度,改善患者PUSH评分,可推广。

  • 标签: 出院准备服务 骨科慢性创面难愈合 住院满意度 PUSH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微动力负压技术对骨科慢性愈合创面愈合速度及恢复状况的作用。方法:择取2021年05月-2022年05月期间我院骨科中的28例慢性愈合创面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病例号尾数的奇偶数均分为参照组(n=14,以微动力负压技术治疗干预)和联合组(n=14,以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微动力负压技术治疗干预)两个组别。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治疗后7d以及治疗后14d的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沉降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实治疗干预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的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沉降值差异不大(P>0.05),实施治疗7d及14d后,联合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沉降值均要低于参照组,其组间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实施治疗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明显要低于参照组,其组间差异为(P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微动力负压技术 骨科 慢性难愈合创面 创面愈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治疗慢性创面过程中的新型敷料应用成效及对创面愈合速率影响。方法: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12月,截止时间:2021年6月,参考对象构成:医院收治慢性创面患者,在分组后,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奇偶数字法,慢性创面患者病例数总计72;其中,36例收入对照组,36例收入实验组,治疗方案为:传统敷料更换、新型敷料更换,就2组最终成效进行比较,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关于VAS评分比较,(3.65±1.19)VS(1.22±0.84),评测数据在实验组中更低,P<0.05;创面愈合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44%)VS对照组(77.78%),数据高,优势明显,P<0.05。结论:新型敷料的应用,既可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较好改善,又能促进患者慢性创面愈合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慢性创面治疗 VAS评分 创面愈合率 新型敷料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及各种慢性病和创伤发生率的升高,由不同原因(营养不良、代谢异常、压迫、感染、肿瘤等)导致的慢性创面患者日渐增多。特别是生命终末期患者的慢性创面具有愈合难度大、甚至无法愈合的特点,对其进行姑息性治疗势在必行。慢性创面的姑息性治疗着重于创面的气味、疼痛、渗出物、出血和感染管理等,以前有效预防感染,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医疗经济负担。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姑息性治疗在慢性创面的相关研究,探讨不同创面姑息性治疗的评估和管理,为慢性创面治疗提供新策略、新材料、新理念。

  • 标签: 姑息疗法 伤口愈合 气味 疼痛 创面管理 慢性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围绕骨科慢性创面愈合患者运用多学科MDT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平台的临床效能。方法:2022年8月-2023年8月,将50例骨科慢性创面愈合患者分两组,各25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运用多学科MDT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平台,测算对比两组的伤口愈合效果满意度、SF-36评分指标,以及PSQI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伤口愈合效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基础健康评分指标、生命活力评分指标、社交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入睡时间评分指标、睡眠质量评分指标、睡眠时间评分指标、睡眠效率评分指标、催眠药物评分指标、睡眠障碍评分指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指标,以及睡眠整体效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骨科慢性创面愈合患者运用多学科MDT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平台,质效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慢性创面难愈合患者 多学科MDT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平台 临床效能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表慢性愈合创面慢性创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22例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性别、年龄、创面累及下肢、创面分型、创面持续时间、D-二聚体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肺炎及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彩色超声结果,确诊为DVT者作为DVT组,无DVT者为非DVT组,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慢性创面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部患者中DVT组55例(7.6%),其中44例(80.0%)系入院时常规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确诊为慢性DVT,余11例(20.0%)系院内新发DVT;DVT组与非DVT组在性别、创面累及下肢、创面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5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创面分型、D-二聚体水平以及合并冠心病、脑梗死、肺炎和脓毒症/感染性休克7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OR=2.260(95%CI:1.584~3.224)]、D-二聚体水平[OR=14.201(95%CI:6.101~33.055)]、合并冠心病[OR=2.731(95%CI:1.210~6.162)]及脓毒症/感染性休克[OR=3.170(95%CI:1.115~9.016)]是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慢性创面患者DVT发生率较高,其中多为慢性DVT,年龄、D-二聚体水平、合并冠心病及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是慢性创面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创面 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7年12月22日,1例35岁左膝关节术后继发慢性愈合创面的血友病A男性患者从茂名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转入该院烧伤整形科。体格检查见其左膝关节肿胀,关节外侧有4 cm×4 cm大小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基底有大量暗红色血凝块。予静脉滴注血浆、冷沉淀和人凝血因子Ⅷ控制创面出血,常规清创换药至创面感染控制、坏死组织清除后,左膝关节残留2 cm×2 cm大小、3 cm深的皮下腔隙创面难以愈合。转科19 d后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PRP治疗32 d后左膝关节创面上皮化愈合。该病例提示,对于血友病合并慢性愈合创面,在无法通过手术修复时,自体PRP治疗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血友病A 慢性难愈合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