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颜元,河北博野县人,是清初启蒙教育思想家;张之洞,河北南皮县人,是清末洋务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比较而言,作为相隔两个世纪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不论是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育内容上都有其相同之处,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

  • 标签: 教育思想 颜元 洋务教育 启蒙教育 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
  • 简介:本文依照文化比较的共时、对等原则,初步考察了中西义利思想的源流和同异。说明道义与功利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历代学者长期思考、论争不止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西方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中西方思想家大都力图从理论上解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道德原则与经济利益的矛盾,以指导人们作出适当的价值选择,给社会需要以理论的满足。在古代,虽然中西方学者对于道义和功利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他们大都强调精神生活的价值而贬斥物质生活的意义,都强调群体利益、道德原则高于个体利益、经济利益。因此,功利主义并不是西方古今相承的思想传统;重义轻利不仅是中国古代而且也是西方古代的传统思想。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方打破了千百年来的思想传统,而中国则始终保持了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也就是从这时起,中西义利思想才迥然不同,呈现出根本的差异。

  • 标签: 义利思想 个体利益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群体利益 个人利益
  • 简介:陈独秀、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享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美誉。他们对中国是否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不约而同地作出了肯定地回答,对政党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等方面也有独到见解。他们的建党思想不仅对党的成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党的建设也不乏参考价值。

  • 标签: 陈独秀 李大钊 建党思想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柏拉图与墨子分别是中西方具有重要地位的哲学家,同处轴心时代的两位哲学家虽持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却有着一系列惊人相似的哲学、文艺思想:政治理想的“乌托邦”性、对“爱”的颂扬、文艺追求的宗教倾向等。对这些相似性进行比较研究.育助于了解中西方艺术审美与功利关系在历史维度上的异同.

  • 标签: 柏拉图 墨子 乌托邦 功利
  • 简介:太平天国运动在沉重打击没落的清王朝的同时,客观上也"催发"了中国近代军阀的萌生。在镇压此次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随之建立。三军建立者的建军思想既存同又有异,具体体现在选兵编营、选将任将、军队装备等方面。

  • 标签: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建军思想 比较
  • 简介:站在当下的视角来看,同为当代自由者的罗尔斯和哈耶克,在某些方面却有所不同,二者传承了不同的自由主义传统,基于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正义观。本文主要从正义的首要对象、核心内涵和社会形态诉求三个方面比较二人正义观的差异。

  • 标签: 罗尔斯 哈耶克 正义思想 比较研究
  • 简介:泽东邓小平的廉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致,二者廉政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致。由于毛泽东邓小平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二者对腐败产生的根源.对廉政建设的目的和重点的剖析存在差异。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廉政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二者异同,有利于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大力加强执政党廉政建设精神,有利于我们深入考察党廉政建设理论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我们新时期大力加强党风麻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 标签: 毛泽东 邓小平 廉政思想 比较
  • 简介: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总是包含着特定的社会理想。中美两国经济基础和社会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教育目的,指导思想等方面的不同。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素质教育观为基础的,美国的教育则以杜威的教育思想为立足点。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的素质教育观更具有宏观上的把握性、前瞻性,杜威的教育思想更具有微观上的具体操作性。虽然二者的着眼点不同,但都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标签: 中国 美国 素质教育 比较
  • 简介:先秦儒家与道家的人学思想,以人为核心,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在这三个方面。两家思想各有侧重、各有异同、各有特色。在人与自然方面。先秦儒、道都主张“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方面。道家像儒家一样,非常重视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只是在政治原则与方法上与儒家有很大的区别。先秦儒家、道家都很重视人与自身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从伦理道德角度重视人与自身关系,后者则从自然无为的角度加以阐述和发挥。

  • 标签: 儒家 道家 人学思想 人与自然
  • 简介: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兼用。但是,孟、荀的思想实质上同宗同源,从根本上是相近的。孟、荀以其整体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建构教育思想体系,将其教育哲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思想紧密相连的同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浑然一体。孟、荀始终坚守仁义,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倡导教育以人为目的,又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以人为工具促进社会发展。

  • 标签: 孟子 荀子 教育哲学 天道观 人性论
  • 简介:孔孟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仁"德思想又在孔孟的伦理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孔子"仁"德思想和孟子"仁"德思想的分别阐述和对两者学说中"仁"德思想比较分析,可以使人们对孔子和孟子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中核心的"仁"德思想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孔子 孟子 比较
  • 简介: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改革变法,采取农、商并重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书虽然假托管仲之作,但却与管仲的经济思想和商业政策有很大的差别.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其中的、、、、、诸篇等皆表现出强烈的重视农业、抑制私商、国家专卖思想,这种思想被战国、秦汉以后的统治者所利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管仲 《管子》 农商并重 重农抑商 国家专卖
  • 简介:东、西方管理思想各具特色,这与其哲学背景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的发展也影响着管理思想的发展,从东、西方管理思想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的比较分析中考察其各自的特点及二者融合发展的趋势,并借此找出对我国管理思想和实践有所启发之处.

  • 标签: 管理思想 哲学思想 东西方文化
  • 简介:世界范围内生态恶化的现实催生了环境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环境伦理介于伦理学和环境生态科学之间,不但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实践性。它的产生,是协调人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求得二者和谐发展的结果。开展中西环境伦理思想比较研究,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要提高到人类环境伦理道德的高度去感悟和对待这个问题,对社会的全面进步有深远意义。

  • 标签: 环境伦理 和谐 实践性 环境价值
  • 简介:人性原是人的生性、自然属性,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表现出多种形态、多种内容。孔子和孟子的人性思想大同小异,各有特点。通过平行、上下、男女、内外四个系列的人性思想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孔孟分析人性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存有差异,表现了孔子的内向性格和孟子的外向性格,也表现春秋时代保守、战国时代开放的时代风貌。这些差别证明了人性在逐渐解放的历史规律。

  • 标签: 人性 孔子 孟子 人性思想
  • 简介:中国和西方哲学中,都包含感恩的思想,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等。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环境,理论起源不一样,感恩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有一些不同,表现为理论基础的不同和侧重点、内容的不同。不同的感恩理论反映了社会的不同发展历程,也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 标签: 感恩思想 自然 宗教
  • 简介:关于阳明之研究,至今已若汪洋大海,不可胜计。本文比较研究的方式,从如来藏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出发,以'他者'的眼光进入阳明的'良知学'。认为'良知'在'差异与圆融''信与尺度''行动中的时间观'等方面与如来藏思想的所面临的诘难相似,进而展示'良知'圆融之外的'裂隙'的一面。

  • 标签: 如来藏 良知 差异 尺度 时间
  • 简介:马克思和弗洛姆始终信奉社会主义,把人看作人,追寻人与社会的和谐。他们视角一致,极为冷静和理智地看待人和社会,不愧为诊断人类疾病、指点人类命运的思想大师。相比较而言,马克思着眼于国家、社会的宏观架构,弗洛姆着眼于微观环境的改善;马克思强调国家行为,弗洛姆强调个人、群体的心理、行为可改变社会环境。马克思的人本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实现铺设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框架和基础,而弗洛姆的人本理论则是各个方面的细化和深化。他们的人本理论合在一起,显示出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具有真正的活力和吸引力,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并且使社会主义者不再感到气馁,从而可以切切实实地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 标签: 马克思 弗洛姆 人本思想 异化
  • 简介:面对中国自欧风美雨东来之后的日渐衰弱,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且对当代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梁漱溟 陶行知 乡村教育理念 比较研究 文化救国 教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