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及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均强调了要“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高校 教育部办公厅 防御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模糊评定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异常进行综合评判,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方法与依据.

  • 标签: 心理异常 综合评判 心理健康
  • 简介:本文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地震心理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灰关联分析和概率论确定模型中的参数。既考虑了心理反应过程的模糊性,又考虑了它的随机性,使这个模型不仅比较合理,而且非常灵活、简便和实用。

  • 标签: 地震反应心理 模糊数学 灰关联分析 概率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骨科护士心理状态,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并在基于机器学习构建骨科护士心理状态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6月某市8所医院的168名骨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骨科护士心理状态,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因子,基于机器学习应用支持向量机(RBF-SVM)、Logistic回归、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三种分类器构建预测骨科护士心理状态模型,比较三种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骨科护士SCL-90平均分(125.43±24.19)分,其中67例筛选为阳性,存在心理问题。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证实护龄、社会支持程度、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为骨科护士心理状态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机器学习,应用RBF-SVM构建的骨科护士心理状态预测模型预测价值最高,优于Logistic回归、LDA。结论 骨科护士心理状态影响因素众多,护龄、社会支持程度、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为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以RBF-SVM构建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心理状态不佳的护士。

  • 标签: 骨科护士 心理状态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评估与目标层级两个相互关联的层级,强调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中的关键核心作用,主张将心理素质纳入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与诊断体系之中,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并按个体所处的不同类型安排与其相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标签: 心理素质 精神病理学模型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积极心理学 本土化
  • 简介:摘要:针对犯罪心理学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泛而不精、与交叉学科的融合体系性不强、教学方法脱离学生能力需求、教学组织缺乏实践等,本文基于心理结构模型,对犯罪心理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将心理结构模型的构建和犯罪心理学课程结合在一起,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升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朴素贝叶斯算法,本文构建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利用调查问卷确定各项数据权值,建立三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加入老年人常见心理特征根据数据模型的统计分析和专业心理分析师的理论指导,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综合心理评估模型

  • 标签: 贝叶斯心理评估模型,老年人,调查问卷,心理健康
  • 简介: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指出,在情绪发生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主要有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五个方面。其中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前发生,属于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反应调整是在情景反应形成之后发生,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同时Gross还提出了两种最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一人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并分析了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情绪调节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心理健康
  • 简介:阐述了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发展的研究状况,分析了传递推理的心理模型,提出了新的心理模型.

  • 标签: 儿童 传递推理 发展 心理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进行相关文献回顾,构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并验证,以此模型为基础调查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安徽省4所本科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大三本科护生71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健康问卷(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CHQ-12)、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本科护生中的拟合指数较为理想(χ2/df=1.283,RMSEA=0.020,GFI=0.997,AGFI=0.989,NFI=0.995,IFI=0.999,CFI=0.999);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分类结果显示,完全心理健康者占66.6%(475/713),部分心理健康者占25.4%(181/713),部分病态者占3.1%(22/713),完全病态者占4.9%(35/713)。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适用于本科护生,建议在评估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时,采用积极心理健康与消极心理健康两方面综合评价。

  • 标签: 学生,护理 双因素 心理健康 模型
  • 简介:心理疏导疗法引入信息论并在理论上建立了一个信息控制模型.该信息控制模型主要以医患系统为核心,通过医患互动实现治疗信息与反馈信息转换,进而促进患者认知结构的改变。

  • 标签: 信息控制模型 心理疏导疗法 认知结构 反馈信息
  • 简介:体育竞技场上的运动损伤虽不可避免,但通过有效的心理预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伤的可能性。本文提出,发生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主要是应激认知失当,主要有生活事件处理不当,临场反应失衡及运动损伤史的消极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调整应激认知,正确处理社会关系;设置可行目标,掌握心理应付技能;塑造积极性思维,认识正确运动损伤史。

  • 标签: 运动损伤 心理预防 应激
  • 简介:提高英语阅读的策略一直是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以往对于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仅限于从词汇、语法分析、短语、句子分析等方面,很少关注句子生成机制和语篇理解的认知策略。基于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的英语阅读策略研究关注英语语言的意义建构与理解过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 标签: 阅读策略 常规关系 心理模型
  • 简介:以行为事件访谈技术(BEI)访谈32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委员(优秀者和一般者各半),对关键事件进行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比较不同绩效心理委员间的胜任特征差异,进而构建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由4项基准性胜任特征和15项鉴别性胜任特征构成。前者可用于制定遴选高校心理委员的一般标准,后者可用于制定奖惩或推优的标准。经因子分析,该模型分为个人特质、自我意识、动机特征、管理特征、服务特征、沟通特征六大胜任特征群。

  • 标签: BEI 胜任力模型 基准性胜任特征 鉴别性胜任特征 高校心理委员
  • 简介:从学校心理咨询效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和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学校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价问题,并围绕学校心理咨询效果评价问题提出学校心理咨询效果评价的模型。该模型包括:咨询初期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当事人的信息,了解当事人的问题以及当事人所缺乏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力和积极人格品质;咨询中期评价——当事人是否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咨询结束评价——当事人是否形成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和力量;后继评价——当事人是否在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 标签: 学校 心理咨询 效果评价 积极模型
  • 简介: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功能越来越复杂,同时由于商业竞争加剧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设计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但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仍然受到固有经验的影响,使其在使用中无法识别设计师的意图,或者造成误解和误操作。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初期要从用户的角度理解其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从而借用用户思维模型使设计更加人性化。文章介绍了用户思维模型的内容、框架和建立方法,并对其进行实例应用和分析。

  • 标签: 认知心理学 用户思维模型 人性化设计
  • 简介:Y模型的运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内部各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同力的作用。在个体力比多驱动下,个体自我和群体领袖之间的投射与认同的互动过程,造就了人类群体的全部活动。就投射来说,在Y模型中个体力比多驱动潜意识中的本能和各种情结的欲望,在快乐原则的引导下打破意识阈限的防御机制,力比多通过群体领袖进入无意识的群体场域形成联系各成员的感情纽带;就认同而言,在Y模型中群体领袖将自己的意志置于群体理想之中,并向个体理想渗透,在无意识的群体理想向个体无意识的超我植入领袖意志的同时,需要通过催眠、暗示、模仿等手段来打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意识阈限,最终使得同一客体世界置于个体相同的超我位置,以达到对群体领袖的认同和个体间的彼此认同。宗教教会是人为形成的群体,它的有效运行需要Y模型中各种要素力量配合,并防止其结构的改变和解体。本文试图构建弗洛伊德群体宗教心理思想的Y模型及其运演法则,以期对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构建有所帮助。

  • 标签: 弗洛伊德 群体宗教心理思想 力比多纽带 Y模型
  • 简介:摘要:当前,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受到关注,积极心理建设在班级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双因素模型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基于该模型的班级积极心理建设策略。通过挖掘学生积极品质、构建和谐班级环境以及营造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一系列实践策略,如活动设计、教师角色塑造以及在课堂中体现双因素模型等,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行性建议。

  • 标签: 双因素模型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建设 班级管理 高中阶段
  • 简介:心理接受层面上讲,影视受众的信息接受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经验图式”则是相关研究学者在研究了影视受众固有的接受意愿、审美倾向与主观价值选择等方面基础之上构建出来的一种分析模型。这种“经验图式”的存在对影视受众的心理接受态度具有强大的吸附力,要探究这种吸附力的强度与影响就要从源头上对“经验图式”进行解构。深入剖析“经验图式”的形成因子,并在相反的向度解构这种影视受众心理接受模式下的“经验图式”。

  • 标签: 影视受众 经验图式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心理灵活性与疼痛刺激、适应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9月就诊于北京、上海5所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刚入院的491例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患者心理灵活性量表(PIPS)、疼痛功能障碍量表(PDI)、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TSK-11)、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F)中文版进行调查,并提出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结果慢性疼痛患者的PIPS总得分为(51.06±14.35)分,PDI得分为(31.41±18.31)分,TSK-11总得分为(30.42±6.43)分;WHOQOL-BREF生理领域得分为(12.55±2.19)分,心理领域得分为(13.04±2.42)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为(14.29±2.97)分,环境领域得分为(12.98±2.79)分,总的生存质量得分为(3.17±0.98)分,总的健康状况得分为(2.73±0.99)分。疼痛刺激可以产生运动恐惧(β=3.382,t=21.754,P<0.05),运动恐惧会对刻板心理产生影响(β=3.382,t=21.754,P<0.05),刻板心理会对生存质量产生直接的负向影响(β=-0.092,t=-6.516,P<0.05)。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刺激通过运动恐惧影响患者的心理灵活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 慢性疼痛 心理灵活性 恐动症 生活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