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新型的靶向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的反义基因间RNA (HOTAIR)的反义寡核苷酸(ASON)探针99Tcm-HYNIC-ASON (HYNIC为联肼尼克酰胺),探讨其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通过化学修饰合成HOTAIR的ASON,使用双功能螯合剂HYNIC偶联99Tcm并进行纯化。采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探针的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体外稳定性及完整性。细胞摄取实验分为2组:Lipo-99Tcm-HYNIC-ASON组(转染组)和99Tcm-HYNIC-ASON组(未转染组),通过脂质体转染探针,测定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探针的摄取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为3组:Lipo-99Tcm-HYNIC-ASON组(转染组)、99Tcm-HYNIC-ASON组(未转染组)、99Tcm-Control组(对照组),分别检测转染探针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2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99Tcm-HYNIC-ASON的标记率为(90.0±5.6)%。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99Tcm与探针成功标记并且没有明显的降解,探针孵育12 h的放射化学纯度>80%。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5 h,探针Lipo-99Tcm-HYNIC-ASON在人脑胶质瘤U87细胞中的摄取率最大(0.70%),与未转染组(0.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1,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转染探针Lipo-99Tcm-HYNIC-ASON能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未转染组相比,在各个时间点(1、2、3、4、5 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6~30.230,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探针Lipo-99Tcm-HYNIC-ASON能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迁移,3组细胞间隙融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8,P<0.01),与未转染组相比,转染组细胞间隙融合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对23.6%,t=51.54,P<0.01)。结论成功合成了靶向人脑胶质瘤lncRNA HOTAIR的探针99Tcm-HYNIC-ASON,该探针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和靶向结合能力,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RNA,长链非编码 寡核苷酸类,反义 神经胶质瘤 99m锝高锝酸钠 分子探针 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的反义基因间RNA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严重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是感染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单核苷多态性(SNP)是人类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与脓毒症的遗传易感性、早期诊断、病情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CD14、Toll样受体(TLR)、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IL-6)、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在脓毒症早期预测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有启示作用。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脓毒症 遗传易感性
  • 简介:摘要物质成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物质成瘾的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gated cation channels,HCN)参与了许多大脑高级活动,与多种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HCN通道在物质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正逐步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物质成瘾的研究证实: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情况下,多个脑区的HCN通道功能或表达出现异常,但至今尚未能全面了解其机制以及这种变化导致的行为学后果。因此,本文综述HCN通道在成瘾性精神活性物质(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苯丙胺类、酒精和烟草)成瘾中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物质成瘾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物质成瘾 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 神经元兴奋性
  • 简介:摘要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成年人患病率为1%~15%。RL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相关的基因治疗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研究结果显示RLS可能与某些风险基因的多态性相关。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迄今为止共揭示了该病的7个风险位点,包括MEIS1、BTBD9、MAP2K5/SKOR1、PTPRD、TOX3、NOS1和2p14的基因间区。文中对近年来RLS风险基因单核苷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基因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癌症相关单核苷多态性(SNP)的潜在多效性。方法基于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及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共同构建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目录,按照人群来源(中国人群与非中国人群)和疾病性状(癌症与非癌症性状),将2020年8月以前所有GWAS发现SNP分为中国人群癌症、中国人群非癌症、非中国人群癌症和非中国人群非癌症相关4类,描述4类SNP的数量、相互关系和连锁关联情况。结果截至2020年8月,GWAS目录共计纳入4 096篇GWAS的196 813条SNP信息。排除SNP指代不明或发病不相关的信息,最终纳入117 441个独立SNP。按人群来源和疾病性状分组后,中国人群癌症和非癌症疾病(性状)相关SNP分别为619个和9 569个;非中国人群癌症和非癌症疾病(性状)相关SNP分别为4 624个和106 448个。3个SNP与中国和非中国人群2种及以上癌症均相关,分别为rs2736100、rs6983267和rs401681。7个SNP与中国和非中国人群的癌症和非癌症疾病(性状)均相关,分别为rs7705526,rs2736100,rs10993994,rs2735839,rs4430796,rs174537和rs9271588。结论中国人群中存在癌症相关单核苷多态性的潜在多效性。

  • 标签: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多态性,单核苷酸 肿瘤 遗传多效性
  • 简介:摘要骨髓炎目前仍是困扰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骨髓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单核苷多态性(SNPs)作为第3代遗传标记,在骨髓炎遗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对骨髓炎易感性基因的单核苷多态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骨髓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目前基因SNPs与骨髓炎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髓炎 基因 遗传 多态性,单核苷酸 疾病易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苷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性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88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干扰素治疗,而观察组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身体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5%(9/4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体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几率低于对照组,身体免疫恢复功能和活动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所以,观察组身体质量总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长期性炎患者采用核苷核苷类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身体机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免疫恢复,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核苷酸类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疗效 身体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采取核苷以及核苷类药物进行治疗的长期性做一讨论。方法 现在核苷以及核苷类药物已经成为临床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治疗的常见药物,普遍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属于肝损伤以及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治疗目的为最大化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本文对于以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接受核苷以及核苷类药物长时间治疗的必要性进行研究。结果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采取核苷以及核苷类药物长期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肝脏组织学、逆转肝硬化以及肝纤维化,降低肝细胞癌的出现。结论 临床中选择核苷以及核苷类药物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确切。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以及核苷酸类药物 长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G308A单核苷多态性与儿童肥胖、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肥胖儿童6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代谢非健康组(n=267)和代谢健康组(n=353),另选本院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TNF-α基因G308A单核苷多态性,并比较各组儿童的血清TNF-α水平、肥胖指标和糖脂代谢指标。结果代谢非健康组和代谢健康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和血清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非健康组和代谢健康组儿童的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胰升糖素(FGC)、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代谢非健康组显著高于代谢健康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代谢非健康组显著低于代谢健康组(P<0.05)。代谢非健康组和代谢健康组中GG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G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代谢非健康组显著低于代谢健康组,而AA、GA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A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代谢非健康组显著高于代谢健康组(P<0.05)。AA型、GA型、GG型3组TNF-α、FP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型与GA型BMI、腰围、臀围、FINS、FGC、HbA1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GG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NF-α水平与肥胖指标BMI、腰围、臀围及代谢指标FPG、FINS、FGC、HbA1C、TC、TG、LDL-C呈正相关(P<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TNF-α基因G308A单核苷多态性与儿童肥胖、代谢紊乱的发生有关。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G308A 多态性,单核苷酸 儿童 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需服用药物改善患者症状,但疗效存在个体差异。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疗效”“单核苷多态性”以及“Alzheimer′s disease”“Drug efficacy”“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Springer Link和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AD药物疗效差异与基因单核苷多态性相关性进行综述,包括ABCA1、ApoE、ChAT、CHRNA7、IL-6、A2M、CYP2D6、BChE、5HT2a、PON-1和ESR1基因,为临床医生治疗AD时选择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效果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可导致老年人进行性和不可逆转的视力丧失。研究发现遗传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单核苷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AMD的关系成为广大研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AMD的发生机制,文章介绍了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TLR4)、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及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及补体因子I(Complement factor I,CFI)的SNP位点与AMD的关系,为AMD的预防及控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Toll样受体4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载脂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874位点(rs2430561)单核苷多态性及IFN-γ血清水平与带状疱疹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于南部战区总医院及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收集74例带状疱疹患者血液样本,40例健康对照血液样本。采用PCR重测序法检测受试者rs2430561位点单核苷多态性,荧光定量PCR检测受试者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水平。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带状疱疹组rs2430561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型4例、TT型37例和TA型33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TA型13例、TT型27例,带状疱疹组A等位基因比例(27.70%)高于健康对照组(16.25%,P=0.036)。带状疱疹组血清IFN-γ水平M(P25,P75)为[33.45(0.80,95.01)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67.83(2.74,318.35)pg/ml,U=1 822,P=0.028]。带状疱疹组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lg值)为(3.23 ± 0.71)/ml,血清IFN-γ水平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呈负相关(r=-0.302,P=0.009)。结论携带rs2430561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影响IFN-γ的表达,导致对带状疱疹病毒有更高的易感性。

  • 标签: 带状疱疹 多态性,单核苷酸 干扰素γ rs2430561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IL-28B基因多态性在不同丙肝病毒基因型的慢性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到60例慢性丙肝(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的抗凝全血,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IL-28B 单核甘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rs8099917, rs12980275, rs12979860。结果 ①60例CHC患者中非1b型占71.7%(43/60), 1b型占28.3%(17/60), IL-28BSNPS位点rs8099917TT,rs12980275AA,rs12979860CC基因型占80%(48/60),在HCV基因1b型组中rs8099917GT,rs12980275GA, rs12979860CT基因型占58.8%(10/17)。IL-28BSNPS在1b型与非1b型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 标签: 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丙肝病毒基因型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贮袋炎患者的肠屏障功能,探索核苷寡聚化结构域2(NOD2)蛋白在回肠贮袋炎中的作用,为研究UC并发贮袋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镜中心行贮袋黏膜活组织检查的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贮袋炎疾病活动度指数将患者分为贮袋炎组(20例)和非贮袋炎组(30例)。另选择未行手术治疗的UC患者为对照组(10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贮袋炎组和非贮袋炎组患者的肠腔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并计算对照组、非贮袋炎组和贮袋炎组患者的闭合蛋白、α人防御素和NOD2的阳性表达率。统计学方法采用Levene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贮袋炎组患者的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结构和腔面微线毛损伤严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贮袋炎组患者肠黏膜中闭合蛋白、α人防御素和NOD2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和非贮袋炎组[分别为(19.3±0.4)%比(84.0±0.3)%和(77.9±0.5)%,(60.0±1.3)%比(85.0±0.1)%和(77.3±0.4)%,(46.1±1.6)%比(72.0±0.7)%和(60.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51、-7.514,-3.943、-2.970,-5.115、-2.982;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OD2的表达水平与闭合蛋白、α人防御素呈正相关(r=0.671、0.628,P均<0.01)。结论回肠贮袋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受损,NOD2相关的肠屏障损伤可能在回肠贮袋炎发病机制中处于重要地位。

  • 标签: 结肠炎,溃疡性 贮袋炎 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2基因 肠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核苷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孕早期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方法采集孕早期产前超声提示胎儿NT增厚的570例孕妇的绒毛膜组织或羊水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NP-array检测。结果在570例NT增厚的病例中,共检出89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最高者分别为21、18、13三体和45,X、47,XXY等;SNP-array检出137例结果异常,包括14例已知明确致病的微缺失、微重复遗传性综合征、35例临床意义不明、2例杂合性缺失及1例14号染色体的单亲二倍体等,检出率提高了8.43%。结论对孕早期NT增厚胎儿采用SNP-array技术进行分析,可检出传统核型分析无法识别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更为准确的遗传学信息。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 颈项透明层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中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依赖性异柠檬脱氢酶(IDH2)对葡萄糖代谢机制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糖或低糖处理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细胞株,于24、48、72 h后检测IDH2 mRNA及蛋白表达。慢病毒转染法构建IDH2敲低(KD-IDH2组)、IDH2敲低对照(KD-Ctrl组)、IDH2过表达(OE-IDH2组)以及IDH2过表达对照(OE-Ctrl组)细胞株,分别用正常糖、高糖、低糖处理细胞,每组设置3个复孔。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及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糖异生、糖摄取、糖酵解相关基因[己糖激酶1(HK1)、丙酮激酶(PKLR)]以及胰岛素、胰高糖素通路相关蛋白[磷酸肌醇 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PKA(p-PKA)]的表达。在胰岛素、胰高糖素刺激下,检测低糖条件下肝细胞葡萄糖输出能力。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2-NBDG摄取用于评估肝细胞糖摄取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AML12细胞在高糖处理48 h后,IDH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KD-IDH2组细胞IDH2 mRNA表达量为KD-Ctrl组的(35.67±10.60)%(P<0.01),OE-IDH2组 IDH2 mRNA表达上调为OE-Ctrl的(4.59±0.77)倍(P<0.01)。KD-IDH2细胞在低糖条件下,葡萄糖输出能力明显减弱(P<0.01),糖摄取能力为KD-Ctrl组的(1.23±0.06)倍(P<0.01),AKT、PI3K蛋白活化程度(p-AKT/AKT、p-PI3K/PI3K)显著增加,PKA活化程度(p-PKA/PKA)降低(P<0.01),OE-IDH2组细胞则有相反表现。高糖处理使KD-IDH2细胞中糖酵解途径相关基因HK1、PKLR表达上调(P<0.05),细胞内ROS水平较高(P<0.05),同时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肝脏IDH2表达调控影响肝细胞内葡萄糖代谢,IDH2表达降低使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活化增加,且低糖条件下糖异生途径下调;而过表达IDH2通过增加肝细胞对胰高糖素的响应并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上调肝糖生成。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肝细胞 糖代谢 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依赖性异柠檬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核苷寡聚化域样受体3(NLRP3)在大鼠持续性术后痛中的作用。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术后痛组(P组)、持续性术后痛+NLRP3-siRNA组(P+siRNA组)和持续性术后痛+NLRP3-scrRNA组(P+scrRNA组)。通过皮肤/肌肉切口和牵拉法建立持续性术后痛模型。于术前3 d时,S组和P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P+siRNA组和P+scrRNA组分别鞘内注射NLRP3-siRNA 10 μl和NLRP3-scrRNA 10 μl。分别于术前1 d(T0)和术后1、5、10、15、20 d(T1~5)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T3时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术侧L4,5节段背根神经节,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NLRP3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IL-1β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P组T2~5时MWT降低,背根神经节NLRP3及其mRNA和caspase-1的表达上调,IL-1β含量升高(P<0.05);与P组比较,P+siRNA组T2~5时MWT升高,背根神经节NLRP3及其mRNA和caspase-1的表达下调,IL-1β含量降低(P<0.05),P+scrRN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NLRP3参与了大鼠持续性术后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可能与形成NLRP3炎症小体诱发外周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神经节,脊 疼痛,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技术对于高危因素孕妇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高危孕妇1660例,于孕中期行羊水穿刺,对羊水细胞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array检测。比较高危因素(高龄、超声异常、不良孕史、夫妇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两种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所有标本均成功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致病性核型135例,检出率为8.13%(135/1660),SNP-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出率为9.04%(150/1660),两种方法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1)。比较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和单项高危因素的致病性CNV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array致病性CNVs高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核型检出率(χ2=5.14,P<0.05)。结论SNP-array可增加高危孕妇染色体致病性CNVs检出率,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互补检出平衡易位及低比例嵌合体等,以减少遗传病患儿的漏诊,降低出生缺陷。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 单核苷酸多态 核型分析 高危孕妇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