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对大肠癌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精简的香港中文大学《结直肠癌认知调查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74例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调查,分析该人群的大肠癌认知特点及水平并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对大肠癌具有较高认知者占60.2%(165/274),部分认知者占23.7%(65/274),较低认知者占16.0%(44/274),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情况、血亲亲属中患大肠癌人数等因素影响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大肠癌认知水平(P<0.05),年轻、女性、文化程度高、家庭收入高、单身、公费/城镇医疗保险、有商业保险及血亲亲属中患大肠癌人数>4例者大肠癌认知水平较高。结论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大肠癌认知水平整体较高,但仍有部分研究对象认知水平很低,其大肠癌认知水平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措施提高部分一级亲属的大肠癌认知水平以更好地防治大肠癌。

  • 标签: 遗传性 结直肠肿瘤 一级亲属 认知水平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生活饮用水的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群检测中予以改进多管发酵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为样本,总共抽取100份,所有样本均采用多管发酵常规方法(原法)和多管发酵改进方法(改进法),对比其检测效果。结果:从检测结果上看,其中原法检测中,其耐热大肠菌群检出38例,大肠埃希菌菌群检出28例;改进法检测中,耐热大肠菌群检出38例,大肠埃希菌菌群检出28例,不存在特异性差异(P>0.05)。从检测时间上看,其中原法检测时间为(48.12±1.32)h,改进法检测时间为(23.51±2.11)h,存在差异(P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大肠埃希菌 耐热大肠菌群 改进多管发酵法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大肠癌术后的肠外营养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总结。方法:选择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共计 10例,所有患者均行肠外营养支持,并总结与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 结果:本研究中的10例患者经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满意,无肠外营养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产生,患者的营养状况佳,且康复出院。 结论:营养支持在大肠癌术后有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通过临床护理可避免营养支持并发症情况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营养支持护理 大肠癌 手术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全年收治的 40例高龄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 大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与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参加2008年上海市社区大肠癌筛查研究中的45~74岁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筛查前风险因素和筛查后肠镜诊断结果,并结合人工主动随访收集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的结局信息,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与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的风险比(HR)和95%CI。结果20 811名研究对象共计随访122 739.36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5.87年,共收集大肠高风险腺瘤657例。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肥胖者(BMI≥28.0 kg/m2)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风险增加21%,调整年龄、性别、大肠癌家族史、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活方式特征如吸烟、饮酒、脂肪类食物摄入、油炸或腌制类食物摄入及蔬菜水果摄入情况等因素后,肥胖者发生大肠高风险腺瘤的HR值为1.25(95%CI:1.04~1.51)。进一步按年龄、性别及大肠癌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在男性、>60岁人群中,肥胖者与体重正常者相比,大肠高风险腺瘤的发生风险更大(男性:HR=1.57,95%CI:1.20~2.04;>60岁人群:HR=1.63,95%CI:1.23~2.16)。结论肥胖是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发病风险随BMI的增加而增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肥胖 大肠高风险腺瘤
  • 简介:摘要: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确诊率低,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的机会。目前晚期大肠癌虽存在多种化疗方案可供临床选择,但受各种因素限制致使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本文就大肠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阿奇霉素片中控制菌(大肠埃希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制成1:10的供试液,置无菌条件低速(5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10ml,用薄膜过滤法过滤,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400ml冲洗滤膜四次,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0ml,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接入不大于100cfu的大肠埃希菌菌悬液1ml,过滤后取出滤膜接入100ml胰酪大豆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同时做阳性对照试验、供试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试验。结果: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检查用培养基及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符合要求,加菌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有效检出大肠埃希菌,供试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均未检出。结论:该检测方法可行,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大肠埃希菌。

  • 标签: 阿奇霉素 薄膜过滤法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伏毒是指内外多种致病的邪毒潜藏人体某个部位,具有伏而不觉、发时始显的病理特性,伏毒致病具有毒性猛烈、病情危重或迁延反复的临床特点。大肠息肉具有发病隐匿、复发率高、病程长、后期易癌变的特点。基于中医伏毒学说,认为伏毒深伏肠络是大肠息肉复发的根本原因,余毒深伏、暗耗精血是其复发的关键;解毒治疗应贯穿病程之始终,解毒不忘扶正为其主要治则。

  • 标签: 伏毒 大肠息肉 病因病机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肠镜检查中大肠息肉出现漏诊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来院做肠镜检查的患者 100例,对比分析两次肠镜检查结果,找出影响因素。结果 大肠息肉的漏诊单因素包含息肉部位、息肉形态、息肉大小,各因素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漏诊与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关系不大,各因素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肠镜检查中,漏诊大肠息肉的影响因素包括息肉大小、息肉部位、息肉形状,小且扁平的息肉检出率低,而受到息肉组织学类型的影响不大,在检查时应当连续检查,以避免漏诊问题的出现。

  • 标签: 肠镜 大肠息肉 漏诊因素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