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无痛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43例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镜检查,检查前后生命体征比较无显著差异,未发生呼吸心跳暂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全面系统化的观察及护理下,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无痛肠镜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月间在我院进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手术的患者74例,按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37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7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发生出血、穿孔、腹痛、腹胀的比例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健康、人际、生理功能、精神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提高,P<0.05。结论通过干预护理的应用增加了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减少了不良反应。

  • 标签: 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的发生。方法收集泌尿系感染患者清洁尿标本,筛选出480株大肠埃希菌。纸片扩散法(K-B)对分离菌株做药敏试验。结果480株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中,产ESBLs有182株(37.9%),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耐药,对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呈交叉耐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等耐药。可选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病情严重者应选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非产ESBLs有398株(62.1%),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等耐药性均大于50%,不宜经验首选。对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可以经验用药。阿米卡星耐药率13.4%,可作首选。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逐年增加,临床医生参照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大肠埃希菌 ESBL
  • 简介:选取洛阳自然保护区野生成年白鹭,通过无菌采取其口腔拭子和肛门拭子进行细菌的增殖,得到3株分离菌,再对其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分离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红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分离菌使甘露醇、鼠李糖、甘油、麦芽糖、甘露糖、乳糖、蔗糖、半乳糖、葡萄糖及棉籽糖发酵变为黄色;该菌具有明胶酶,使明胶水解生成多肽再水解为氨基酸,使明胶液化。吲哚试验呈阳性反应;V—P试验为阴性;MR试验为阳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链霉素5种药物均为高度敏感。

  • 标签: 野生禽类 大肠杆菌 分离 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检验,探究不同检验方法的影响有何不同。方法利用一次离心、二次离心、滤芯滤膜及双重滤膜法对呋喃唑酮片中大肠杆菌的情况进行检验。结果一次离心法、二次离心法、离心滤膜法与离心双重滤膜法4种检验方法中,离心双重滤膜法的检出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检验方法,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几种检验方法相比,离心双重滤膜法大肠杆菌检出率较高,不仅操作过程胃肠简单,总体上检出率也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肠杆菌 检验方法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病症特性与采用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肠镜下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并对其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年龄患者大肠息肉的分部状况、息肉大小以及息肉形状等,并在肠镜下予以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大肠息肉的发病率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越易患此病。大肠息肉临床症状不明显,通过在肠镜下探测及治疗,疗效显著。结论肠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效果明显,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大肠息肉 肠镜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雏鹅大肠杆菌病是危害2周龄内雏鹅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养鹅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本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和防治措施详细阐述。

  • 标签: 雏鹅 大肠杆菌病 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肠癌性梗阻中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出28例大肠癌性梗阻病患,均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26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是92.9%;手术时间43~116min,平均时间为(59.7±13.6)min;术后1~2d,病患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期逐渐消失,肠梗阻解除;术后2d后常规行X线检查,均提示支架位置及其扩展程度较佳;所有患者术后都恢复良好,未引发感染、吻合口瘘等不良后果;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为35.7%;7例当前仍存活,存活率为25.0%;生存期为1~21个月,平均(8.9±2.3)个月。结论大肠癌性梗阻中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病患的生存质量,值得推行。

  • 标签: 大肠癌性梗阻 支架置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肠镜应用于大肠疾病中的实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44例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肠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22例,对分别应用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的检查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肠道溃疡、肠结核、大肠黑变病、混合痔及结、直肠炎等大肠疾病的检出率和总检出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就插镜失败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3.28%vs.23.77%,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应用于大肠疾病中的实用价值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肠镜 大肠疾病 实用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送检的尿液、下呼吸道标本、分泌物、无菌体液、血液等标本,经分离鉴定的大肠埃希菌2661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661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1284株、血液标本368株、无菌体液276株、下呼吸道标本249株、伤口分泌物234株、皮肤黏膜分泌物137株,分别占48.25%、13.83%、10.37%、9.36%、9.06%、5.75%;科室分布前三位为泌尿外科499株、神经科439株、普外科335株,分别占18.75%、16.50%、12.59%;三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4.26%、54.08%、50.94%,平均为50.06%;产ESBLs株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替坦、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低于30%,非产ESBLs株对上述药物及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的的耐药率低于30%。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可用于大肠埃希菌的经验性治疗。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分布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耐药率
  • 简介:目的(1)研究新辅助化疗前后大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变化及对患者血清CEA水平的影响,观察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情况,评估该方法治疗大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2)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后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以及化疗前CEA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该方法治疗大肠癌价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9~2011年3年间收治的60例大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45例(75.00%)血清CEA水平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前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22例(36.67%),发热4例(6.67%),白细胞降低18例(30.0%),皮肤瘙痒2例(3.33%),脱发3例(5.0%),皮肤潮红1例(1.67%),血压升高9例(15.0%)。(3)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3%,86.5%与77.8%。(4)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合并症有密切相关,与化疗前CEA值无明显相关。结论(1)新辅助化疗使多数患者血清CE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血清CA125、CA19-9水平无明显影响。(2)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合并症有密切相关,与化疗前CEA值无明显相关。(3)新辅助化疗在大肠癌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大肠癌 CEA水平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接收的患大肠癌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行常规化疗治疗;治疗组共50例,行新辅助化疗治疗。治疗后评估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8.0%)较参考组患者的(62.0%)显著更高(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其近期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大肠癌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进行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患者30例,术前进行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护理措施,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有1例患者因在治疗过程中没办法忍受疼痛中断治疗,其余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肿瘤灭火率为93.33%,严重并发症没有发生。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肝区胀热感和疼痛症状出现,26例治疗后出现发热症状。讨论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分析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和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处理,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术中操作,以此确保治疗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大肠癌肝转移 护理措施
  • 简介:为探究荧光素酶编码基因表达产物发光特性,以青海弧菌基因组为模版扩增得到luxCDABE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HSG396-luxCDABE。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Top10,成功获得表达菌株Top10/pHSG396-luxCDABE(T-pluxCDABE),测定重组菌株的表达活性,与实验室构建的菌株Top10/pHSG396-luxAB(T-pluxAB)发光情况进行比较。

  • 标签: 青海弧菌 LUXCDABE 克隆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片法对于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有效性。方法对98份水样分别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方法大肠菌群MPN值符合率为96.93%。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

  • 标签: 大肠菌群检测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腹泻儿童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情况及药敏结果,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及门诊腹泻儿童组450例,通过增菌、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DEC的常规血清分型、耐药率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450份样本中检出29株DEC,检出率为6.4%,血清分型以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占DEC的75.9%。耐药率>50%的抗菌素有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而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曲南有较好敏感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占DEC的44.8%。结论本地区腹泻儿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未检出肠出血大肠埃希菌。DEC对氨基西林及其复合剂、二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接近一半DEC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

  • 标签: 儿童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临床分离的384株大肠埃希氏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实验,并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从临床分离的839株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的阳性率为45.8%。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在痰液中分离率最高为33.2%,其次是尿液为25.6%;在临床科室中分离率较高的为泌尿外科和儿科,分别是11.5%和10.9%;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对临床常用药耐药率高,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结论我院检出的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对前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β-酰胺类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并出现多重耐药性。不同中标本检出率也不同,临床应及时了解并掌握他们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院感的发生。

  • 标签: ESBLs 大肠埃希氏菌 分布 耐药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药对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综述了中药在改善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上的作用和作用,减少化疗致敏的毒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本文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的思路。

  • 标签: 中药 化学药物 大肠癌治疗 研究 进展&lsquo &rs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