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肠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及其意义。方法:将80例送检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大肠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开展研究工作。结果:利用微生物检验法,在80例样本中,检出39例包含大肠菌落,与实际检验结果相符;从Mac A 平板上看到大肠的表现形态:在鲜红色的菌落中,少部分表现为微红色,中心以深桃红色居多;圆形,扁平;边缘整齐,外表面湿润且光滑。结论:大肠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准确性特别高,可以将准确的依据提供给医师,对其科学用药十分有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微生物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大肠中产ESBLS株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某院2021年1月-12月间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并用贝克曼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并使用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结果为ESBLS阳性株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确认。结果 该院在12个月内从患者送检非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剔除重复菌株后剩余23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11株,检出率为(47.6%)。产ESBLS菌株主要分布科室为泌尿外科28株占25.2%和老年医学科25株占22.5%等,主要标本类型为尿液61株占54.9%、痰液19株占17.1%、血液11株占10.0%等。从药敏结果看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尤其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往往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造成医院内的感染传播。结论 在治疗ESBLS菌种感染时,应根据药敏报告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同时要做好院感监测,防止院内耐药菌株传播。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大肠显色培养基(ECM)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胆盐、乳糖、显色底物三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筛选最佳工艺参数;对ECM进行显色时间、生长率及特异性评价。 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曲面法(RMS)筛选出ECM的最优工艺为:琼脂15g/L,蛋白胨15g/L,氯化钠5g/L,乳糖11.4g/L,胆盐1.1g/L,显色底物0.5g/L;评价结果显示:1.大肠在ECM上的显色时间为18-24小时;2.与NA相比,ECM生长率达(90.6±12.8)%,且与EMB的生长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 ECM对大肠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与同类产品相比无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开发的ECM性能良好,能够用于大肠的快速检测,值得推广。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显色培养基 响应曲面法 生长率 特异性 一致性分析
  • 简介:摘要:比较分析临床分离大肠和肺炎克雷伯之间的差异性,包括敏感性、标本类型分离和科室分布情况等,及时充分了解当前这两种主要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分布差异 耐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我院大肠感染病例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9例大肠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大肠感染感染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大肠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9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7.22%)、泌尿道(57.89%),血液(15.79%)为主。我院检出大肠菌株对碳青霉烯药物敏感性较高为100%,对头孢呋辛敏感性较低,耐药率为47.85%,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9.23%,APACHEⅡ>10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长是患者发生E.coli感染的危险因素(P

  • 标签: 多药耐药 大肠埃希菌 感染 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3种致泻性大肠应用多重PCR检测技术的效果,其中包含肠致病性大肠(EPEC)、肠出血性大肠(EHEC)以及肠侵袭性大肠(EIEC)。方法  将三种大肠基因特征作为根据设计引物,构建PCR多重检测系统,同时完善PCR反应条件。结果  PCR3组引物可以对相应的目的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这一多重检测系统同时可以针对3种目的实时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特异性。结论  可以同时针对3种致泻性大肠进行检验多重PCR检测系统已经形成,可以在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事件中加以应用。

  • 标签: 多重PCR快速检测 3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系统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耐头孢他啶大肠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送检分离培养的非重复大肠共406株。根据大肠是否对头孢他啶耐药分为耐药组(109例)和敏感组(297例)。使用Vitek 2 Compact对菌株进行药敏测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完成细菌同源性分型分析,并使用PCR方法完成耐药基因检测,统计病例资料并进行危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大肠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26.8%(109/406),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占89.2%);耐药组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氨曲南和环丙沙星等呈现出高的耐药率,且耐药组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敏感组(均P<0.05)。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9株耐头孢他啶大肠呈现出不同条带。PCR结果显示耐头孢他啶大肠携带blaCTX-M有73株(占67.0%),携带blaTEM有48株(占44.0%),携带blaSHV有11株(占1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疾病(OR=2.03,P=0.017)、尿路感染(OR=2.43,P=0.001) 、导尿管(OR=1.88,P=0.014)和头孢菌素使用史(OR=1.67,P=0.035)是耐头孢他啶大肠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泌尿外科耐头孢他啶大肠的检出率较高,ESBLs基因以CTX-M基因型为主要流行型别。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导尿管和头孢菌素使用史是耐头孢他啶大肠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建议结合耐头孢他啶大肠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药敏谱,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从而预防和控制该类细菌的出现。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头孢他啶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长度poly(A)尾对mRNA体外表达的影响以及含poly(A)尾转录模板在大肠中的传代稳定性。方法设计并构建含38、60、103、125 nt和60 nt+6 nt间隔序列+60 nt(简称126 nt)poly(A)尾的模板质粒,利用单酶切将其线性化并以此作为转录模板进行体外转录反应制备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mRNA。将含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EGFP-mRNA转染293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表达情况。将poly(A)尾长度为125 nt和126 nt的模板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以及Top10感受态细胞中,各挑取7个单克隆进行培养并提取质粒,质粒经双酶切后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分别从中选取3个测序正确的单克隆于37℃条件下进行连续传代,每两代提取一次质粒,双酶切后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同时将poly(A)尾长度为125 nt的两组单克隆再分别于30℃条件下进行连续传代,每两代提取一次质粒并进行双酶切鉴定和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含不同长度poly(A)尾的转录模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oly(A)尾长度为103 nt和125 nt的模板质粒荧光表达明显高于poly(A)尾长度为38 nt与60 nt的模板质粒。poly(A)尾长度为126 nt的模板质粒荧光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poly(A)尾长度为125 nt的模板质粒转化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和Top10感受态细胞后稳定序列的百分比分别为76%和91%,37℃条件下连续传代均可稳定传代至第4代,30℃条件下连续传代可分别稳定传代至第16代和第10代。poly(A)尾长度为126 nt的模板质粒转化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和Top10感受态细胞后稳定序列的百分比分别为95%和48%,37℃条件下连续传代均可稳定传代至第12代。结论mRNA中poly(A)尾的长度和组成对目的蛋白的表达均有影响,在poly(A)尾中添加长度为6 nt的间隔序列以及30℃低温培养均有助于增加模板质粒的传代稳定性,为mRNA疫苗体外转录模板的设计和生产制备提供参考。

  • 标签: Poly(A)尾 mRNA疫苗 转录 表达 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鸡白痢病又被称为鸡沙门病,是由沙门感染引发的一种雏鸡高发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鸡主要以严重的腹泻、呼吸急促、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初期感染之后死亡率有时能够达到60%以上。其他年龄的鸡群受到沙门感染之后,除了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之外,还会导致种蛋受到严重的污染,进一步影响肿大的孵化,使得养殖场种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雏鸡孵化出来之后天然携带带有沙门,造成该种疾病在养殖场中周期性的传播蔓延,危害较为严重。本次研究结合实际病例探讨了鸡沙门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 标签: 鸡白痢病 诊断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引起的疾病,是引起禽类感染发病的重要致病菌,鸡白痢沙门是革兰阴性的一种,需厌氧兼厌氧,是无芽孢的小杆菌.感染鸡白痢沙门的病鸡在心脏、肺、卵黄囊、睾丸和肝脏中都能发现该病菌的存在,鸡白痢沙门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粪便传播的,也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雏鸡患此病死亡率很高,对雏鸡危害极大,但对于成年鸡一般影响成年鸡的发育,鸡白痢引起的死亡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给养鸡业带来巨大损失。

  • 标签: 鸡白痢 沙门氏菌 感染 消毒 病鸡 疾病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下,我国肉鸡养殖业规模庞大,在国内广泛分布,也是广大农户经济的主要来源,然而在近几年的肉鸡养殖过程中,疾病发生率逐年递增,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目前肉鸡体内的各种细菌病毒耐药性普遍增强,需要做好肉鸡养殖产生相关疾病的疫情防治工作,这对提高肉鸡养殖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沙门氏菌 肉鸡 诊断要点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废水中粪大肠群的消毒方法及处理对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氯消毒对粪大肠群的消灭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但氯消毒对水质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紫外线消毒则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添加量,并注意监测水质变化。实验结果仅为本次实验所得,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设计和误差分析,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适用性。

  • 标签: 废水 粪大肠菌 消毒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瘤合并耶肺孢子肺炎(PJ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淋巴瘤合并PJ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经过。结果5例患儿中,男性3例,女性2例;中位发病年龄7岁;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于化疗后5~18个月出现发热,咳嗽;2例可见典型的"马赛克"征,未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未合并其他病原学感染;5例均有低氧血症;以二代测序(NGS)确诊4例。全部患者均CD4/CD8减低,中位CD4+ T细胞200个/μl。未规律预防应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基恶唑(TMP-SMZ)3例,治疗过程中全部机械辅助通气,均予TMP-SMZ静脉滴注,联合应用卡泊芬净、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5例PJP均治愈,无感染反复。结论淋巴瘤患儿因化疗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为PJP的易感人群,且病情进展迅速。当遇到发热、气促、肺部症状重而体征轻的患儿时,需警惕PJP;NGS可协助诊断,应积极予以TMP-SMZ治疗及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淋巴瘤 儿童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