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综合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积极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使患者病情缓解,身体外形趋于正常。水肿程度减轻或消退,一旦出现感染即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看护,不会出现损伤。逐步增加活动量,且活动时无明显不适。病人了解基本疾病知识,一旦发生并发症可被及时发现与处理。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综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达到较满意疗效,减少了皮质醇的产生,降低体内皮质醇激素的水平;能够保持体液平衡,使患者的自我形象得到改善,未发生皮肤真菌感染及化脓性感染,体温正常;护理满意度为90%(27/3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综合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皮肤感染和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库欣氏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妊娠期女性发生综合时,对母体与胎儿均有严重危害。与非妊娠人群相比,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本身的影响,其综合的临床特点有明显不同,为正确诊断、治疗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妊娠合并综合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妊娠合并综合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女性妊娠期合并综合在临床中非常少见,但可对母体与胎儿产生严重危害。在诊断方面,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本身可导致的肾上腺皮质醇生理分泌的增加,其综合的症状可被掩盖,生化诊断也存在困难,需要结合症状及血尿皮质醇等升高的幅度以及影像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治疗方面,需要对不同病因的综合的处理方式和流程进行优化,或对终止妊娠的时机作出判断,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妊娠合并综合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旨在为这类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妊娠 肾上腺腺瘤 库欣病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用于治疗综合(Cushing′s syndrome, CS)的药物很少,无日常可用的抑制肾上腺类固醇生成的药物,酮康唑由于肝毒性退市无法获得,氟康唑是否为临床上可行的皮质醇生成抑制剂?本文对氟康唑用于各类内源性CS的个案疗效、作用机制的基础实验和不良反应报告等研究进行综述,并重点与酮康唑进行比较,为氟康唑应用于CS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虽然氟康唑降低皮质醇效果不如酮康唑,但它通过抑制11β-羟化酶和17α-羟化酶,对类固醇生成有抑制作用,可用于CS患者的短期治疗,它不良反应小、经济和普及性高。

  • 标签: 氟康唑 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症 酮康唑
  • 简介:摘要周期性综合(cyclic Cushing syndrome,CCS)是综合(Cushing syndrome)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皮质醇呈规律周期性或不规律波动性分泌增多,可伴或不伴有临床表现的变化;需注意因皮质醇分泌的周期性特点对各项功能试验的干扰,内分泌检查易出现阴性结果,动态监测十分必要。本文详细分析1例由异位ACTH综合(ectopic ACTH syndrome,EAS)导致的CCS的诊疗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并总结CCS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定性诊断、病因分类及鉴别诊断以及EAS的病因及特点,EAS原发病灶的寻找及治疗。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周期性 ACTH综合征,异位
  • 简介:摘要亚临床综合综合更常见,指生化检查皮质醇增多而无特异性的典型综合临床表现,可以导致多种代谢异常,临床上易忽视而相关研究较少,需要重视和规范诊治。亚临床综合常见于肾上腺意外瘤患者。对于肾上腺或垂体意外瘤以及与年龄、体重不匹配的骨代谢异常或经规范治疗后糖尿病、高血压和脂代谢控制不佳的患者,应进行亚临床综合筛查。初筛首选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确诊试验为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后再根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合影像学和其他功能试验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及病因。符合手术指的肾上腺瘤亚临床综合患者,手术后获得最佳代谢改善。围手术期需进行糖皮质激素补充,术后糖皮质激素替代应个体化。所有患者均应进行定期随访。

  • 标签: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 肾上腺 垂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综合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综合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对照组自评量表分值在入院前后无明显差异,干预组自评量表分值在入院前后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综合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减轻患者心理问题。

  • 标签: 心理护理 库欣综合征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综合(Cushingsyndrome,CS)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搜集的72例CS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S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和Y组(36例,应用临床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CS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结果两组CS患者护理前SAS、SD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Y组CS患者护理后SAS、SDS、生活质量评分优于S组(P<0.05)。结论对CS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方法能够积极改善SAS、SDS、生活质量评分。

  • 标签: 库欣综合征患者 临床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综合患者感染性创面的特点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5月—2021年12月,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出院的19例医源性综合患者资料,患者中男8例、女11例,年龄28~71(56±11)岁;其感染性创面中有12例为急性创面,7例为慢性创面,病变位于四肢、肛周及骶尾部,原始感染范围9 cm×5 cm~85 cm×45 cm。入院后行多学科协助诊疗,对创面行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再根据创面大小、感染严重程度、缝合张力、骨及肌腱等外露情况,选择直接缝合或自体皮和/或人工真皮和/或自体组织瓣移植等不同方法进行创面修复。统计患者入院后24 h内8:00、16:00和24:00的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以及患者入院后的手术次数、创面修复方式、创面愈合情况、供皮/供瓣区愈合情况。随访,观察创面是否复发感染。结果16例患者入院后24 h内8:00、16:00和24:00的皮质醇水平依次为(130±54)、(80±16)、(109±39)nmol/L,ACTH水平依次为(7.2±2.8)、(4.1±1.8)、(6.0±3.0)pg/mL;另外3例患者无此统计结果。入院后,患者手术次数为(3.4±0.9)次。患者创面修复方式:行直接缝合者4例;行自体皮和/或人工真皮移植者9例,其中2例Ⅰ期行人工真皮移植、Ⅱ期行自体皮移植;行带蒂逆行岛状皮瓣+自体皮移植者6例。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行直接缝合的创面均愈合良好;行自体皮和/或人工真皮移植的6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3例经二次植皮后创面愈合良好;行皮瓣移植的4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2例患者小腿后侧动脉穿支皮瓣远端回流障碍,经Ⅱ期清创植皮后愈合良好。患者供皮/供瓣区愈合情况:行头部刃厚皮回植的4例患者大腿中厚皮供皮区均愈合良好;3例患者中厚皮供皮区未行刃厚皮回植,其中2例患者供皮区愈合不良,术后2周经二次植皮修复后愈合良好;2例患者头部刃厚皮供区愈合良好;行自体皮移植的供瓣区均愈合良好。随访半年以上,3例痛风患者因痛风石破溃再次住院行手术治疗,4例患者因感染再次住院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创面未见感染复发。结论医源性综合患者的感染性创面再生能力差、容易反复感染,宜行创面局部处理+多学科综合治疗,及时控制感染、封闭创面,使患者最大化受益。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感染 伤口愈合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肤移植 外科皮瓣 库欣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合并肾上腺性综合(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PA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其中男45例(51.7%)、女42例(48.3%),年龄15~70(52.7±10.5)岁。根据是否合并ACS,将患者分为PA合并ACS组(n=11)、单纯PA组(n=55),总结PA合并AC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1例PA合并ACS患者中有10例亚临床ACS。与单纯PA组比较,PA合并ACS组患者就诊年龄更大[(55.6±9.1)岁比(48.4±10.2)岁,P=0.033],肾上腺肿瘤最大直径更大[(2.3±1.6)cm比(1.4±0.6)cm,P=0.015],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节律中血清皮质醇水平更高[0∶00皮质醇:158(92,217)nmol/L比71(43,128)nmol/L,P=0.004],血浆ACTH水平更低[8∶00 ACTH:0.80(<0.22,1.45)pmol/L比4.40(2.58,5.93)pmol/L,P<0.001;16∶00 ACTH:0.25(<0.22,0.91)pmol/L比2.03(0.74,3.69)pmol/L,P<0.001;0∶00 ACTH:<0.22(<0.22,0.44)pmol/L比1.27(<0.22,2.66)pmol/L,P<0.001],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血清皮质醇水平更高[95(73,142)nmol/L比30(22,41)nmol/L,P<0.001]。31例患者行单侧肾上腺手术治疗,其中PA合并ACS组3例(3/8)及单纯PA组3例(3/23)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论PA合并ACS在PA中并不罕见,以合并亚临床ACS为主,极易被漏诊。建议对高龄、肾上腺肿瘤比较大的PA患者,积极检测皮质醇和ACTH分泌节律并行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筛查ACS。PA合并ACS患者行肾上腺手术治疗后易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建议术后密切随访,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本院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ACC)引起的综合(CS)病例,并探讨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的1例由ACC引起的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手术成功,术后相关检查支持皮质醇异常分泌来源于ACC。结论ACC是一种罕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而由ACC引起的CS则更为罕见。ACC引起的CS,虽然有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但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积极辅助治疗可能会改善预后,术后是否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 标签: 肾上腺皮质腺瘤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亚临床综合(SCS)临床及代谢特征的认识,明确手术或保守治疗的SCS患者激素及代谢合并症变化,为治疗决策提供借鉴。方法纳入2010至2018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明确诊断的SCS患者56例(41例接受手术治疗,15例随访观察)。同时选择与SCS性别、年龄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瘤(NFA)患者56例,肾上腺腺瘤型临床综合(CS)患者68例。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SCS手术或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的激素水平及代谢异常状态变化。结果纳入SCS患者56例,男15例,女41例,就诊年龄(52.0±12.6)岁。CS和SCS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与NFA患者相比,SCS患者血浆ACTH水平较低[8∶00 ACTH:2.40(1.11,4.33)pmol/L比4.23(2.74,6.26)pmol/L],夜间皮质醇水平[(240±121)nmol/L比(59±8)nmol/L]和1 mg地塞米松抑制后皮质醇水平[(241±130)nmol/L比(34±12)nmol/L]更高(均P<0.01)。CS组ACTH及皮质醇轴功能紊乱较SCS组更明显。SCS患者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高于NAF组(75.0%比41.1%,33.9%比12.5%,62.5%比28.6%,35.7%比8.9%,均P<0.05)。SCS患者24 h尿游离皮质醇与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5、0.562、0.463,均P<0.05)。手术治疗后SCS患者体重、体质指数及血压较术前下降(均P<0.05)。其中手术组9例糖代谢异常患者6例缓解,11例超重/肥胖患者4例BMI恢复正常,22例高血压患者12例(54.5%)缓解。未手术组激素水平及代谢异常状态较基线无明显变化。结论SCS患者存在轻度自主性皮质醇分泌,其合并代谢合并症风险增加。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后SCS患者激素异常纠正且部分患者代谢异常得到改善。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意外瘤 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
  • 作者: 刘安雷 刘洋 陈罡 朱华栋 阳洪波 徐军 杨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730 北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体征不典型的综合。方法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1例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的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女性,68岁,以低钾血症、反复骨折为首发表现,后诊断为鞍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垂体瘤,经手术治疗好转。结论有低钾血症、多次骨折病史的患者,因临床体征不典型,易导致漏诊,临床工作中要引起重视。

  • 标签: 低钾血症 骨折 库欣综合征 垂体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综合(CS)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在非ACTH依赖性CS患者中更好地识别出心功能不全的高危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以"非ACTH依赖性CS"为检索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电子病例系统中检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出院诊断为非ACTH依赖性CS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分为两组:心功能不全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心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61.50±11.07)%比(70.61±5.67)%,P=0.005],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显著升高,血清皮质醇节律和24 h尿皮质醇均显著升高,服用降压药种类更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室间隔厚度与血清皮质醇的曲线下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370,P<0.001),左室后壁厚度与血清皮质醇的曲线下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257,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低钾血症病史、血清皮质醇曲线下面积大于335.36 (μg/dl)·h、左室射血分数小于60%、左室后壁厚度大于1.1 cm (P均<0.05)。结论非ACTH依赖性CS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射血分数轻度下降、更难控制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钾血症病史、严重升高的皮质醇水平、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及左室后壁增厚。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非ACTH依赖性 心功能不全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