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很多教师将其理解为验证性实验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常常是疑问重重。本文以探究为主线,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课堂中设置情境、制造“问题串”、引入体验、质疑启思等教学策略作出了简要评价。

  • 标签: 生物实验 教学设计 探究
  • 简介:目的了解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ATB系统对中段尿标本分离的1185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和ESBI.S的检测,结果按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185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为90.8%,其中大肠埃希菌929株(78.4%)、肺炎克雷伯菌124株(10.5%)和奇异变形杆菌69株(5.8%)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分别为93.1%、88.7%和79.7%。住院患者尿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低于门诊患者(87.0%对92.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4.4%、38.7%和23.2%。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分别为89.5%和87.5%。结论尿标本培养获得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标本分离的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肠杆细菌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作为临床经验用药之一。

  • 标签: 尿路感染 肠杆菌科细菌 磷霉素氨丁三醇
  • 简介:为了征服人类,细菌王国发出了布告:能够打败人类的细菌将被评为“年度最佳员工”,奖金是一千万。听了这个消息后,细菌王国的所有成员都开始跃跃欲试,因为那一千万元的奖金足够自己用一辈子啦。

  • 标签: 细菌 人类 王国 奖金
  • 简介:一提到细菌,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感染、疾病、死亡这些令人生畏的词语,并总是要想方设法去消灭细菌。事实上,细菌对人类有很大的用处,一些细菌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治理污染、降解塑料,甚至治疗癌症的关键。更让人尤法想到的是,这些微小到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还可以变成艺术。

  • 标签: 细菌 全球变暖问题 降解塑料 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提高检验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12月1790例临床细菌检验资料,系统性分析检验的正确性,将临床细菌标本分为血液标本、创伤组织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分泌物咽试纸标本以及粪便标本六类。药敏试验采用常规K-B法,统计检验合格率,总结经验。结果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标本类型中正确率由高到低顺序为创伤组织细菌(96.9%),血液细菌(93.8%),痰液细菌(92.1%),尿液细菌(88.5%),分泌物咽试纸细菌(84.0%),粪便细菌(81.4%)。结论双细菌检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需要对采集标本进行适当处理、菌类分离和培养等,在菌类鉴定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才能够促进诊断正确性的提高。

  • 标签: 细菌检验 正确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细菌检验影响因素,探讨正确检验方法,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细菌检验的临床资料1200分,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250例标本中监测出阳性共71例,占28.4%;2012年350例标本中共监测出阳性117例,占33.42%;2013年600例标本中共监测出阳性255例,占42.5%,3年细菌阳性检测率不断提高。结论在细菌检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规范标本采集、加强标本储存和运送管理、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细菌检验的质量,不断提高细菌检出率。

  • 标签: 细菌检验 检验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哇,满满一碗!如呆我问你,你身上有多少细胞?你肯定要想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数。仅仅是我们的大脑就有120~140亿个细胞,是地球上总人口数的两倍,更别说是整个人了。那你知道吗?你身上的细菌数量是你细胞的10倍呢!我们虽然是人,但叫细菌可能更恰当一些。如果把一个人身上的细菌放在一起,就能装满满一大碗。一碗细菌差不多有1.4~2.3公斤。

  • 标签: 细菌 细胞 人口数 个人 大脑
  • 简介:摘要细菌内毒素检查是静脉、鞘内给药药物以及放射性药物等质量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针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论述。

  • 标签: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机理 预实验 特殊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CT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9例细菌性肝脓肿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脓肿的病理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时期的肝脓肿CT表现变化较多。结论由于CT能及早诊断肝脓肿并在其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加之有效抗生素的使用,肝脓肿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 标签: 细菌性肝脓肿 CT检查 影像表现
  • 简介:目的:保证采集血液的质量安全有效。方法:分别收集管理前(2008、2009年)、管理后(2010年)采血现场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其合格率,观察加强对采血现场环境、材料、人员、过程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成效。结果:加强管理前空气合格率为95.8%,物面合格率为97.9%,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100%,加强管理后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严格加强采血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减少细菌污染,对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控制 细菌污染 采血现场
  • 简介:摘要目的细菌性阴道病(BV)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的非炎症性表现的症候群,BV患者约有50%无症状,有症状者多主诉为下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腥臭味、阴道瘙痒等。本叙述对BV病原菌检测和临床诊断标准进行阐述,常用有镜检法、培养法、生化法等。为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在需要最小化燃料重量时,高能燃料非常重要。有一种从树木中提炼的化合物蒎烯,经二聚化后生成蒎烯二聚体,已证明其能量密度和航空燃料JP-10相当。佐治亚理工学院与联合生物能源研究院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改造细菌,让它们能合成蒎烯,有望替代JP-10用在导弹发射及其他航空领域。从石油中提炼JP-10供给有限,将来生物燃料有望补其不足,甚至促进新一代发动机的开发。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协会(ACS)《合成生物学》杂志上。在前期生物工程的研究阶段,论文资深作者、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PamelaPeraltaYahya和同事们已将蒎烯产量提高了6倍。

  • 标签: 生物燃料 佐治亚理工 高能燃料 细菌合成 蒎烯 航空燃料
  • 简介: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菌体内药物蓄积水平及其细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双黄连粉针剂作用后柔红霉素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体内聚集水平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双黄连粉针剂作用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细菌结构的改变。结果亚抑菌浓度双黄连分别预处理4,6,8h后,大肠埃希菌菌体内柔红霉素蓄积程度较空白对照增强(P〈0.05),其中6-8h时较为明显;1/2,1/4,1/8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双黄连预处理6h后,大肠埃希菌细菌内柔红霉素蓄积程度较空白对照增强(P〈0.05),且不同浓度双黄连预处理细菌后柔红霉素蓄积程度改变具有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双黄连作用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出现分裂相减少、胞膜缺损、胞质流失等改变。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可以增加柔红霉素在细菌内聚集,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并且能够破坏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

  • 标签: 双黄连 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菌
  • 简介:采用活体生测法对前期工作中离体初筛出的5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和5株水稻纹枯病生防菌分别进行复筛、温室防效测定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株GN233、GN222和GN223的菌悬液对水稻苗期细菌性条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33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温室防效最好,达到28.90%,而药剂"稻丰TM多·福"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为34.20%;5株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不同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22和GN211菌悬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44.4%和27.8%,而药剂"稻丰"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33.3%;此外,筛选出的生防菌株GN222、GN233和GN211均对水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 标签: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纹枯病 生防细菌 活体筛选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菌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提高方法。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我科共接收2036例各类细菌检验标本。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18例)和对照组(1018例),其中对照组标本采用传统的标本采集法,观察组则采用我院制定的规范标本采集法,对两组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伤组织标本上合格率,血液标本合格率,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优良率上占比,合格率上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标本采集法在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处理方法均有所改进,可以大大的提高标本检验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验 合格率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目的利用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对于法医毒物的敏感性,建立一种案发现场快速检测法医毒物的发光细菌检测方法。方法制备冷冻干燥青海弧菌Q67测试液,将法医毒物检材的不同浓度稀释液加入制备好的青海弧菌Q67测试液中,通过检测青海弧菌Q67反应前后的相对发光强度的变化,计算出样本对青海弧菌Q67相对发光强度的变化率或抑制率,对法医毒物检材的毒性进行生物影响的定性评价。结果通过对包含多种农药混合物的法医检材稀释液的测试,发现发光细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4个检材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强度抑制率分别为:100.00%,90.41%,84.26%,88.81%。结论通过对包含多种农药混合物的法医检材的测试表明,青海弧菌Q67发光检测方法对法医毒物的毒性的检测是一种快速、灵敏的现场检测方法。

  • 标签: 法医毒物分析 发光细菌 毒物检测 毒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