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博士作为社会尖端知识型人才,在对其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关注博士本身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更需要关注博士的思想政治水准,因此有效落实博士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高校的博士党支部建设,分析了党支部建设的优化路径和方案,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院校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党支部建设 博士生 思想引导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学好“四史”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辽宁大学博士党支部为例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过“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博士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信念,有助于博士党员锤炼忠诚干净的政治品格,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博士党员提升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在学深悟透中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 标签: 高校博士生党支部,“四史”学习教育,实践路径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5所国际上卫生政策与卫生管理专业排名前茅的高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其博士研究课程设置具有研究方向课程占主导、方法学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丰富的特点。根据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卫生管理人才的需要,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的课程设置需从"强调课程学习重要性、强化管理课程、突出研究方向课程"等角度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博士研究培养的质量。

  • 标签: 卫生事业管理 博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疾病谱的变化,公共卫生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次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和突发应急的短板,建立高水平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国际视野与国内实际出发,分析研究我国公共卫生专业学位博士研究培养现状及问题,借鉴美国高水平大学培养模式的经验,提出合理的院校准入、培养计划及毕业要求方面的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路。

  • 标签: 公共卫生 教育 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在医学类研究视角下调查分析申请-考核制与其他不同招生途径相比,对博士研究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聘就业与发展的影响,调查不同类型研究对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途径的认可度与期望值,旨在评估及优化现有的申请-考核制招生途径。方法通过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不同阶段和类型医学研究对申考制相关问题的看法。利用Excel和SPSS进行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完成论文发表方面,申考制博士倾向于在读前两年[38.71%(12/31),35.48%(11/31)]完成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而统招和硕博连读博士多于第二年[33.33%(10/30)]和第三年[40.54%(15/37)]完成论文发表(P=0.021)。在申请阶段所需材料对博士阶段科研的价值上,74.19%(23/31)申考生和48.65%(18/37)硕博连读认为科研成果帮助最大,而统招生认为带来最大助力的是外语[26.67%(8/3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申考制招生的公平性认可方面,71.53%(304/425)研究认为是公平的,硕士阶段所在院校(P=0.001)和硕士学位性质(P=0.001)显著影响研究对申考制公平性的认可度。结论申考制博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培养与学术成果方面均有优势,对提升我国高水平医学类科研人员的储备作用显著,在医学类研究群体中的认可度与影响力均较高。未来将优化申考制,打造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类博士招生途径。

  • 标签: 申请-考核制 科研竞争力 研究生 博士招生途径
  • 简介: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尽管本科、研究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研究教育的衔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物理学(师范)专业为例,研究了物理本科教育和研究教育衔接的举措,期望为本、硕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衔接
  • 简介:【摘要】:随着对中职教育研究的发展,中职早恋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应从剖析中职早恋成因、解析中职早恋心理和分析中职家长因素三方面,对中职的早恋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助力中职生身心健康地发展,顺利地完成职业教育,科学规划职业发展。

  • 标签: 中职 班主任 早恋 对策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简称并轨培训)是我国研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11名颅颌面外科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自主学习与科室学习有机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操作有机结合、科研培训与临床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方案。结果显示,11名颅颌面外科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共发表SCI论文7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所有学生均通过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可见,颅颌面外科学并轨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良好,有助于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科研水平和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

  • 标签: 颅颌面外科 博士研究生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并轨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方案。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并轨培养方案初步框架,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指标体系。通过Excel 2010录入数据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从招生方式、培养资源、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考核、质量监控这6个方面最终确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与专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并轨培养的框架,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的并轨培养方案指标体系。结论通过科学地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培养内容和全方位考评体系,使用弹性学制,为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临床医学 专业型博士研究生教育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并轨改革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浪潮的兴起,创业理念在听障的心里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听障生在毕业之后都走向了创业之路,部分学生还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我国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将听障的创业教育放到教育工作的前列。以双创教育方针融合到残疾人教育的专业教育中去,从而提升听障的创业能力。所以,科学地开展听障创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带来鲜活的动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标签: 听障生 双创教育 融合教育
  • 简介:摘要:从中职消极群体的成员构成特点出发,文章展开教育对策的讨论。通过重视对消极群体“领袖人物”的教育,注意消极群体整体教育,强化中职目标引导,用优秀文化的影响力教育学生,与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等多方面对策的探讨,以期达到帮助、教育、转化他们,培养中职健全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 标签: 中职生 消极群体 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负责。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给中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学校为提高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应积极探索新的方法。

  • 标签: 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 简介:摘要:教育课堂改革在我校实施已近三年,现在回想起来,这次改革还真是有点意思。今天,我想从学生和我两个角度描述一下我们的变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职是一个特殊群体,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因此,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中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中职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
  • 简介:摘要: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会之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研究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本世纪初,我国开始实施研究扩招政策,各高校的博士研究招生数量明显增长,博士研究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创造、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使命。在研究教育过程中,招生工作是首要环节,它从源头上决定了教育质量。 基于博士生源质量对大学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分析,尝试探究研究培养全过程的源头---生源质量保障与教育质量关系的思考这一主题。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生源质量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后进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讨论了后进生存在何种特征,有哪些因素导致学生成为了后进。同时在面对后进时,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和转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详实有效、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小学教育 后进生 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当前说,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从长远说,它关系到国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因此,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中职良好道德形成的因素,又针对当前中职生存在的道德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中职学校仍普遍存在生源较差,德育教育难度大,学生难管理等现状,因此全面加强中职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 标签: 德育教育 中职生 实践 问题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因为学生家庭环境、个人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差异,致使教育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潜能。甚至当前,潜能已成为很多学校的群体现象。在教育教学中,潜能有的像隐形人,很少被大家关注到,有的像刺猬,浑身是刺,在自己的世界沉迷,让老师难引导。潜能生在学校无论是“隐形人”还是“刺猬”,他们其实都是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是学生群体中最需要被“爱”的人群。只有让潜能生在“拔节孕穗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才能让他们在学校眼里有远方,心中有阳光。改变潜能教师可以从建立潜能生个人档案,改变沟通方式,实行赏识教育,有教育机智的因材施教、多措并举等方面出发,用心、用爱抓住时机促使潜能转变。

  • 标签: 潜能生  个人档案  沟通方式  赏识教育   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