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与标准通道经皮肾经验和手术技巧以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与标准通道经皮肾治疗3324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而总结两种手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3324例患者完成手术,其中1723例行微通道经皮肾手术,1601例行标准通道经皮肾。2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4%、99.5%;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分钟、(45.1±22.4)分钟;中出血量分别为(101±25.6)ml、(159±34.2)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23.6%。结论微通道经皮肾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都是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微通道经皮肾并发症及出血风险较低,但是效率低于标准通道经皮肾,要根据具体病人合理选择两种式。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胆总管10例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4年5月共进行B超引导下经胆总管结石手术。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除一例患者因有胆管炎病史,出现发热,予抗感染治疗。10名患者全部康复。结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疗,ERCP并已成为首选诊疗式,B超下引导经下胆总管是安全可靠的。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内镜 取石术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肾和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患者接受经皮肾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肾实质切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手术并发症也比对照组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经皮肾在肾结石的治疗中,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比较快等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腹腔联合胆道保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45名,采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治疗,命名为观察组,再从我院数据库中随机选取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在我院采用腹腔下胆囊切除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45名,命名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为4.44%,对照组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为17.7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下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的优点,腹腔联合胆道保胆有效的减少了术后的不良反应,同时保存了胆囊的作用.关键词腹腔胆道保胆胆囊切除胆瘘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MPCNL)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72例行微创经皮肾患者术前、术后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护理,总结相关经验。结果472例患者通过一期或二期,结石取尽率为91.1%,其中56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经予以加强抗感染及保持管道畅处理后3~4d后恢复正常。62例出现术后继发性出血,经予以夹闭造瘘管及止血等处理后,出血停止,8例予以输血治疗,1例行肾动脉栓塞治疗,3例行开放手术止血,其中1例因出血严重行患侧肾切除。3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闷,经摄胸片提示为气胸,经胸腔穿刺后症状消失,其中1例为中发现。结论合理周到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微创 经皮肾镜取石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碎石与后腹腔输尿管切开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组和输尿管组,每组63例。输尿管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碎石治疗,腹腔组患者给予全麻下后腹腔输尿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碎石与后腹腔输尿管切开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无管化经皮肾与标准经皮肾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病程较短,结石较易处理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A组应用无管化经皮肾,B组则行标准经皮肾,对比效果。结果两组的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VAS疼痛评分、镇痛药需求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管化经皮肾治疗病程较短,结石较易处理的上尿路结石的较传统经皮肾碎石有一定优势,在特定条件患者可临床选择。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无管化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经皮肾和肾实质切开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肾组和对照组分别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组患者则采用经皮肾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手术式治疗后,肾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210.5ml,对照组的手术过程中出血率为420.6ml,肾组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肾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皮肾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出血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安全、可靠的临床应用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肾结石患者时使用经皮肾和肾实质切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肾结石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肾实质切开,观察组接受经皮肾,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皮肾,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碎石病人的围期护理。方法对102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行经皮肾碎石,同时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95例病人结石取尽,5例病人于2周~4周后行二期手术净残,2例病人术后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结论加强经皮肾碎石病人的围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腹腔、十二指肠、胆道)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采取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将2013年3月到2014年349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施行3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术前、中及术后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4-2015年1月优化护理措施强化落实术前中及术后心理护理的40例患者治疗下来过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40例治愈,9例疗效欠佳,其中一例因重症胰腺炎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其中胆漏2例.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4例.实验组40例均治愈,术后并发症急性胰腺炎1例,发生率2.5%.结论做好术前、中及术后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三联合胆总管结石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40-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PCNL)方法的改进,以更适合于基层医院。方法采取“十字交叉、先纵后横”超声定位,应用输尿管代替肾,改进穿刺通道大小、石方法以及输尿管导管、肾造瘘管微处理后的经皮肾治疗78例上尿路结石。结果所有手术均穿刺成功,2例肾结石中转开放手术,2例术后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无切肾、败血症、尿瘘、气胸、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经皮肾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经济可行。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肾(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PCNL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肾切开及肾盏成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80.3±11.2)min、(13.8±2.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5.1±10.9)min、(19.7±7.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出血量(58.2±1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92.3±1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切开及肾盏成形相比,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疗效
  • 作者: 杜恒郜乐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杜恒郜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杜恒,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室:泌尿外科,邮编,830000,杜恒,男,汉语,1981年3月11日,本科,中级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结石,肿瘤!郜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室:泌尿外科,邮编,830000,住院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结石,肿瘤!通讯作者:马彬,男,回族,研究生导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方向,肿瘤结石,男科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70例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手术,治疗组采用腔碎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相关指标大小、治疗满意度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满意度三项相关指标结果和对照组的住院相关指标大小、治疗满意度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腔碎石术后,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整个医疗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关键词分析;腔碎石;肾结石;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9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腹腔输尿管切开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采用腹腔经后腹膜径路输尿管切开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其中包括输尿管上段结石77例、中段结石38例和5例下段结石,结石直径0.8~3.0cm。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25例,并发尿路上皮癌1例。采用全身麻醉,输尿管息肉予以切除,可疑组织送检病理。结果共有116例输尿管结石采取该式,4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250min,平均82min,合并输尿管息肉者均手术成功,合并尿路上皮癌者加行半尿路切除,8例中未留置双J管,其中3例术后出现尿漏,行膀胱下双J管置入术后好转,所有患者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痊愈,无输尿管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后腹腔输尿管切开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后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查询国内外关于微创经皮肾输尿管的麻醉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相关总结,探讨麻醉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中具体应用及应用价值,对安全性进行分析。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中采用的麻醉方式比较多,主要麻醉方法有硬膜外麻醉、腰麻、全身麻醉以及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手术的进程进行麻醉方式的选择。近年来对于肾和输尿管上段的通常选择微创经皮肾输尿管,但该该种手术方式对于麻醉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本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出比较普遍及安全系数高的麻醉方式,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参考来源。

  • 标签: 经皮肾输尿管镜 微创 碎石术 麻醉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与总结后腹腔肾盂切开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为12例患者行后腹腔肾盂切开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06.0±38.6)min,中出血量平均(62.4±26.8)ml,术后平均住院(5.3±2.0)d,留置双J管4周。术后复查尿路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提示肾盂结石无残留,无肾盂输尿管狭窄及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2.0±4.2)个月,患侧肾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后腹腔肾盂切开是治疗肾盂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但后腹腔空间相对较小,中有损伤腹腔血管、胸膜、肾血管等可能,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肾盂结石 肾盂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均采取微创保胆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的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微创保胆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内镜微创 胆结石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主要包括有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这一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交稿,其中成年人的发病率约在7.0%—10.0%左右。在医学上的记录汇总,传统的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本身,进行开腹手术,这种手术不仅仅对患者本身的创伤较大,伤口的恢复率较低,同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但是现如今,随着我国在微创外科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微创化这一新兴的手术方法已经成为了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目前,LCBDE(即腹腔下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已经成为了我国在治疗胆结石上最为常用的方法,本文针对这一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 标签: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现状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