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0余年前在一项侵袭性曲霉病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已证实疗效优于两性霉素B,因此前者被公认为治疗曲霉病的首选抗真菌药。此后相继研发了对曲霉及毛霉有效的新的三类药物如泊沙、艾沙。Maertens和他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双盲非劣性试验,在527例侵袭性曲霉病(占75%)和其他丝状真菌感染患者中比较艾沙的疗效。

  • 标签: 伏立康唑 侵袭性曲霉病 随机临床试验 两性霉素B 三唑类药物 非劣性试验
  • 简介:自2002年问世以来已成为治疗侵袭性曲霉病的首选药物,并常作为移植后高风险患者预防用药。是氟康唑的衍生物,具抗菌谱广、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主要在肝脏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因此同时应用的其他药物可能影响该药的体内代谢。不同患者该药的药动学特点可有很大差异,因而影响临床疗效或使毒性增加。

  • 标签: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伏立康唑 细胞色素P450酶系 口服生物利用度 侵袭性曲霉病 体内代谢
  • 简介:摘要(C16H14N5OF3)是一种新型三类抗真菌药,其具有广谱、强效、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它是氟康唑的衍生物,但它比氟康唑抗菌谱更广,杀菌效力更强,能高度选择性抑制多种真菌细胞膜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对于血脑屏障及血眼屏障渗透性高,对于全身多部位的隐球菌感染灶都能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且对于耐药真菌也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还能调节免疫,加速病灶内真菌的清除。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本文将就其药理作用、基础研究及其在隐球菌感染中的治疗作如下综述。

  • 标签: 隐球菌病 伏立康唑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96岁,体重40.5kg,因反复咳血丝痰1月,气喘1周,于2015年4月21日入院。入院诊断:咯血原因待查-支气管扩张症?肿瘤?肺部真菌感染?入院后给予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入院第12日,患者仍诉咳少量血丝痰,胸部CT示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及左肺下叶背段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其内可见不规则空洞,高度怀疑肺部真菌感染可能,给予抗真菌感染治疗

  • 标签: 伏立康唑 不良反应 视觉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伏立康唑 ICU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治疗肺癌放化疗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肺癌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0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毒性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治疗肺癌放化疗真菌感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伏立康唑 肺癌 放化疗 真菌感染
  • 简介:我院于2013年1月诊治了2例使用药物后出现精神症状的老年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伏立康唑 精神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属三类抗真菌药,抗菌谱较广,对假丝酵母菌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耐药菌株以及曲霉菌、隐球菌等均具抗菌活性.推荐用于治疗免疫功能减退患者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

  • 标签: 伏立康唑 肝功能衰竭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总结了变更研究的政策变化,以片为例,通过评估其新增B厂家原料药供应商及变更生产场地的变更级别,阐述该品种变更研究的重点及研究的必要性和可替代性。

  • 标签: 伏立康唑 变更 原料 生产场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药物监测(TDM)对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拟行治疗的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随机的方法将患者按其主管医疗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临床药师参与提供全程TDM药学服务,对照组无临床药师参与。比较2组患者血药谷浓度达标率(目标范围:1.5~5.5 mg/L)、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治愈率,并比较2组主管医师药物相互作用医嘱处置及时(24 h内)率和血药谷浓度检测次数。结果共纳入303例患者,干预组166例,对照组137例。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肝功能指标、真菌病类型、主要合并疾病、治疗前使用存在相互作用药物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应用后首次血药谷浓度检测达标率与对照组相近[55%(91/166)比50%(69/137),P=0.440],末次血药谷浓度检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4/166)比47%(65/137),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血药浓度检测总频次分别为403和244次,干预组血药谷浓度达标次数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63%(254/403)比44%(107/244),P<0.001],超标次数(>5.5 mg/L)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19%(63/403)比22%(54/244),P=0.037]。干预组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23/166)比23%(31/137),2%(4/166)比8%(11/137),均P<0.05],肝损伤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国际医学组织理事会标准:8%(13/166)比15%(21/137),P<0.05;国际药物性肝炎专家组标准:2%(4/166)比7%(10/137),P<0.05],临床治愈率与对照组相近[86%(142/166)比81%(111/137),P=0.291]。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有部分患者在开始应用时正在使用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医嘱处置及时率分别为71%(17/24)和18%(3/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人均血药谷浓度检测频次(2.4次)多于对照组(1.8次),血药谷浓度检测≥3次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38%(63/166)比23%(32/137),P=0.006]。结论临床药师参与TDM可提高患者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和药物相互作用医嘱处置及时率,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水平。

  • 标签: 伏立康唑 药物监测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给予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8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痊愈的患者占12例,显效的患者占54例,进步的患者占8例,无效的患者占6例,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2.5%,18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5%,经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取得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增强了患者的耐受性,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伏立康唑 ICU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2个月14d男性患儿因药疹、肺炎入院,抗过敏和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因痰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血浆1-3-β-D葡聚糖为324ng/L而加用氟康唑24mg、2次/d静脉滴注。加药前患儿肝功能正常,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应用氟康唑第5天,患儿口唇、双下肢出现新发皮疹,皮肤中度黄染,全身凹陷性水肿,进食后腹胀明显;第6天患儿ALT579U/L,AST655U/L,TBil71.9μmol/L,DBil48.7μmol/L,ALP89U/L;超声检查示肝脏肿大,肝右叶内可见条状强回声。第7天停用氟康唑,换用28mg入5%葡萄糖注射液15ml、2次/d静脉滴注。换药次日患儿ALT761U/L,AST717U/L,TBil132.3μmol/L,DBil112.4μmol/L,ALP104U/L,凝血酶原时间57s,部分活化凝血酶原88s,INR4.86,血氨79μmol/L,乳酸6.5mmol/L。诊断:急性肝衰竭。停用,给予保肝利胆、降血氨、补充凝血因子等对症治疗,并行血浆置换2次。经5d救治患儿肝功能无明显好转,建议行肝移植,患儿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得知患儿出院后第2天死亡。

  • 标签: 氟康唑 伏立康唑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婴儿
  • 简介:摘要(Voriconazole)是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第二代三类抗真菌新药。中间体3是药物合成中最为关键的中间体,通过对各个反应参数(锌的活化、铅的用量、催化剂、反应温度、投料方式)进行优化,找到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液中产物纯度达到78%(百分峰面积比),异构体比例达到101。

  • 标签: 伏立康唑 中间体 工艺优化 reformatsky 反应
  • 简介:目的优化的合成工艺。方法以6-乙基-5-氟-4-羟基嘧啶为原料,通过氯代、溴代、缩合、氢化等反应及手性拆分方法制得了。结果的总收率为25.3%,远远高于文献报道的收率(4Z),制得的经过重结晶得到色谱纯度〉99%的成品。结论本方法合成路线短,反应过程温和,产物收率较高,产品纯度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伏立康唑 抗真菌药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相继发布了有关治疗药物监测指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使用时应给予负荷剂量,并在第3天监测患者血药谷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发生不良事件或疗效欠佳、增加或停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以及序贯给药时,应再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相关不良事件的临床类型已较为明确,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后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分级给予停药或减量等处理。不但是细胞色素P450(CYP)2C9、CYP2C19和CYP3A4的底物,也是其抑制剂,应注意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的相互作用。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不同用药目的、不同疾病或不同真菌感染、Child-Pugh C级严重肝病和<2岁儿童等人群应用该药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伏立康唑 药物监测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指南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的治疗对策与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口服序贯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口服序贯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口服序贯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 标签: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治疗 伏立康唑 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