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腹部外横内纵小切口标本的全腹腔镜下右半肠癌根治术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34例实施下腹部外横内纵小切口标本的全腹腔镜下右半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14~295(中位数176)min;出血量10~100(中位数30)ml;肿瘤大小1.1~9.5(中位数4)cm;下腹部外横内纵小切口长度4~7(中位数5)cm。患者术后排气时间18~96(中位数38)h,术后镇痛时间26~46(中位数36)h,术后住院时间4~11(中位数6)d。术后腹腔感染2例,均未出现吻合口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无二次住院患者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1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下腹部外横内纵小切口标本的腹腔镜下右半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术 完全腹腔镜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功能性端端吻合 无菌无瘤术
  • 简介:其中K组2例因术中严重屏气缺氧而暂时放弃取异物术,且K组有2例由于术中严重屏气而暂时放弃取异物术,术中、苏醒后屏气及呛咳发生率也比P组高

  • 标签: 不同麻醉 取异物 小儿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颞侧组及上方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颞侧与上方1030处近角膜巩膜缘透明角膜做角膜切口,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干眼症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河高度。结果上方组干眼症评分显著低于颞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上方处近角膜巩膜缘透明角膜做角膜切口相比,颞侧做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会增加白内障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干眼症评分,但两种切口对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河高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 眼表 超声乳化手术 干眼症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标本存放盒在手术标本存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防止术后病理标本的丢失与混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方法 针对目前手术中取出的标本,三方正确核对后放于标本袋内封口,依次放入自制标本存放盒内。 结果 同一患者体内取出的多个病理标本存放有序,数量一目了然,无标本核对不正确及标本遗失的情况。 结论 自制标本存放盒满足了手术标本存放的各种需求,方便核对,降低风险,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自制标本存放盒 手术室标本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单、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单切口 双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予以单、双切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变化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滤过泡的功能分布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眼压相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相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和青光眼患者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同,患者的眼压明显下降,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较好。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单切口 双切口
  • 作者: 周源桂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凉山615899)【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0-02医院的外科手术后出现的切口感染一直以来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一般在9%~17%左右,尤其是普外科对于切口感染最为常见,其造成的感染原因也有多个方面。近些年来,由于临床手术中,经验性治疗中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医疗操作的频繁侵入性,细菌的耐药性以及不断的传播,并且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导致医院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呈现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那么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一下,手术中怎样预防切口的感染,具体如下:1手术中对抗生素的使用患者腹部常见切口感染的细菌来源一般是内源性的,尤其是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根据经验来选择甲硝唑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的合并应用来预防切口的感染。但要注意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手术中用药的及时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恶心、呕吐而导致的腹内压增高从而使切口的张力增大甚至裂开,避免增加感染的概率。而且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及临床表现证实,在手术前的30分钟对抗生素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对比术后给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此时细菌已经在组织液的高营养状态下实现了快速的繁殖,此时致病力极强,此时应用同等剂量的抗生素,起到的作用已经不及术前使用的同等剂量的抗生素了,抗生素在此时的效能有明显的下降。所以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应推广在术前使用,而不是在术后使用,两者差距明显,术前使用较为合理。2正确使用电刀近些年来临床手术中对于电刀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刀在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明显,且电刀的应用能方便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所需的时间,极大的提高手术的效率,减少手术病人身体压力及其家属心理的压力。但是电刀使用时会在瞬间出现高能的情况,操作不当极易对手术切口周围造成一个灼伤。电刀操作适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皮肤反复的电灼则会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尤其是身体脂肪多的部位,其血供能力本来就差,同时热敏感性也较强,易造成皮肤变性坏死甚至液化。有些人觉得不能以烧灼面颜色的深浅程度及变化来判定操作是否有效,而一些医师习惯性的认为电灼成黄、深黄、深褐或焦痂色即表示为有效,其实电灼出血点后,其周围看起来正常的皮肤组织实际上有部分已经失去了活力,而电灼的时间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2月至 2018 年 1 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并选取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全部入选的临床标本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对全部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完成后显示,研究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48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 21.33%,对照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79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 35.11 %,组间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 p<0.05);且对两组临床标本不同种类标本的阳性检出率观察对比,呼吸道标本及伤口分泌物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标本( 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临床上应将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能力等提高,并对相关检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以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提高,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同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并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全部入选的临床标本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对全部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完成后显示,研究组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48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21.33%,对照组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79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35.11%,组间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对两组临床标本不同种类标本的阳性检出率观察对比,呼吸道标本及伤口分泌物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标本(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临床上应将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能力等提高,并对相关检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以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提高,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同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手术标本质量管理水平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0份病理标本分为观察组(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后)331例和对照组(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30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标本质量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差错发生率(2.11%<7.12%)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后,在手术标本的信息登记、送检流程管理、保存以及审核等方面的管理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手术标本质量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 标签: 病理标本信息管理系统 手术室 标本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进行原因分析,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需要实施骨科手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80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手术室护理,增强对患者的管理。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 为 3.3% ( 3/90 ) ,对照组为 7.8% ( 7/90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住院时间对比上,观察组为( 13.7±4.2 ) d ,对照组则为( 20.6±7.4 ) d ,组间差异显著。最后,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4.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90.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为骨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提供服务,能够防止切口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能够考虑到手术室环境、手术用时以及伤口暴漏等情况,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手术室 护理干预
  • 作者: 蒋忆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现代医院蒋忆君切口愈合不良症状,属于妇产科手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在接受妇产科手术之后,其手术切口发生的愈合不良情况不但会让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增加,也会对患者的心理起到影响,让其感到较大的压力,让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身心受到二次伤害。因此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对其切口愈合不良进行治疗拥有着巨大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同时存在切口感染的产妇共计50例设为观察组,然后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行剖宫产但无切口感染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如她们的体重、手术时间、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等,查看其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平均为(24.20±0.50)kg/m2、于夏季进行手术的患者占78.00%、进行阴道检查的次数为(2.40±0.30)次、手术时间为(30±15)分钟,急诊分娩的占28.00%,这些数据都要比对照组的高,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观察组为(6±1.5)cm,对照组为(7±1.2)cm,经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剖宫产伤口感染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认清这些影响因素,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做好患者的保健工作,避免体质量指数太高,如果一些阴道检查不需要进行,就尽可能不要进行阴道检查,在夏季要加强管理,要尽可能避免进行急诊剖宫产,以不断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减少切口感染给剖宫产产妇带来的消极影响。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对策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 11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及愈合效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比率明显提高,可达 87.72%,手术切口感染比率和丙级愈合比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 3.51%和 1.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 11.67±3.82) d和住院费用( 10573.53±876.47)元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同时对于改善切口愈合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甲状腺肿瘤应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0例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实验组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实验组在各项手术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数量不一的并发症,其中实验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声音嘶哑,总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术后则出现3例切口感染、2例呼吸困难、2例切口年龄及1例低钙抽搐,总发生率为16.0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显著(χ2=4.000,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肿瘤疾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11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及愈合效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比率明显提高,可达87.72%,手术切口感染比率和丙级愈合比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3.51%和1.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11.67±3.82)d和住院费用(10573.53±876.47)元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同时对于改善切口愈合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