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平直易解的话,由于缺失具体语境,在孔子身后的数千年间,语义泛化,被加以最通俗、最一般的解释。学就是学习,习就是温习或复习。由此也产生了“学习”一词。并且,“不亦乐乎”也化为习用的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也成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友人的套话。本文运用本证式的语句互见法,以《论语》讧《论语》,首先对这三句话的几个关键词进行了考证。考证结果认为,“学”字,大多是指为了干政“复礼”而进行的学习,“习”是演习与实践之意,“时”则是“适时”之意。又根据前人的训释,将“朋”解为“众”。与上述考证结果相应,笔者还从《论语·子路》篇所云“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一句发现了理解《论语》开篇语境的密码。这就是“问政”的“政”字。关于这句话与《论语》开篇的联系,历来无人揭示,因而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论语》开篇的语境。由于这一发现,《论语》开篇豁然开朗,孔子说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对为政者言为政。

  • 标签: 论语 孔子
  • 简介:“湟水又东,径楼南,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这是北魏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古湟中八最之一“北山烟雨”——今西宁楼观。楼观,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城北的楼山(现习惯叫北山)。楼山形状奇异,水绕山环,四川烘托,一关东峙,显得格外钟毓而灵秀。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当地群众为河湟名人——汉朝护羌校尉邓训在北山修建了“贤圣之祠”,最早称为“楼山寺”,俗称北山寺,后改称“永兴寺”,又因与城

  • 标签: 土楼观 北山寺 土楼山 邓训 东峙 护羌校尉
  • 简介:"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是孔子论礼的重要命题,它讨论的是学习礼经书本和践行礼容威仪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君子的品德修养问题。经过七十子及其后学的不断阐释,该命题的文本面貌与微言大义均发生变化,并对汉初今文礼学思想分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末,刘歆对该命题加以利用,在《七略》礼类小序中将"礼经"概念由《仪礼》改换成《周礼》,郑玄、孔颖达相继坐实,终成学术史上一段公案。

  • 标签: 今文礼学 学礼与行礼 传经与制礼 礼经公案 《孔子家语》
  • 简介:伊斯兰教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在穆斯林日常的宗教功修中得以具体的体现,而且把文化提升到生命之源的高度来认识。本文认为,在伊斯兰文化体系中,与人类起源及生命归宿密不可分,与穆斯林身体与心灵洁净息息相关。

  • 标签: 伊斯兰教 土文化 生命观
  • 简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闻名于世,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衰,书中对传统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认识和解读。“抠”和“”是乡下人的特点;固定与封闭可以说是“安土重迁”的价值观念熏陶下的乡村生活的基本常态;传统的血缘与宗族文化是维护农村社会结构稳定的轴心,在乡村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只有破除城乡之间的种种限制,使城乡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不断交流和融合,才能使乡村社会逐渐摆脱血缘模式的羁绊。基层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将对整个社会关系的变革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重视农村社会的建构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乡土中国》 社会文化 乡村生活 费孝通 “土” 农村社会结构
  • 简介:儒童本生,佛教诸经记述甚多,大致讲同一故事一一释迦前世为少年修行者时,逢定光佛宣扬佛法,即买花献佛,见地淤泥,布发于上,佛足蹈而过。只是关于这位少年修行者之称谓,诸经所载不尽一致:《过去现在因果经》谓之“善慧仙人”;《增一阿含经》谓之“超术梵志”;《修行本起经》、《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六度集经》则均谓之“儒童”。

  • 标签: 云冈石窟 儒童本生 佛教 阿输迦施土 信仰模式 造像
  • 简介:历史上分别有一位和尚和道士为保护和开发都江堰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人们尊敬,留下千古赞誉。

  • 标签: 都江堰 清朝 大朗和尚 王来通
  • 简介:1987年3月17日,对西方的藏传佛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是格鲁派高僧们认定的一位西班牙转世灵童的坐床之日。据路透社印度达兰姆萨拉电:“两岁的西班牙男童欧塞尔·陶瑞斯,今天一面嘻笑、叫闹,一面吃糖,正式被奉为转世西藏喇嘛,就任一所寺院的住持,成为全球年纪最小的喇嘛。”

  • 标签: 转世灵童 西班牙 喇嘛 延续 心灵 佛教徒
  • 简介:云南大理巍宝山是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道教名山之一。巍宝山现建有20多座宫观殿宇。2007年3月25-27日,巍宝山南诏国十三位帝王铜像开光及彝族祭祖庆典活动,在南诏主祖庙内隆重举行。

  • 标签: 庆典活动 云南大理 宝山 祭祖 铜像 大理州
  • 简介:毛泽东的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是一个包括方法论、理论范式、基本调查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完整体系,是在吸收马克思主叉精髓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社会调查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今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社会调查理论 社会调查方法 中国国情
  • 简介:《吕氏春秋》之《上农》四篇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农学著作。《上农》篇集中论述了先秦农家的重农治国主张,《任地》《辩》《审时》-篇主要总结了先秦农业生产经验。对《任地》《辩》《审时》三篇的内容体系问题农史学界有争议。本文认为《任地》《辩》《审时》三篇既不像夏纬瑛所说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也不像许富宏所说“没有逻辑的必然联系”。

  • 标签: 《吕氏春秋》 《上农》四篇 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