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有效的配准方式,证实合理的配准方式对于CT、MR扫描的图像融合对胶质瘤靶区勾画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对放疗的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两组各10例临床上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行CT增强扫描和MR增强扫描。第一组在体表不做标记点,并且MRI扫描时不采用和CT扫描时的头枕。第二组按研究的目的在体表做好标记并做到CT扫描和MR扫描的患者体位尽量保持一致(MRI扫描时选择和CT扫描时采用类似的头枕)。将扫描完的图像传输到放疗室中的TPS中,然后分别采用Manual和PointMatch法进行图像标配。配准完成后进行图像融合,直到到达满意的融合效果。然后由放疗科两位副主任职称的放疗医师及我院放射科一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对融合图像进行评估和勾画,分别在CT、MRI及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targetVolume)CTV及周围正常危及器官(眼球、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等)。在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CTV并设为CTV-CT/MR,以此类推,定义为设为CTV-CT,CTV-MR。然后对比两组的CTV重合度(CTV-T)来评价CT和MRI图像融合的精度,即V-CTV-T的体积占CT图像上V-CTV-CT的百分比V-CTV-T=CTV-CT/MR/V-CTV-CT*100%(理想状态下为1)。并且计算二组在配准状态下的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1.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度(融合图像与CT对比)为0.8士0.26,0.91士0.1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融合图像与MRI对比)为0.92士0.15,1.02士0.08,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单纯CT对比,MRI更接近与1,差异性小。2.利用PointMarch计算第一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65士0.17)mm,(1.2士0.11)mm;(2.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2.24士1.15)mm;第二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25士0.11)mm,(0.6士0.11)mm;(1.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1.26士0.35)mm。不加标记点的误差明显大于加标记点的,并且不加标记点的误差超过了误差范围。结论1.体位一致的CT和MRI扫描是两者图像融合的关键,体位一致的图像融合技术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MRI扫描的图像勾画靶区比CT勾画靶区的精度高。

  • 标签: CT/MR,标记点,融合,配准,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仪(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图像融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1例为对照组单纯用CT扫描定位,根据CT图像确定大体肿瘤体积(GrossTargetVolume,GTV),另61例为研究组在同一固定体位,分别行CT、MR扫描,利用CT/MR图像融合技术确定GTV,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不同时期鼻咽癌CI/MR融合图像公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VCT、GTVCT/MR、GTVMR体积平均值分别为(90.72±2.03)、(90.72±2.03)、(90.72±2.03)cm3,GTVCT与GTV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图像配置、MR图像配置相比,CT/MR融合图像配准精度更高。结论CT、MR图像融合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鼻咽癌肿瘤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减少了肿瘤靶区的遗漏,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 标签: CT MR 图像融合 鼻咽肿瘤 靶区勾画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图像自动分割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乳腺钼靶X线图像进行准确分类识别。方法以数字钼靶X线图像数据库(DDSM)中的BI-RADS4类的簇状分布多形性钙化钼靶图像为研究对象,自动切分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对小波变换、Gabor滤波和灰度共生矩阵法所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融合,并基于灵敏度分析对融合后的特征参数进行筛选。使用基于集成学习的方法,对多项式核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和逻辑(logistic)回归分类器进行投票集成,构成用于乳腺钼靶X线图像自动分类的分类器。投票集成方法为软投票。结果提出的集成分类器可高效地识别与分类乳腺钼靶X线图像,其分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9.1%、99.6%和99.3%。结论所提出的乳腺钼靶X线图像处理与分类识别方法能为医生的临床判断提供辅助检测的依据,并为细分BI-RADS4类图像提供技术基础。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图像 图像自动分割 多特征融合 灵敏度分析 分类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将医学图像融合技术运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从而分析出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需要接受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共62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CT、MRI扫描)来进行肿瘤放射治疗,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应用肿瘤放射进行治疗,并最终确定CT图像融合图像来确定靶区体积以及照射剂量。结果在CT的照射下,靶区肿瘤体积为72.45立方厘米,而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对靶区肿瘤进行照射,所勾画出的肿瘤体积为51.12立方厘米,由此可见,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对靶区肿瘤进行照射比常规技术对靶区肿瘤进行照射的准确性要高。同时对膀胱和资产的照射剂量机械计算,最终计算出,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所现实的最小照射剂量和最大照射剂量都小于常规图像(CT),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勾画放疗靶细胞的过程中,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明显要比常规方法更加准确,同时也可减少放疗剂量的使用。

  • 标签: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 肿瘤放射治疗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科中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作用。 方法: 选取自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本院进行癌症治疗的患者 100 例,按照患者采用的医学图像技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医学图像检查后显示出的肿瘤靶区体积以及照射剂量。 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显示出的肿瘤靶区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肿瘤靶区体积;观察组患者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照射剂量,两组患者之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存在显著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肿瘤放射患者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方式对患者肿瘤靶区体积进行定位效果显著,同时可有效减少放疗照射剂量的使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学图像融合 肿瘤反射 临床作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科中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作用。 方法: 选取自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本院进行癌症治疗的患者 100 例,按照患者采用的医学图像技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医学图像检查后显示出的肿瘤靶区体积以及照射剂量。 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显示出的肿瘤靶区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肿瘤靶区体积;观察组患者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照射剂量,两组患者之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存在显著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肿瘤放射患者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方式对患者肿瘤靶区体积进行定位效果显著,同时可有效减少放疗照射剂量的使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学图像融合 肿瘤反射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具有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和确定肿瘤的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而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当前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中国病例数相当庞大,有资料显示中国占全世界病例数的55%。肿瘤疾病在本质上其实属于一种基因性疾病,不同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在协同或序贯的作用下导致DNA损害,从而激活原癌基因和灭活肿瘤抑制基因,进而导致表达水平的异常,使得人体中的靶细胞发生转化,从而形成恶性肿瘤。现阶段肿瘤疾病可以分成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2种类型,其中良性肿瘤暂时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产生威胁,但存在向恶性肿瘤转移的风险,而恶性肿瘤会直接危及人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 标签:  肿瘤放射治疗 医学图像 图像融合技术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是医学影像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一种技术,其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有效应用可形成多模态动态化图像,使医护人员基于此做出正确诊断,为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但其应用需采用科学方法,所以本文就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 肿瘤放射治疗 图像预处理
  • 简介:本文系统的回顾了若干传统的图像分割技术,包括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技术及基于空间细节的各种技术,也介绍了若干新的分割方法,如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方法,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等。同时也对分割结果的评价等作了概要介绍。

  • 标签: 图像分割 模糊集 分割 多分辨率分割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ET-CT图像融合在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单独基于MRI行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之后应用PET-CT和MRI共同制定靶区,以共同制定靶区为主,进行调强放疗.结果按PET-CT和MRI共同制定计划,18例调强放疗患者GTV均较单独应用IMR勾画靶区发生改变,放疗后随访均超过1年,除2例发生反复鼻咽出血,其余未发生残余及复发.结论利用PET-CT和MRI共同勾画靶区对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明显有利,近期疗效满意.关键词复发鼻咽癌;PET-CT;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3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肿瘤放射治疗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图像可能对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图像的应用领域也很广,但是图像融合在医学超声领域中的影响也不小,这可能是我们平时不太了解的。医学超声影像中引入图像融合,会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计算结果有更高的精确率,这种融合方法更利于疾病的诊断和分析,是一种先进的方法。本文下面围绕医学超声中的图像融合技术展开分析与论述。

  • 标签: 超声影像图像融合技术医学应用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能量的自适应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低频和高频子图像.然后分别计算高频子图像的局部能量,再根据不同图像的相应局部能量,计算局部能量熵,并根据值局部能量熵构造融合系数,从而实现图像融合.最后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到完整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 标签: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局部能量 局部能量熵
  • 简介:摘要针对医学CT图像图像挖掘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数据收集与CT图像特征等,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医学CT图像 图像挖掘技术
  • 简介: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医学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纹理分析
  • 简介:彩色空间变换法是图像融合的经典算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彩色空间变换与小波变换结合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发挥了两种变换算法的优点.算法首先把源图像变换到YIQ空间,对所有图像的各个颜色分量进行小波分解;对小波分解后的高低频分量采取不同的融合规则,构造小波系数;然后以亮度Y分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一致性检测得到融合系数;最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再进行YIQ反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最佳小波分解层数为2层.最佳小波分解层数越少,图像融合的计算量越小.该方法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融合质量.融合图像平滑自然,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 标签: 图像融合 多聚焦 YIQ变换 小波变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需进行图像引导进行放射治疗的30例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放疗过程中以图像配准技术为重点的应用操作方法。结果30例患者共扫描240次,其中有1例患者因扫描过程中头脚的误差达到5.3cm,左右、头脚以及前后三个方向上低于3mm的误差发生率分别为56.3%、47.2%、43.4%。结论肿瘤患者在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应用图像配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放疗的精度,从而提升患者放射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图像引导 放疗 图像配准技术 应用